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孜黎C
九月份因為工作變動,我搬了一趟家。
搬家后,臥室的落地窗外是一個大陽臺,陽臺護欄外是一片綠化地,夏天還沒過去時,我曾因為蚊蟲太多感到煩惱,但氣溫一降,坐在藤椅上放空時,又很慶幸擁有這樣一方小天地。
畢竟,隨著年歲漸長,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也越來越少。
這幾天一直在聽《空空》這首歌,除了旋律,里面有句歌詞是“怎么好像前一秒鐘/還在自由放空/突然就變失落/成長變成了/我和我的隔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和我類似的經(jīng)歷,譬如,某天在寢室里午睡,一不小心睡過頭,醒來時室內昏暗一片,寂靜無聲,自己好像被遺棄在世界之外;又比如在某時某刻經(jīng)歷某個場景,忽然感到無比熟悉,仿佛昨日重現(xiàn);再比如,不經(jīng)意間聽到一段旋律,明明也沒發(fā)生什么不好的事,但情緒瞬間低落下來……
《空空》里擊中我的,應該就是這句——成長變成了,我和我的隔閡。
我經(jīng)常和朋友說,感覺自己還小,還可以再玩兒兩年呀,但事實上,除了家里人,已經(jīng)不會再有人把我當小朋友了。
成年人不得不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為自己選擇的每一步負責。做了錯事,上學時老師會說,給你一次改正的機會;在家里,父母會說,吃一塹長一智,下次就知道了。
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成年后,是沒有那么多機會去試錯的,所以曾經(jīng)覺得父母保守,生怕哪一步行差踏錯的我,現(xiàn)在卻逐漸能夠理解他們的謹慎。
但這只是成長所帶來的一部分改變。
另一部分在于,我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和想象中好像不太一樣了。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我在某篇專欄里提過的,出去旅行時遇到的那個男生。
旅行回來沒多久,他跟我表白。我寫過不少一見鐘情,但坦白說,現(xiàn)實里發(fā)生這種事的概率,我覺得微乎其微。
所以我禮貌地拒絕了他,并不認為我們會有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可他比我想象中更有毅力,說話也誠懇,說著不想談戀愛,但或許是貪圖他對我的好,就在前不久,我終于點了頭說“試試看”。
沒承想,這段感情或許會成為我人生中最快夭折的戀愛之一——沒有第三者插足也沒有其他什么問題,僅僅是因為,我們聊到了婚姻觀。
我本身很討厭任何形式的約束,結婚這件事于我而言更是遙遠得不像話,但他又考慮得太過長遠,總喜歡說以后、以后,我索性把話攤開了聊,然后很遺憾地發(fā)現(xiàn),我們真的不在同一頻道。
及時止損,好聚好散,我覺得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做的,最明智的選擇,但他又不肯放下,還很委屈地控訴,覺得我不懂得體恤人。
我責怪他幼稚,卻在某個瞬間忽然想到,好像曾經(jīng)的我,和他現(xiàn)在的想法一樣天真。
是在什么時候,我的想法變成了現(xiàn)在這樣兒?
我自己也回答不上來。
但我并不認為這樣的轉變就一定是壞事,所謂成長,不僅僅是讓人變得務實,更讓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的又是什么。
或許過去的我沒辦法共情現(xiàn)在的我,但現(xiàn)在的我,能夠包容以前的我那些不成熟的念頭。
我想這也不失為成長,它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壞。
《空空》最后唱道,回憶組成風/欲望組成夢/……/凝視著鏡中/怎么如風也如夢。
乍一聽,揮別過去的自己,有遺憾、有惆悵,但其實,也有收獲、有豁然。
要相信你所經(jīng)歷的一切,會把你塑造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