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突出“?!保趦热萆弦x準“問什么”。廣泛聽取民意,科學設定主題,增強專題詢問精準度,力爭一次詢問能真正解決一兩個問題。在選題上要注意“三性”:可行性,要選擇那些經(jīng)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避免選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指向性,要選擇那些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強化事前監(jiān)督;緊迫性,要針對問題的輕重緩急,區(qū)別對待,重點選取時限性強、急需解決的問題。近些年一些地方人大開展的“機關衙門作風如何管”“鄉(xiāng)村環(huán)境怎樣治理”等專題詢問會,因為主題突出,切合生活,問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其次要突出“精”,在方式上要把握“怎么問”。專題詢問是一種法定監(jiān)督方式,讓政府部門紅臉、出汗、亮丑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讓工作有部署、有監(jiān)督、有落實,切實把民生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讓百姓看到效果,體會到生活便利。同時一次專題詢問畢竟時間有限,提出問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切中要害實質,防止答復走形式,消極應付,圍繞議題有針對性地提問,不要海闊天空,不說與議題無關的話題。要真正讓專題詢問“問”出人大監(jiān)督權威,“問”出百姓心聲,“答”出政府責任擔當,“答”出部門的執(zhí)行力、戰(zhàn)斗力。
再就是要突出“深”,立足成效注重“跟蹤問”。人大行權講究程序性,沒有程序規(guī)范,監(jiān)督的實效就難以保障。因此,要進一步優(yōu)化制度設計,簡化操作流程,深化詢問內涵,使專題詢問更易于操作,便于實施。要進一步規(guī)范專題詢問程序,進一步明確專題詢問議題、詢問對象、詢問內容、詢問程序、詢問跟蹤落實等具體細節(jié),真正讓“專題詢問”有章可依,有規(guī)可循。專題詢問之后要加強跟蹤問效,嚴格落實專題詢問跟蹤督查,定期督查詢問交辦事項進展情況。要探索建立納入綜合目標考核等激勵機制,確保詢問事項真正落實到位,維護好專題詢問的嚴肅性,保證問出深度和要害,答出真誠和責任,收獲信任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