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蕊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阜新市婦產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遼寧 阜新 123000)
冠心病是一種發(fā)病率及致死率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與冠狀動脈狹窄或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有關[1]。該病的誘發(fā)因素較多,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其中血脂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較為密切[2]。因此,臨床需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調脂治療。他汀類藥物是常用降脂藥,有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還具有抗血栓、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機制,對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療效[3]。但他汀類藥物的不同使用劑量對療效的影響暫不明確?;诖?,本研究選取70 血脂異常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探討不同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對血脂異常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 例血脂異常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6例;年齡62~78 歲,平均年齡(69.53±3.27)歲;病程3~6年,平均病程(4.93±1.71)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Ⅱ級23 例,Ⅲ級12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61~77歲,平均年齡(69.68±3.09)歲;病程3~7 年,平均病程(4.89±1.56)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Ⅱ級24 例,Ⅲ級11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用藥前檢測患者肝功能正常;②符合《內科學》[4]中冠心病相關診斷標準;③符合《血脂異?;鶎釉\療指南》[5]中血脂異常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入組前1個月接受過降脂治療;②對本研究藥物有過敏反應者;③合并不能解釋的轉氨酶持續(xù)升高或活動性肝??;④表達障礙者;⑤精神疾病者;⑥治療期間退出或死亡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并于睡前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河北愛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679,規(guī)格:25 mg),每次100 mg,每天1次。對照組給予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79,規(guī)格:80 mg)睡前口服,每天40 mg,觀察組給予氟伐他汀鈉緩釋片睡前口服,每天80 mg,兩組均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比較兩組脂代謝水平及心功能指標。①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儀器選用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AU 系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及配套試劑盒檢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②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LOC-ZQ9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測左室短軸縮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及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脂代謝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TG、TC、LDL-C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脂代謝水平比較(,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lipid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mmol/L)
表1 兩組脂代謝水平比較(,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lipid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mmol/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LDL-C 4.73±0.79 4.85±0.64 0.698 0.487 2.84±0.52a 1.63±0.49a 10.019 0.000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TG 2.83±0.59 2.79±0.72 0.254 0.800 1.99±0.51a 1.54±0.49a 3.764 0.000 TC 6.92±0.71 6.76±0.56 1.047 0.299 4.62±0.43a 3.94±0.38a 7.011 0.000 HDL-C 1.12±0.24 1.09±0.39 0.388 0.700 1.58±0.29a 1.93±0.24a 5.501 0.000
2.2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LVFS、LVEF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LVESD、LVEDD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LVEDD(mm)59.34±4.87 58.91±5.16 0.357 0.722 51.76±4.87a 47.42±3.92a 4.107 0.000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LVFS(%)16.12±2.97 15.96±2.82 0.231 0.818 18.26±3.79a 19.78±3.81a 1.673 0.099 LVEF(%)35.72±3.59 36.18±3.62 0.534 0.595 39.16±3.92a 41.75±4.28a 2.640 0.000 LVESD(mm)45.17±3.42 44.91±3.85 0.299 0.766 37.42±3.98a 33.78±4.15a 3.745 0.000
冠心病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群,病情進展后,可導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fā)癥,具有較高致死率。為控制患者病情,臨床對該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研究,最終發(fā)現(xiàn)在該病發(fā)病及進展過程中,高血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6]。冠心病患者多合并高血脂,血脂過高可造成脂質蛋白沉積于冠狀血管內皮處,緩慢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造成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受體功能受損,日久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變窄或阻塞后,易出現(xiàn)冠心病。而在冠心病病情進展中,因高血脂會加重血管阻塞程度,導致患者病情難以控制。因此,臨床除對患者進行抗血栓等常規(guī)治療外,還需給予患者調脂類藥物。但考慮到聯(lián)合用藥的安全性,采用調制類藥物通常為小劑量,難以控制患者脂代謝水平。
氟伐他汀緩釋片是一種常用他汀類調脂藥物。馬志敏等[7-8]研究結果顯示,氟伐他汀鈉緩釋片除調脂外,還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指標。而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對患者脂代謝及心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TG、TC、LDL-C、LVESD、LVEDD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LVFS、LVE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大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療效較好,可降低脂代謝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氟伐他汀鈉緩釋片是人工合成藥物,屬第二代他汀類藥物,其作用機制是競爭性抑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還原酶抑制劑,抑制異戊二烯焦磷酸及二甲烯丙基焦磷酸產生,延緩細胞內膽固醇合成,增加脂蛋白受體數(shù)量,有助于清除血清中的多種膽固醇,實現(xiàn)降血脂[9]。此外,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可保護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促進血管舒張,改善心肌血流供給,因此,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但在臨床應用中,采用小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對患者的病情作用較小,本研究結果顯示,隨氟伐他汀鈉緩釋片劑量增加,對患者脂代謝水平及心功能的療效明顯增加[10]。這可能受研究例數(shù)較少,研究方向較窄影響,應擴大研究樣本量,增加不良反應、心血管不良事件、氧化應激及炎性因子等指標,進一步探討大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較常規(guī)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大劑量氟伐他汀鈉緩釋片療效較好,可降低脂代謝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