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96”工作制成為一個熱議話題。按照我國的勞動法律法規(guī),我國的標準工時為: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0小時。顯而易見,“996”工作制要求下的工作時長已經(jīng)嚴重超出法律規(guī)定。
如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你可知道這是工人階級斗爭了近200年、資本家妥協(xié)的結(jié)果。在“996”工作制被熱議的今天,我們很有必要回首這段斗爭的歷史。
18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等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監(jiān)工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伙子,在這里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22歲就會滿頭灰發(fā)?!?/p>
八小時工作制最早由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還提出了“8小時勞動,8小時休閑, 8小時休息”的口號。羅伯特是八小時工作制的提出者,但真正將這一制度落實到所有人,依靠的卻是廣大工人群眾和工會的持續(xù)斗爭。
1833年,在歐文的支持下,富有同情心的工廠主約翰·多赫爾蒂等人發(fā)動了一場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運動。
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nèi)瓦代表大會提出了“8小時工作,8小時自己支配,8小時休息”的口號,要求各國制定法律給予確認。
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工人階級走向街頭游行示威,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某些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法律成了一紙空文。工人們處境依然糟糕透頂。
19世紀80年代,由工會組織領導的罷工斗爭加強了。據(jù)統(tǒng)計,在1880—1886年期間,美國共發(fā)生了4000多次罷工,參加罷工的總?cè)藬?shù)達到150萬。僅在1886年這一年,罷工所波及的企業(yè)就有11500個以上。這個時期的罷工斗爭,大多數(shù)都是在爭取縮短工作日的目標下進行的。
為爭取實現(xiàn)八小時工作制,1886年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yè)的35萬工人集體罷工,上街游行。美國主要工業(yè)部門全部處于癱瘓狀態(tài):火車停了,商店沒人,倉庫也都關門并貼上封條。罷工工人唱著“八小時之歌”,引來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積極聲援,將罷工運動推向新的高潮。政府和資本家都害怕了,為了鎮(zhèn)壓罷工開槍打死6名工人。后來,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干預,開槍打死2人。再后來,罷工工人在干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后共有4位工人、7名警察死亡,史稱“干草市場暴亂”或“干草市場屠殺”。
在隨后的宣判中,有8位無政府主義者以謀殺罪被起訴,4位無政府主義者被絞死,1位在牢中自殺。最后,經(jīng)過艱苦的流血斗爭,這場罷工終于獲得了勝利,不僅為后世爭取到八小時工作制,還爭取到工人福利制度、社會養(yǎng)老金和保險制度。
為紀念1886年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召開。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chǎn)階級的共同節(jié)日。世界各國工人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游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此后,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以示慶祝,并公眾放假。5月1日成為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jié)戰(zhàn)斗的節(jié)日——國際勞動節(jié)。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開始主動執(zhí)行八小時工作制的工廠,是1914年開張的福特汽車公司。令當時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開辦該公司的老板福特,不但嚴格遵守八小時工作制,甚至嚴令禁止工人們超時工作以換取加班費。
福特甚至數(shù)次在廠區(qū)發(fā)表演講,要求工人們“有時間多陪陪老婆孩子,做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他還許諾工人少加班不會影響工資——這倒是真的,福特公司給工人的日薪是每天5美元,是當時美國其他工廠的兩倍。
再到后來,福特公司招聘時甚至定了條規(guī)矩:只要那些有家有室的男青年來做工,而不招收那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有大量空余時間的單身漢。
事實上,在這個“慈善舉動”的背后,隱藏著福特作為企業(yè)家的精明算計:福特的公司是第一家引入流水線模式生產(chǎn)的企業(yè),工廠正是在他手中完成了從手工作坊式制作向流水線大生產(chǎn)的轉(zhuǎn)型。這個轉(zhuǎn)型意味著工廠對工人的要求發(fā)生了質(zhì)變——在流水線上,每個工人必須高度集中精力,不斷完成重復動作。這個工作是相當累人而且容不得半點馬虎的,一旦有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人因為勞累過度而出了差池,很可能意味著當天的所有產(chǎn)品都將報廢,這個損失,靠多剝削一點工人加班時間可是補不回來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福特有什么辦法能讓工人集中精力呢?當然是主動要求他們嚴格遵守休息時間,以期上班時能減少差錯。
生產(chǎn)方式的革命,帶來工作方式的轉(zhuǎn)變,這其實才是八小時工作制得以鋪開的真正原因。
作為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歷史最悠久的專門機構之一,國際勞工組織在2019年迎來了成立100周年華誕。你知道嗎,是國際勞工組織最先通過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行業(yè))工時公約》,在全球確立了八小時工作制以及最低休息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八小時工作制被1919年10月舉行的國際勞工會議所承認。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也實行這一制度。
1935年,國際勞工組織通過了《40小時工作周公約(1935)》(第47號),作出了40小時工作周的決議。
1962年,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又提出縮短工時建議書。這個建議書規(guī)定了縮短工時的一般原則:在適宜時,逐步縮短正常的工時,以便達到40小時工作周的社會標準,并在縮短工作時間的同時不減少工人的工資。
◎ 來源|南方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