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來
一年有四季,季季皆不同。文人有歌賦,騷客有詩文。如果沒有春天,就不會有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如果沒有夏天,就不會有池塘處處蛙,荷花別樣紅;如果沒有秋天,更不會有雁去無留意,霜山紅葉飛;如果沒有冬天,也不會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歐陽修說:“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今日立冬,標志著時令已正式進入冬季。醉翁老先生如何闡述,不得而知。但在北方農(nóng)村部分地區(qū),立冬這一天有吃餃子的習(xí)俗。從這一天開始,到冬至,一直到除夕,老百姓時常有餃子上桌。各種餡兒,各種吃發(fā)法,各種味道。但離不開兩樣?xùn)|西:大蒜和辣椒。據(jù)說,這是有一定的緣由的。相傳東漢末年,醫(yī)圣張仲景在辭官回鄉(xiāng)途中,看見老百姓饑寒交迫,兩耳皆凍傷,就將大蒜、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吃飽了肚子,抵御了傷寒,治愈了耳疾。從此以后人們就模仿制作,“餃子”因而流行開來,到現(xiàn)在,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雖然餃子的包法五花八門,餡兒也各有千秋,但終是萬變不離其宗。想必人們愛吃餃子,也是有一定的寓意在其中吧。
諺語說:立冬一日,水冷三分。寒冷的冬季已經(jīng)開始,此后氣溫逐漸下降,水溫也漸漸變冷,提醒人們添加衣裳,注意保暖;同時也告誡人們立冬后不要輕易玩水,身體四肢更不要長時間被冷水浸泡,尤其是老年人,寒冷刺激會使人交感神經(jīng)異常興奮,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導(dǎo)致血壓不穩(wěn),引起多種急性并發(fā)癥。還有一說:立冬有食補,春天勇如虎。意思是說,進入冬季以后,要注意飲食,合理進行食補。這樣來年后一定身體健康,精神煥發(fā)。這也暗合了立冬之后“調(diào)陰陽,養(yǎng)氣血”之說。還有一個說法是: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偏偏今天就是個大晴天,艷陽高照,仿佛秋日景象。姑娘小伙竟然換了短裝,迫不及待地展示他們傲人的身姿。莫不是今年冬天真沒有了“風(fēng)花雪月”,過一個單調(diào)寂寞的冬月?沒有了銀裝素裹,“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艷景色?
今日立冬,愿我們都能吃盤餃子,都能過得開心、充實;愿這個冬天,我們都能平安健康、溫暖如春。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