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宣武
一、小學校長要有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一個小學校長,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左右著學校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一舉一動都對全體師生產(chǎn)生著直接的或潛移默化的影響。校長的品質修養(yǎng)直接關系到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校風、教風和學風,影響到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因此,良好的品質修養(yǎng)在校長的一切素質中居首要地位。
二、小學校長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在社會實踐中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或心理品質。作為跨世紀的小學校長,應在具備一般思維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升華主體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即在學校管理中善于從不同渠道、不同方位、不同層次和不同形式上,沿著縱橫內外幾個方向思考問題,以形成廣度、深度、速度、力度四維度的交叉思維方法;保持樂觀穩(wěn)定的良好情緒,加強自身心理素質修養(yǎng),以增強微觀和宏觀調控能力。這樣,才能處理好自我、群體與事物三方面關系。常言“認人易,識已難”,說一個人的高貴之處在于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過分地自信和自負極容易出錯。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正確對待別人。
心理素質健康,是一個人應對競爭、成就事業(yè)、獲得幸福的重要保證。小學校長是負責全面工作,這項工作可能包含幾項或多項具體內容,涉及自己以及幾個崗位和人。負責這項工作意味著校長既要照管并約束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速度,工作效果等即控制工作過程,又要承擔工作是否順利進行的結果。而在這個過程中, 校長既要完成自己承擔的具體教學任務,又要對教師進行管束、協(xié)調和績效考核等等,因此,校長直接承擔的責任雖然并不大,但還是要承擔比教師要大得多的壓力。所以校長應具有為人、處世方面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當前,我們的社會正處于歷史的轉型時期,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必然催發(fā)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及生活觀念。校長應樹立以開拓進取、平等競爭為主體的現(xiàn)代人格模式,善于吸收符合現(xiàn)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觀念。能夠客觀認識自己,理性對待工作、淡泊對待生活,平等對待他人,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善于增強心理調適能力,控制個人情感,調整自身心態(tài),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從而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校長,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三、小學校長要有負責的自覺意識
權力與責任是相統(tǒng)一的,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脫離責任的權力,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權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為自己施展才干提供平臺,為開發(fā)自身的潛力創(chuàng)造條件,建功立業(yè),造福于民;一方面也可以使人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或只享受權力帶來的好處,不思權力所承載的責任,就可能失職瀆職,甚至掉入深淵,自我毀滅。因此,領導者尤其要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tài)對待權力。要把當領導作為一種責任,秉公用權、審慎用權、依法用權,這樣權力才會越來越穩(wěn)固。校長對同一份工作價值取向的不同,必然會帶來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小學校長的選擇傾向是比教師更注重自覺意識,表現(xiàn)出來就是處處為組織負責的責任心。雖然組織并不需要小學校長站在組織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思考問題,但他必須能在處理具體問題時自覺想到組織的需要和利益,這樣才能保證組織的利益在最小單位上不流失或少流失。
四、小學校長要有科學的管理藝術
管理藝術是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采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方法,使管理效能發(fā)揮到最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是對人的智能與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和利用。要把一所學校辦好,校長必須科學地駕馭管理方法,使管理理論能因時因地靈活運用,實現(xiàn)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
五、小學校長要清廉
作為一名小學校長,唯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防微杜漸,才能過好權力關、名位關、金錢關、人情關。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改革開放以來,腐敗現(xiàn)象在一些地方蔓延、不少管理者經(jīng)不起考驗,跌進了“色井”,掉進了“錢洞”,淪為人們所不齒的腐敗分子。要使管理者永葆清正廉潔的本色,關鍵是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作為一個小學校長,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正確地對待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自覺遵守黨風廉政法規(guī),積極開展反腐敗斗爭,自覺堅持黨性原則,做一個頭腦清醒的小學校長。
六、小學校長要講效率和不斷更新知識
小學校長所管理的事情往往都是簡單、煩瑣或細微的工作,是構成全局工作的基本單位,也是全局效率的基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作為管理者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養(yǎng)成雷厲風行、銳意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同時,必須具備過硬的工作本領,否則,就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作為小學校長,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有成效,就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堅持不懈地學習新課改知識、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手段、?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方面的知識,以新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提高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和水平。特別是農村學校,校長很少有機會外出學習和參觀,更應通過不同的途徑去獲取更多的知識來提高自己,來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使自己的管理更合理更有效。
七、小學校長要務實
小學校長一定要務實,大力倡導埋頭苦干、求真務實的作風。一個學校的成敗在于校長的管理,所以校長一定要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踏實地工作,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力爭成為廣大被管理者信得過的領頭雁。小學校長要靜下心來研究問題,頑強拼搏,發(fā)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工作中做到“行之以先、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務之以實”,力戒教條主義、主觀主義、形式主義,發(fā)揚奉獻精神和求實作風,在實際工作中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統(tǒng)一起來,把高度的政治熱情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統(tǒng)一起來。只有這樣管理工作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
總之,作為小學校長來說,以人為主要管理對象且手中權力有限,因而個人威信的影響力對做好管理工作比制度權力更為重要。所以在學校的管理實踐中,小學校長應從管理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