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琢
摘 要:測井儀器,是石油工業(yè)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直接影響石油的產量和對地下情況的掌握。測井儀器,是指在開采石油過程中對油井周圍環(huán)境進行探測的儀器。測井儀器的工作環(huán)境特別惡劣,通常是高壓,高溫,且被泥圍。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下,對測井儀器的絕緣性、密封性、耐腐蝕性、可拆洗性、易損件的可更換性等的要求也就比普通儀器要高。
關鍵詞:測井儀器電極系;結構改進
一、傳統(tǒng)測井儀器探測深度表征方法
普通電阻率測井的電極系探測深度定義是在均勻介質中,以供電電極為中心,以某一半徑作球面,如果球面內包括的介質對電極系測量結果的貢獻占總結果的50%時,則此半徑就定義為該電極系的探測深度(或探測半徑)。普通電阻率電極系結構簡單,發(fā)射電流不聚焦,采用球面模型定義。對于側向電極系,結構復雜,發(fā)射的主電流均被聚焦電極屏蔽后徑向流人地層,電流不是球狀發(fā)散,而是以柱狀流向地層。當電極系的總響應值中侵入帶電阻率占50%貢獻時所對應的侵入半徑為探測深度。這種定義方法一般稱為偽幾何因子法。
二、測井儀器電極系的結構改進
1.玻璃鋼就是環(huán)氧樹脂,是一種耐高溫耐腐蝕的絕緣材料,但它的強度不高,不能承受壓力,所以這些零件之間基本沒有配合要求。皮囊和芯棒之間,必須形成密閉腔,以免芯棒內的導線被泥漿磨損和腐蝕,影響絕緣性,所以將皮囊用鋼絲緊扎在芯棒上。在電極系玻璃鋼外殼的圓柱形表面上加工有三個縱向的槽,三個縱向槽呈沿圓周均勻分布,沿長度方向還有五個環(huán)形的燕尾槽,四個窄的,一個寬的,窄的裝電極皮,寬的也裝電極皮,三個過線槽是將芯棒里面的導線用絕緣皮包裹,套上絕緣套接出來,放在過線槽里,再焊接到五個電極皮上,五塊用來做電極的金屬片,是將薄的不銹鋼板切成塊,再沿圓周緊箍在燕尾環(huán)槽里面,安裝的步驟操作起來非常困難,對燕尾槽的寬度、深度及電極皮的寬度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板料加工又不像機加工那樣,可以保證較高的尺寸精度,玻璃鋼是非金屬,加工的表面光潔度不高,測量尺寸誤差較大。要達到精確的配合很不容易。電極皮或燕尾槽的尺寸稍不合適,不是鑲不進去,這頭進去了那頭又翹起來了,就是太松了,在槽里鑲不緊,容易脫落。電極系裝好之后,還必須將固定柱上的導線從電極系的一端穿入芯棒,經由芯棒內孔,再從芯棒的另一端拉出來,裝入過線槽,最后焊接到電極皮上。芯棒是一個由不銹鋼材料加工成的長兩米多,最小內徑只有20 毫米的細長管子,管子是由機床冷加工形成的。由于這樣的裝配和加工過程,就產生了下面的問題:1、導線很長,在緊固兩端螺紋時線會隨著兩端的螺紋一起轉動,會絞線,極易將線扯斷。2、導線是在密封塞上焊接著的,密封塞固定在堵塊上,導線必須先在外邊焊好,再用接線柱送入芯棒。由于內孔是用機床切削加工形成的,難免會有一些刀痕或者棱角,雖然一般對內孔臺階的倒角都倒了圓弧,可還會經常發(fā)生導線的絕緣皮被掛破的事情,這是令操作者非常頭疼的事。有時也令操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線上都包有一層厚厚的絕緣皮,還有套管,可還是會短路,這是導線破皮絞在一起的緣故。這樣的結構拆起來也是同樣的困難。就給易損件的更換產生了很大的難度。3、皮囊是一種橡膠制品,很軟,很容易被尖銳物品扎洞,壽命也遠比不了金屬材料,只要有一個小洞整個電極系就會遭到破壞,皮囊式結構是影響電極系壽命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4、由于電極系外部工作環(huán)境非常惡劣,玻璃鋼外殼不可避免會造成磨損,玻璃鋼的外表面一經磨損,燕尾槽就淺了或者磨平了,電極皮就會裸露或脫落,整個電極系還是會遭到破壞。
2.改進后的電極系結構與改進前結構的比較。首先是絞線的問題,改進后的電極系結構,導線都埋在玻璃鋼里面,只有六個導電塊和六個接觸片相接觸,完成了改進前結構的接線柱塞的功能。由于沒有了導線,第二個線破皮的問題也解決了,裝卸起來很容易,只要將外殼往芯棒上一套,再裝上連接片就完成了。接著分析第三個問題,改進后的結構用活塞式結構代替了皮囊式結構,根據(jù)井內溫度的變化活塞左右兩端的壓力會有所改變,導致活塞左右移動,進行壓力的調節(jié),從而使活塞左右兩端壓力保持平衡。活塞是鋼結構,比原來的橡膠皮囊結構經久耐用。最后看一下第四個問題,改進后的結構用兩個半圓環(huán)狀的金屬瓦片代替原來的電極皮,和電極片焊接在一起,埋在玻璃鋼里面,完成后玻璃鋼外圓經過車削加工后,電極皮就露出來了,即使外面的環(huán)氧樹脂層都磨損了,電極皮也不會脫落,這樣的結構比起原來的結構,使用壽命有了很大的提高。
3.從以上分析看來,改進后的結構與改進前的結構相比,解決了原來結構存在的一些缺點和問題,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考慮結構的同時,要考慮工藝實現(xiàn)上的問題和生產成本,還要考慮由于結構上的變動帶來的其他裝配或功能上的問題。在改進后的結構中,接觸片的結構沒有以前焊線的結構導電可靠,有可能會出現(xiàn)接觸片接觸不上而通不上電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導電塊的中間加工成一個凹槽,且導電塊和接觸片均鍍金,以增加導電性。在電極系外殼上鉆十幾個孔,便于必要時對電極系外殼進行清洗,電極系外殼與芯棒之間靠密封圈密閉,密封之外的部分,沿圓周還有0 .5mm 的間隙,拆卸起來特別容易。由于零件的大體形狀及尺寸都沒有變,只是需要密封的部位增多,需要密封部位的加工要求提高,加工難度有所加大,還多了幾個接電片,但整體來說,對材料和加工成本沒有大的影響。唯一的不足是玻璃鋼套的工藝復雜了,原來一次成型的玻璃鋼外殼,現(xiàn)在必須兩次成型。制作的過程是先將玻璃鋼作成一個空心圓筒,然后按要求車出臺階,銑槽,焊電極片,在槽內走線,最后再在電極片的外面裹一層環(huán)氧樹脂,作成玻璃鋼外殼,工藝比原來的復雜,但也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這是對電極系結構一次比較全面的改進,基本解決了原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后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裝卸方便,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是一次比較成功的結構改進。
參考文獻:
[1]張庚驥.電法測井[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9.
[2]李大潛.有限元素在電法測井中的應用[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