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琴
摘要:在當代綜合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對于小學生而言,音樂學習是接受音樂啟蒙教育的良機,通過接觸音樂、學習音樂,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當前,除了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以外,還應當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與此同時,合唱教學的交流模式既能夠推進音樂教學,又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既能夠幫組學生緩解精神壓力,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促進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的長遠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方法;音樂課堂;
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推進,音樂課程標準也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合唱,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調動學生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感知力和理解能力。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具有易操作﹑投資少、意義大的特點。在新課改的大趨勢之下,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改進合唱教學莫斯,并結合小學生的音樂需求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實效。
一、創(chuàng)新合唱訓練,夯實學生基礎能力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茖W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活動獲得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具有易操作﹑投資少、意義大的特點。就音樂合唱教學而言,判斷合唱效果的重要標準就是學生對合唱技能的掌握程度。。這考驗著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yǎng)。傳統(tǒng)常規(guī)的理論引導和實踐引導,日漸失去其教學吸引力,對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參與能力并沒有帶來多大的進步。所以,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合唱教學的本質和特征,并針對當前階段的學生發(fā)展特點,設計更加新穎、趣味的合唱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促進學生提升音樂合唱基礎能力。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嘗試擺脫課本的局限,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片歌曲,提高學生的合唱興趣,并來鍛煉學生的基礎能力。以“黑貓警長”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動畫情境去引導,從而跟上對應的音樂曲調,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提高整體合唱效果。學生們也可以通過經驗總結,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明確合唱中的各種注意事項。再如,在進行節(jié)奏訓練、音準訓練師,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敲擊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以此來切身體會節(jié)奏旋律的變化,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特定的動作來幫助學生感受節(jié)奏旋律的變化。比如“早晨露珠閃閃亮”這一句,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手放在腹部,讓學生明白這是需要借助腹部力量來發(fā)聲的部分,從而使得音高更準??偟膩碚f,教無定法,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新合唱訓練方法,帶領學生們積極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能力,實現(xiàn)靈活運用、因材施教的合唱教學目標。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合唱興趣
就合唱教學而言,教師除了要教授給學生各種合唱技巧以外,還要重視激發(fā)學生情感,只有將學生們的情感充分激發(fā)出來,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合唱內容,也有助學生更有靈魂的進行合唱。基于此,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感情出發(fā),讓學生樂于合唱,主動參與合唱。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烈,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利用合唱曲目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為重點,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演唱曲目的內涵,進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例,小學音樂教師在對這首歌進行合唱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景。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們進行提問:我們每周一都會在操場生升國旗、奏國歌,老師相信有很多學生都會唱國歌,那么老師問問同學們,中國的國旗是什么?中國的國歌叫什么?你知道有哪些場合會奏響《義勇軍進行曲》?什么時候會升國旗?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什么?當教師提出這些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們自行進行討論交流,并將自己的想法闡述出來。然后,教師針對《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進行詳細的分析,將這首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聲部、演唱方法都給學生們進行了專業(yè)的指導。最后,讓學生們在教師的伴奏下,共同合唱《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首歌背后所蘊含的深刻內涵,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在今后的升旗儀式上,更加莊嚴肅穆,更加富有激情。
三、欣賞音樂曲目,組織班級合唱活動
欣賞是學習、品鑒音樂作品的最直接途徑,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欣賞?,F(xiàn)如今,大部分學生對于音樂的接觸相對較少,因此對于音樂的認識也比較淺顯,通過欣賞能夠讓學生接觸、理解音樂知識,而通過讓學生去聽去欣賞合唱的音樂作品,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學生在進行歌曲的歌唱時,能夠切身感受到歌曲的旋律感,從而在無形之中受到藝術的熏陶,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們的合唱積極性。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相關的合唱課堂小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所在,領悟到其中的音樂元素。與此同時,當學生們學會欣賞藝術后,在其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也能夠準確地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促進學生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
以《讓我們蕩起雙槳》為例,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合唱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們對這首歌曲進行自行欣賞,對這首歌的節(jié)奏、旋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通過自己擅長的聲部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并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優(yōu)劣勢進行相應的訓練。最后,讓學生們進行合唱,教師要及時的指出合唱中的問題,觀察學生們的反應,幫助學生敞開心扉,由于大部分的學生比較害羞,因此也不太喜歡唱歌,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卸下自己的心里包袱,勇敢地敞開自己的心扉,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個人自信心,勇敢發(fā)聲。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合唱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在為學生帶來歡聲笑語的同時,緩解學生的主課壓力,讓學生跟好的理解、認識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國剛.讓童聲合唱撥動學生藝術的心弦——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實踐探索[J].北方音樂,2020(15):155-156.
[2]張坤.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黃河之聲,2020(12):161.
[3]嚴雪菁.關于小學音樂課堂如何有效開展合唱教學的思考[J].北方音樂,2020(0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