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大學生能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但是目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這些問題出發(fā),詳細闡述了構建大學生思政教育合力育人體系的必要性以及舉措。
1.學生方面。大學生作為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身上肩負民族振興的重任,是社會的棟梁之材,決定著我國未來社會主義事業(yè)能否順利開展,與大學生能否堅信并踐行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具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大學生作為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主體,并沒有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程的意義。隨著社會就業(yè)壓力的不斷增大,大學生在學校期間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增強自己的就業(yè)競爭力。多考一些證書,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通過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是大學生普遍在做的事情。而思想政治課程偏向于理論化,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不夠貼近,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速,受社會整體浮躁氛圍的影響,大學生在學習時更注重實用性,而思想政治課程對于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滲透在日常的待人處事之中,也容易被大學生當成可學可不學的課程。
2.教師方面。思想政治教師和輔導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直接影響,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首先,思想政治教師教授學生思想政治課程,在教學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日常教學中,思想政治教師以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為主,缺乏趣味性,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也不能很好地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的角度展開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其次,輔導員作為負責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師,由于擔負的班級比較多,再加上大學生學業(yè)比較多,很難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也很難有機會對大家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作用被弱化,未能使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自身成長的重要意義。傳統的思想觀念認為,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輔導員和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事情,與其他教師無關。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導致其他課程的教師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者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使教書育人中的育人環(huán)節(jié)成為空談。
3.學校方面。大學期間是一個人思維最為活躍的階段,是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最佳時期,而高校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肩負重要的責任和使命。但是面對社會上激烈的就業(yè)競爭,很多高校把擴大學生生源、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保證學校的就業(yè)率作為工作的重點,而忽略了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另外,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門之間工作相對獨立,缺乏有效的協作,沒有形成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使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大學生的教育上,還存在專業(yè)教育和德育教育相分離的情況,教育工作雖然分工更細化,但是教務部門和德育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使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形式大于意義。
新時代的大學生思想獨立而開放,他們所接觸的信息豐富多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們多元化的價值觀,他們尊重崇尚科學又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注重科學知識的實用性,大學生的這些特點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在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前提下,對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育工作,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的構建,能夠使教育工作從各方面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中,使大學生不論是學習課堂知識,還是參加校園活動,又或者到社會中參加實踐活動都能接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培育,使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與親身體驗保持一致,有助于大學生知行合一,從而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學校對學生開展的教育本身就是以教書育人為本,所以不論是什么課程都應該積極發(fā)揮其育人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課程是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性地位,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需求,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將學生身邊發(fā)生的鮮活例子融入教學當中,打造趣味課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學以致用。其次,要提升專業(yè)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加強專業(yè)課教師與思政教師的溝通,確保專業(yè)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能發(fā)揮出育人的功能,使思政課、專業(yè)課形成合力,實現立德樹人的培養(yǎng)目標。
2.強化服務和管理育人環(huán)節(jié)。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課程教學中,要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領導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對高校思政教育進行全面的工作布局,積極調動管理部門和服務部門育人工作的積極性。首先,要從領導班子抓起,提升行政隊伍的思想政治水平,確保形成榜樣的力量,充分發(fā)揮其積極的帶動作用。其次,改變各職能部門之間工作相互獨立的局面,針對各職能部門特點制定相應的思想政治工作職責,形成分工明確,但是教育目標一致的良好思想教育環(huán)境。要加強思想政治課程教育途徑與非課程教育途徑之間的緊密溝通和聯系,使服務、管理以及教書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一致性。
3.加強學校、社會及家庭之間的互動交流。家庭、學校、社會都是關系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最終是為了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但是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要及時求變,要能夠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向多元化轉變。學校作為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導者,要利用好現代技術做好和家長之間的溝通,爭取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時,要積極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大學生親身體會社會生活的酸甜苦辣,利用好社會中的積極影響強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榜樣的力量來激勵和引導大學生,比如邀請一些大學生耳熟能詳的知名人士來學校開展講座等。
隨著信息更快捷、更便利的傳播,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日益復雜,高校必須正確看待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主導地位,積極與社會和學生家庭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不僅要形成高校內部全員育人的教育合力,還要形成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之間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