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存良
1.離子推斷依據的基本“四項原則”
(1)肯定原則:根據實驗現象,推出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
(2)互斥原則:相互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根據“互斥原則”,若推出溶液中已存在某離子,那么能與該離子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存在。
②可以根據“互斥原則”,先確定離子間的組合,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思維量。例如Ag+組成的鹽只能為AgNO3,碳酸鹽只能為Na2CO3、K2CO3、(NH4)2CO3等。
(3)進出原則:加入試劑時帶入(“進”)的離子和發(fā)生反應時消耗(“出”)的離子,對后續(xù)實驗是否有影響。
(4)守恒原則:溶液中電荷守恒。
2.常見錯誤及原因分析
(1)離子反應誤判
①實驗室制氨氣:Ca(OH)2+2NH+4Ca2++2NH3↑+ 2H2O(×)
②銅和濃硫酸加熱反應:Cu+2H2SO4(濃)Cu2++ SO42-+ SO2↑+2H2O(×)
分析:反應①不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②中濃H2SO4有強吸水性,各反應物和生成物不電離,因此均不能寫成離子反應方程式。
(2)違背客觀事實
①Fe2O3與氫碘酸反應:Fe2O3+6H+=2Fe3++3H2O(×)
分析:忽視了Fe3+與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②Mg(HCO3)2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Mg2++2HCO-3+ 2OH-=MgCO3↓+CO32-+2H2O(×)
分析:在過量NaOH溶液中Mg2+應生成溶解度更小的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
③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 H2O+SO2=CaSO3↓+2HClO(×)
分析:CaSO3在HClO中將被氧化成CaSO4。
(3)違反守恒定律
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分析:電子得失不相等,離子電荷不守恒。
(4)不辨強弱電解質
①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
分析:誤認為HI是弱酸。
②電解AgF溶液:4Ag++2H2O4Ag+O2↑+4H+(×)
分析:HF是弱酸,沒有考慮F-與H+的反應。
(5)忽視反應物的用量
①澄清石灰水與少量小蘇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 =CaCO3↓+CO32-+2H2O(×)(正確:Ca2++OH-+HCO-3= CaCO3↓+2H2O)
分析:應抓住不足的反應物(該反應物全部參加了反應)的用量進行討論。設NaHCO3為1 mol,則需要1 mol OH-生成1 mol CO32-,而1 mol CO32-又需要1 mol Ca2+生成CaCO3沉淀。另外,小蘇打溶液與少量澄清石灰水反應: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②氨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Ag++NH3·H2O= AgOH↓+NH+4(×)
分析:AgOH會繼續(xù)與NH3·H2O作用生成Ag(NH3)2OH。
(6)違背物質中陰、陽離子配比
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 BaSO4↓+H2O(×)(正確:Ba2++2OH-+2H++SO42-= BaSO4↓ +2H2O)
分析:H2SO4電離出的H+和SO42-個數之比為2∶1,Ba(OH)2電離出的Ba2+和OH-個數之比為1∶2。
(7)微溶物處理不當
石灰乳中加入鹽酸溶液:H++OH-=H2O(×)
分析:微溶物作為反應物,若為乳狀物,則寫化學式,若為澄清溶液,則拆成離子形式。
(8)漏寫反應條件
電解飽和食鹽水:2Cl-+2H2O===H2↑+Cl2↑+2OH-(×)
分析:“電解”反應條件不能丟!
(9)運用“=”“”“↑”“↓”符號不當
Al3++3H2O=Al(OH)3↓+3H+(×)
分析:鹽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不能用“=”;Al(OH)3量少,故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