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銅禮器,屬于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寧鄉(xiāng)縣,現(xiàn)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四羊方尊器身呈方形,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shè)計成四只卷角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于囂外,羊身與羊腿附著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脊艑W(xué)家分析,四羊方尊用了兩次分鑄技術(shù)鑄造而成,鑄造時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后將其分別配置在尊身外圍,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囂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顯示出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xué)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四羊方尊是中國現(xiàn)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它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和高超的鑄造工藝,成為十六傳世國寶之一。
四羊方尊是如此珍貴,但它的身世卻非??部溃∷话l(fā)現(xiàn)十分偶然。新中國成立后,在相關(guān)部門的組織下,專家團隊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終于將它修復(fù)。至此,經(jīng)過戰(zhàn)火洗禮的四羊方尊才重新面世。
商朝,是中國的第二個朝代,實行的是君主制。這個朝代最為重視的就是祭祀和軍事,特別是祭祀活動。“羊”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有“吉祥”的寓意,這使羊這種動物在祭祀中總是占據(jù)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且羊身上有著善良溫順的品性,因此四羊方尊在商朝出現(xiàn)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同時,羊有兩只角,人們認為它們能辨別曲直是非、忠奸邪惡,這樣,羊角就被用來代表法律上的神圣與公正。作為殷商時代極為重要的青銅禮器,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方尊所蘊含的祭祀寓意,是那個時代最為寶貴的財富,它從側(cè)面反映了我國古人超凡的智慧,代表著屬于那個時代的輝煌。
1938年4月,湖南省寧鄉(xiāng)縣農(nóng)民姜景舒三兄弟在半山腰挖土種紅薯,鋤頭突然“當”的一聲碰到了一塊硬物。于是,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四羊方尊在這戰(zhàn)亂年代重見天日。
面對盛滿了泥土的器具,有人不小心敲落了口沿處手掌心大小的一塊。三兄弟當然不清楚這是什么寶貝,但還是十分珍惜地抱回了家。姜景舒以248塊大洋賣出了這件稀世奇珍,賣寶貝時,他將之前不小心敲下的碎片留了下來,當作紀念。1976年,湖南省博物館原館長高至喜發(fā)現(xiàn)文物缺了一塊,費盡心思找到了當年挖出四羊方尊的姜景舒,在和主體部分“離散”39年后,四羊方尊尊口的云雷紋殘片終于“完璧歸趙”。國寶幸得保存并修復(fù)完好,到今天仍能以完整的原貌迎接人們的觀瞻。
四羊方尊作為十六傳世國寶之一,曾多次出國展覽,并作為中國古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杰作被編入中小學(xué)歷災(zāi)教科書和其他教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