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川凱
7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寄語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時代呼喚有理想信念的中國“新青年”。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百年前,陳延年、鄧中夏等青年學生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百年來,黃繼光、黃文秀等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事實反復證明,青年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會有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自覺從大局出發(f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身處新時代,廣大青年要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
新時代呼喚有擔當奉獻的中國“新青年”。在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我們看到“90 后”正在成為中堅力量,他們白衣執(zhí)甲、逆行出征,勾勒出戰(zhàn)“疫”一線最青春亮麗的風景線。中國的青年人從來不是旁觀者,從奮戰(zhàn)扶貧第一線的黨員干部,到扎根大山的鄉(xiāng)村教師;從守衛(wèi)世界和平的維和官兵,到用生命滅火英勇犧牲的消防戰(zhàn)士……他們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將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祖國和人民。身處新時代,廣大青年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新時代呼喚有過硬本領的中國“新青年”。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越來越復雜,知識的“保鮮期”越來越短。如果沒有過硬本領,必然會與時代的發(fā)展不相適應。身處新時代,廣大青年要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yè)訓練,著力提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領,努力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復合型人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我們面臨的既是困難也是希望,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中國青年要始終堅持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