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
一、知識要點與目標
1.積累?“衰微”“赫然”“鍥而不舍”“兀兀窮年”等詞語,了解聞一多、臧克家的相關(guān)情況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2.整體把握課文結(jié)構(gòu),理解過渡語段的作用,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主旨。
3.勾畫精彩語句,揣摩體味其含義,體會精致凝練富有詩意的語言。
4.關(guān)注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理解敘事中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二、學法指導(dǎo)與建議
1.本文是一篇精粹短小的散文,感情充沛,語言精警。可以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誦讀課文,以領(lǐng)悟文意,并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和抒情性。教師可以用范讀,或者運用音頻、視頻等誦讀資源,激發(fā)學生的感情,調(diào)動學生誦讀本文的積極性。
2.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前后文的過渡和照應(yīng),都值得學生學習。尤其要注意引導(dǎo)學生從課文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3.關(guān)于聞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可以引導(dǎo)學生從圖書館或網(wǎng)上自主查閱,并加以整理,在班上交流,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
4.課文中有些文言詞語不好理解,建議引導(dǎo)學生利用工具書自主解決,教師不必越俎代庖。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練評活動程序
閱讀導(dǎo)航:
臧克家,現(xiàn)代著名詩人,山東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烙印》,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以后又相繼出版了《泥淖集》《嗚咽的云煙》《泥土的歌》《春風集》《歡呼集》及《臧克家詩選》等詩集。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島大學學習期間,是聞一多先生的高足,經(jīng)常出入于聞一多的辦公室和家中,向老師請教;聞一多也很賞識臧克家,?40年代,兩人多有書信往來,如課文中提到的“他在給我的信上說……”聞一多先生遇難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寫《我的先生聞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寫了本篇敘事散文,介紹了聞一多先生作為詩人、學者和革命家的光輝事跡。
活動1?診斷性評價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鉆探(?)地殼(?)彌(?)無暇(?)漂白(?)
校補(?)赫然(?)迭起(?)臧克家( )
鍥而不舍(?)炯炯目光(?)目不窺園(?)
兀兀窮年(?)迥乎不同(?)氣沖斗牛(?)
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粗詞語。
(1)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2)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3)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4)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3.解釋形近字意思。
自顧不暇 遐想 白璧無瑕
4.聞一多既是充滿愛國熱情的詩人、學者,又是偉大的民主戰(zhàn)士,毛澤東同志評價他“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查找資料,了解聞一多的事跡。
第1課時
活動2?聽讀課文,整體把握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說和做”的?以此為脈絡(luò),把文章分為兩部分,歸納每一部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列出本文的提綱。
2.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的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么寫法?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品質(zhì)?
3.找出兩個部分之間過渡的話?并說說是怎樣起過渡的?
4.把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怎樣的人?
第2課時
活動3?精讀課文,揣摩語言
1.自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并講一講喜歡的理由。
2.討論并體會以下句子表達效果。
(1)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2)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4)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3.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說說本文的語言特點。
活動4?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朗讀聞一多的《紅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對你有什么指導(dǎo)意義?其實,古人也認為“說”和“做”對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請你說說關(guān)于言和行的成語或名言,并選一句作為你的座右銘。
活動5?形成性評價
1.文學常識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被譽為“?”,其成名作是?,1933年9月,其第一部詩集《烙印》出版。
(2)聞一多,原名?,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其代表作有?、《死水》等。
2.判斷下面句子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1)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
(2)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
3.散文常用敘議結(jié)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見解。文中的議論有的放在有關(guān)的敘述之前(A),有的放在有關(guān)的敘述之后(B),還有的放在敘述的中間(C);它們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或過渡銜接(b),或歸納總結(jié)(c)。請指出下面幾處議論的位置和作用。
①?“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 )( )
②?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 )
③?聞一多先生還有另一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 )
④?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yōu)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
4.類文閱讀。
五、資源鏈接
六、中考鏈接
小結(jié)與反思(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體會繪制思維導(dǎo)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