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區(qū)人民醫(yī)院 浙江 舟山 316100
本觀察分析用參芪溫陽強腎湯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NS)脾腎陽虛證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NS脾腎陽虛證患者10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2例。對照組中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齡42.51±4.28歲;平均病程8.64±1.22個月;腎小球腎炎23例,膜性腎病20例,腎小球硬化9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齡42.73±4.43歲;平均病程8.57±1.26個月;腎小球腎炎24例,膜性腎病19例,腎小球硬化9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P>0.05)。
所有患者均臥床休息,低脂、低鹽、低蛋白飲食,控制水分攝入,降壓、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以及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等治療措施。觀察組加用參芪溫陽強腎湯:黃芪60g,淫羊藿、山茱萸各20g,熟地黃、黨參、茯苓、芡實、炒白術(shù)、山藥、丹參、車前子各15g,肉桂、巴戟天、附子、菟絲子各10g,甘草6g。每日1劑。療程90天。
3.1 療效標準:治療后尿蛋白轉(zhuǎn)陰,腎功能恢復正常,癥狀基本消失為痊愈;治療后尿蛋白定量<1g/24h,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癥狀明顯改善為顯效;治療后尿蛋白定量<3g/2h,腎功能明顯好轉(zhuǎn),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尿蛋白定量、腎功能及癥狀均未改善為無效。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3 腎功能指標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水平變化: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變化(±s,n=5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變化(±s,n=52)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Alb(g/L)SCr(μmol/L)BUN(mmol/L)觀察組對照組24h尿蛋白定量(g/L)6.39±1.13 2.53±0.57*#6.48±1.06 3.94±0.87*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0.89±4.19 38.46±5.35*#20.77±3.92 32.36±5.07*96.69±8.79 70.12±6.22*#96.78±8.94 78.54±7.83*8.52±1.46 5.14±1.07*#8.58±1.55 6.32±1.26*
3.4 血清微球蛋白(β2-MG)、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RBP)水平變化: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β2-MG、RBP水平變化(±s,mg/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β2-MG、RBP水平變化(±s,mg/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RBP 67.51±7.69 43.25±4.75*67.44±7.56 49.01±5.08*#例數(shù)52 52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β2-MG 0.67±0.18 1.32±0.33*0.72±0.19 0.99±0.23*#
中醫(yī)學將NS歸屬于“水腫”“虛勞”“腰痛”范疇。水腫即表示機體內(nèi)水液代謝異常,水腫乃與肺脾腎相關(guān)之病癥。脾虛難以運化水液,腎虛則出現(xiàn)開闔不利,膀胱難以宣通水氣,導致水氣過度充盈,則滲透皮膚,流遍四肢,出現(xiàn)水腫。腎為先天之本,腎虛則難以收攝蟄藏,腎精下泄,隨尿排出;脾為后天之本,脾虛水谷難以運化,水濕內(nèi)停,泛濫于肌膚,發(fā)為水腫。疾病日久,遷延不愈,脾腎陽虛過甚,氣機阻滯,血瘀阻絡(luò),病情進一步加重。因此,脾腎陽虛、濕瘀互結(jié)是NS的主要病機。本研究采用參芪溫陽強腎湯中黃芪是補中益氣之良藥,還可以利水消腫;黨參、炒白術(shù)、茯苓可以益氣健脾,利尿滲濕;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強腎益精之作用;芡實、菟絲子起到益腎固元的作用;附子散寒助陽;丹參可以活血化瘀;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淫羊藿、巴戟天補腎陽、壯筋骨;車前子能夠利水通淋;山茱萸補肝益腎、澀精固脫;肉桂可以溫補腎陽、溫經(jīng)活血;甘草調(diào)和諸藥。上述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腎、益氣活血、利水消腫的作用。結(jié)果顯示,參芪溫陽強腎湯治療NS脾腎陽虛證患者臨床療效確切,患者腎功能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