邵永剛
從前日色慢,季節(jié)慢,舟車郵件都很慢。
人意幽靜閑遠。你可以靜靜躺在山坡上,或徜徉林間,時光慢了,日子長了:煙色云影,都是言語。
可以望汀蘭,可以聽疏鐘。
風仿若由夢境的縫隙里游過——
春天,時有花瓣被貶落人間;秋日,樹巔果實紅透了臉頰,眺望山下。
遠處,一聲鳥鳴,喚醒了他心底的藍——
像遙遠的從前,一萬年,都是藍的——
露珠躍上草尖,曦輝灑滿人間,無邊的清晨,將美和陽光打在大地上:
一寸,亮起的是一個人家;萬里,亮起的是一個國度。
……今天,歲月無盡,塵世清絕的美,在于順著陽光就能快樂回家;在于重回深情而詩意的棲居之人,可以安然細數(shù)生活中每一朵幸福的來歷:
若熏風從南來,觸水波生,著枝花開;
被陽光照亮的人間,該藍的都在變藍,甚至更藍——那兒,人間煙火里藏著星辰大海;那兒,鍋碗瓢盆中盛著詩和遠方。
嗯,為了早日懂得疼痛,玫瑰的小刺兒在一天天變硬。
現(xiàn)在,陽光依然醉著——水一樣沒過一塊石頭,鳥鳴一樣撫了一下某個人的心——簡單。自在。澄澈。安然。
八九點鐘的玫瑰!她們中的每一枝兒都很純潔,淡淡的塵世也沒有過錯。
從前日色慢,遠方要一程一程地走,信要一日一日地等。
歲月綿綿柔柔的滋味,有眉有眼,深醇溫厚,地久天長。
浮萍向晚,鮮花寧靜。谷黃米白,大樹多陰。
“雨過,陽光落在屋檐。一個人喝茶,讀詩。
庭院偶有雞鳴,狗吠。
此皆為鄉(xiāng)野之大美。不可怠慢……”
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足了一冬天長夢的種子,多么地幸福、飽滿與精神抖擻呀,安安穩(wěn)穩(wěn)地,而不是中途被干癟地提前驚醒——
光,從她們小小的身體里吹出來,軟軟的,沒有驚慌。
生的欣悅,在于她們在暗處悄悄互相被看見,在于她們在暗處悄悄用心靈的燈盞互相溫暖地指認。
“嗯,你是雨滴?!?/p>
“你是蟲鳴?!?/p>
“你是微風里晃動的禾葉兒。”
日月明明,江河悠悠。從前日色慢的那個世界,何其慈悲——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春風里,草木選擇的依然是農(nóng)歷的那種長法。
春風里,草葉只想長成草葉的樣子;樹只想長成樹的樣子;羊和馬,只想長成羊和馬的樣子。
世界如此簡單。所以,真美……
雨過牡丹,日出桃花;
微風里飛鳴飲水的鳥兒,望見瓦屋頂上升起了炊煙。
從前日色慢,看海天一色,聽風起雨落。
神情爽朗的你我,手牽著手,慢慢共渡蒼茫茫煙波——
白天,風日灑然;夜晚,群星燦爛。
風吹過草地,就是吹過了人間。生活在哪兒停頓,哪兒就是我們可以慢下來筑夢的地方。
慢是閱歷,慢也是修養(yǎng)。
“天大地大”,懂得的人,在慢慢把瓦罐里的水倒回河流里去。
可以望汀蘭,可以聽疏鐘——
“這紫羅蘭和草地的春天。”
“這數(shù)峰青黛白云翩翩的春天。”
這悠悠的人世,雨細煙輕。
清嘉,無際——
何止是時間上的千年,何止是地理上的萬里,這緬邈無涯的風景里,哪些心跳成為了夜空中的星辰?哪些心跳成為了大地上的燈盞?
留下星星,給夜空;留下思念,給遠方;
遠方那隱隱作痛的地方,被名之為故鄉(xiāng)。
讓人,于月下或燭前,飲一爵,飲兩爵,飲三爵而作歌、起舞……
彼時,清風一縷,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像親愛的人回到了身邊——
有那么一會兒,你雙眸微合,任她輕輕翻動前襟,輕輕翻動心底的滄桑,像一個孤單了許久的人……
陽新布貼頌
鄂地陽新,古老的民間一直流傳著一種布貼工藝:以布片剪裁、針線細密迭縫,山禽水族,天上人間,古樸、稚拙、野逸,不拘時空,不拘常理。極具視覺沖擊力與藝術(shù)感染力。2008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記
一鳳呈祥。一魚獻寶。一梅五福。
風物盞盞:楚天的溪山,楚天的云月,楚天的瑞象圖騰。古樸、稚拙、野逸。
在布貼娘的民間,舒枝散葉,華英成秀;
那兒是人類青枝綠葉、花團錦簇的春天——
眺望“日月星辰之麗于天,山川閭閻之麗于地”的古老陽新,疏闊、清遠,水流花開——
美,是朝生命里點燈:照亮生活的邊邊角角、針針線線;
美,是往心靈上添翅膀:因為飛,生活沒有被陷在低處的泥淖里……
一葉新荷綠了孩子的肚兜,一叢杜鵑紅了鄰家女的衣襟:鶴翔九天,蛙鳴十里;
虎頭虎腦的童鞋,給人生一個虎虎有生氣的起點;
山禽水族,天上人間,古樸、稚拙、野逸,不拘時空,不拘常理。布貼娘靈巧的雙手,如蓮,在一種未有名目的浩蕩景致里搖曳,起落——
捻出光,捻出翅膀。
一個醒在一座大山里的早晨,驚醒了遠古洪荒里沉睡著的眾多鐘聲!
敞亮、軒豁;幽邃、壯闊——
安居于歷史卷冊里的古老陽新,“青山使白鷺更白,白鷺使青山更青”。
它們,來自誰內(nèi)心的錦繡?它們,來自誰明媚的襟懷?
或許,我對生活仍知之甚少——
回望千年,艱難的生活有多美,由這些針線布頭說了算;
悠悠歲月的旨意有多遠,由這些針線布頭說了算;
毋拘時空,毋拘常理,楚文化源頭綿延不絕的光芒在古風里,埋下一處又一處伏筆。
年淵代遠:寫后門溜去看梅花,寫清平世事、浩蕩乾坤,寫非胸臆之外別有云煙;
日出東嶺,月圓當廬。讓我回到歷史的曠野之中——
光芒的古老章節(jié)允許人們多看一眼。
最遠處的那盞燈,一直一直亮著,悄悄領(lǐng)著紅塵飛——
再多貼一塊兒,游子們的胸前就少一處漏洞;針線再細密一些,再細密一些,筑牢幸福的鄉(xiāng)愁里那條靜水流深的長河……
南山起云,北山落雨——云是晚云,何處無煙巒重重?雨是夜雨,似敲在塵世的板眼上,又似沒敲在塵世的板眼上。
草亭悵望,欄桿拍遍。
那盞燈一直一直亮著——
說鄉(xiāng)愁在故園樓頭像一片片桑葉掛著露珠;
說鄉(xiāng)愁在歲月里止于至善;
說鄉(xiāng)愁,永遠搖曳于南山下鳥銜花落云舒云卷的民間……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p>
打它們身邊走過的人會突然回來:楚天清曠無涯,楚地萬物歷然皆在:斑斕。奇譎。渾樸。曠遠。
故土的風,遵從著故土的命運:在我們共同的心里吹久了——都是血脈中寬博溫厚的聲音!
我渴望呆在這寬博溫厚的聲音里,聽所有古老的風,以吹拂示我,以風聲度我,慢慢,慢慢,讓我也成為其中的一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