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吳海紅,岳玲,馮秀麗
(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遼寧沈陽 110161)
玉簪,又名白萼、白鶴仙,百合科玉簪屬多年生宿根植物。原產于我國及日本。耐寒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能露地越冬,喜陰濕環(huán)境,不耐強光直射。可用于林下地被植物,或公園、小區(qū)樹蔭下作為綠化植物使用,具有較高的觀賞效果,花和根可做藥用。多采用分株方式繁殖?!澍B’玉簪是美國育種專家在2005年培育出的藍葉系列品種之一,由于葉片分布有蠟質,影響葉片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致使葉片正面呈深藍綠色,葉色是影響玉簪觀賞價值的重要因素,具有極高觀賞價值。近些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玉簪作為綠化苗木被廣泛應用,采用傳統(tǒng)的繁殖方法已不能滿足需求,該試驗意在建立一套完整的‘翠鳥’玉簪組培快繁體系,為其大量快速繁殖提供參考。
試驗材料取自沈陽農業(yè)大學科研基地的‘翠鳥’玉簪幼苗,待6月份長出花葶,以花葶作為外植體。
1.2.1外植體的采集與處理。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取新長出的幼嫩的花葶作為外植體使用。將花葶從基部剪下,用洗衣粉水洗掉表面灰塵,剪成3 cm左右的小段,在流水下沖洗30~40 min。瀝干水分,放到超凈工作臺上備用。用75%乙醇擦拭表面,浸入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消毒時間設置為3、5、7 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5次。將花葶段兩端與氯化汞接觸部分各切掉0.5 cm,平鋪接種到愈傷誘導培養(yǎng)基中。
1.2.2愈傷組織誘導培養(yǎng)基。以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不同濃度的6-BA與NAA,6-BA濃度為0.5、1.0、2.0 mL/L,NAA濃度為0.1、0.5、1.0 mL/L,共9個組合,添加蔗糖30 g/L,瓊脂5 g/L。將處理好的外植體接種到愈傷誘導培養(yǎng)基中,每瓶接種1段,每個組合接種30瓶。
1.2.3芽增殖培養(yǎng)基。將帶有小芽的愈傷組織切成小塊接種到增殖培養(yǎng)基中,以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6-BA濃度為0.5、1.0、2.0 mL/L,NAA濃度為0.01、0.1 mL/L,共計6個組合。每瓶接種1塊愈傷組織,每個組合接種10瓶。
1.2.4生根培養(yǎng)基。當叢生苗長到3~5 cm,切下接種到生根培養(yǎng)基中?;九囵B(yǎng)基采用1/2MS,添加NAA濃度為0.01、0.05、0.10 mL/L,蔗糖20 g/L,瓊脂5 g/L。14 d后統(tǒng)計生根率。
從表1可以看出,3 min的滅菌時間污染率較高,由于花葶比較幼嫩,7 min的滅菌時間導致組織被殺死,成活率不高,所以‘翠鳥’玉簪的花葶段最佳的滅菌時間為5 min。
表1 外植體滅菌時間的選擇
從表2可以看出,當6-BA濃度達到2.0 mL/L,NAA的濃度為0.1~0.5 mL/L時,誘導率最高,且誘導的愈傷組織質地較密,呈深綠色,有芽點可見;當NAA的濃度達到1.0 mL/L時,也有較高的誘導率,但愈傷組織顏色較淺,質地疏松,芽點也較少。由此可見,高濃度的6-BA與低濃度的NAA組合有利于花葶愈傷組織的誘導。
表2 不同濃度6-BA、NAA對花葶愈傷誘導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將長有叢生芽的愈傷組織切塊,切掉芽的葉片部分,只保留生長點,接種到增殖培養(yǎng)基中,各個激素組合的培養(yǎng)基中芽都會產生增殖,6-BA濃度過高或過低,芽的增殖系數(shù)都比較小,6-BA濃度為1.0 mL/L,NAA為0.01~0.1 mL/L時,增殖系數(shù)較高,為適合叢生芽增殖的激素組合。
表3 不同濃度6-BA、NAA對芽增殖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將長到5 cm左右的不定芽從基部在愈傷組織上切下,接種到NAA不同濃度組合的生根培養(yǎng)基中,2周以后觀察生根情況。當NAA濃度為0.1 mL/L時,只有少量的苗生根,且根數(shù)較少,比較瘦弱;當NAA濃度為0.01~0.05 mL/L時,生根率可達到90%以上,根質量較好,適合移栽。
表4 不同濃度NAA對生根的影響
在建立‘翠鳥’玉簪組培快繁體系的過程中,幼嫩的花葶可以作為適合的外植體,既可以不破壞植株,又能保證材料充足。外植體達到最佳效果的滅菌方法是采用氯化汞5 min。誘導花葶產生愈傷組織的最佳培養(yǎng)基與激素組合為MS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6-BA 2.0 mL/L,NAA 0.1~0.5 mL/L。最適合叢生芽增殖的組合為MS添加6-BA 1.0 mL/L,NAA 0.01~0.1 mL/L。1/2 MS添加NAA0.01~0.05 mL/L,最適宜生根。研究發(fā)現(xiàn),生根苗的移栽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如何選擇適合的栽培基質,控制好溫度與濕度,提高生根苗的成活率,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