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菁
現(xiàn)在的營銷號成了實打實的貶義詞。為了能迅速獲取流量、順利變現(xiàn),它們無所不用其極。
“營銷號盜視頻,標題黨,什么熱度都蹭?!?/p>
“內容毫無意義,把眾所周知的事拿出來,起一個引人注意的題目然后再放出來,浪費生命?!?/p>
“這幫人只會煽動,其實內容空洞得很?!?/p>
……
在知乎上,一群人對營銷號口誅筆伐,頗有種“天下苦營銷號久矣”的無奈。
說起營銷號,可能很多人都不甚清楚,但是只要拿出營銷號發(fā)布信息的標題,你便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營銷號!簡單來說,那些慣用“震驚體”標題而內容又極其空洞的就是營銷號了。
無論在哪個自媒體平臺,營銷號的存在感都極強,微博、今日頭條、騰訊看點、抖音,甚至還有以優(yōu)質視頻內容著稱的B站……只要涉及內容生產(chǎn),就一定有營銷號的身影。它們用“嘩眾取辱”的方式吸引流量,再通過流量變現(xiàn)。
為了獲得高流量,營銷號無所不用其極。運營者抄襲、剽竊,甚至連修改都不用,就直接將內容照搬,還恬不知恥地打上“原創(chuàng)”的標記。他們用各種聳人聽聞的標題吸引網(wǎng)友的注意,內容卻是粗制濫造,甚至是完全有悖于事實。于營銷號而言,內容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標題的你點不點。還有不少營銷號非常擅長編故事,“開局一幅圖,故事全靠編”說的就是營銷號。他們用幾張毫不相關的圖片編故事,為了吸引流量,打涉黃擦邊球,內容低俗不堪。
在各類平臺推出相關激勵政策時,營銷號爆發(fā)高潮就來了。前幾年短視頻行業(yè)正處在風口之上,為拉攏創(chuàng)作者、鼓勵內容產(chǎn)出,平臺把比拼重點放在了資金補貼、流量扶持政策上。秒拍10億元人民幣補貼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微視拿出30億元補貼總額度,抖音升級流量廣告分潤策略,B站上線創(chuàng)作激勵計劃等。聞到肉味的營銷號,為了能拿到高額的補貼,十分高效地產(chǎn)出低質內容,利用規(guī)則漏洞,獲利頗豐。
2020年,B站數(shù)以百萬計的UP主群體中,播放數(shù)排名第一的不是百大榜單里坐擁千萬粉絲的UP主,而是一個擁有88.1萬粉絲的營銷號——臥龍寺,總播放數(shù)達到22.7億。而以優(yōu)質內容為主的千萬粉絲UP主“老番茄”的總播放數(shù)是15.3億。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首先,這些營銷號的內容生產(chǎn)效率非常高,可謂強悍。以營銷號“臥龍寺”為例,2020年其共投稿了21807條視頻,日均投稿60條。這樣的生產(chǎn)效率,令眾多專注于內容生產(chǎn)的UP主自嘆不如。難不成營銷號都擁有一支強大的內容生產(chǎn)團隊?團隊雖有,但營銷號的內容生產(chǎn)實際上都是以速度取勝的AI機器人完成的。對于視頻號而言,看視頻、扒視頻、剪視頻、發(fā)視頻一條龍,AI都能完成;對于圖文號,AI同樣可以勝任,不少營銷號已經(jīng)是全程自動化操作。而這樣一套AI軟件工具,成本居然只有幾塊錢。沒有門檻阻擋,又有豐厚回報,大量低質的營銷號自然在各大平臺野蠻生長。
不久前,營銷號還是個中性詞,代表的是那些在盈利上很有一套的內容生產(chǎn)者。無論采取哪種盈利模式,內容都是立身之本。不少以內容取勝的自媒體,比如金庸迷“六神磊磊”,把刑法課講得生動有趣的“羅翔說刑法”,都是堅持在細分領域內精進、耕耘的代表。這些自媒體持續(xù)產(chǎn)出優(yōu)質內容,在此基礎上,收獲大批粉絲,再通過廣告投放等形式獲得收益。
然而,現(xiàn)在的營銷號成了實打實的貶義詞。為了能迅速獲取流量、順利變現(xiàn),它們無所不用其極。一些平臺為了能夠留住高流量又無法徹底整肅充斥著抄襲、低俗內容的營銷號?!傲髁烤褪峭醯馈钡幕ヂ?lián)網(wǎng)圈子,何時才能擺脫無孔不入的營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