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玉鴿
(遼寧省營市大石橋陸合醫(yī)院老年病房,遼寧 營口 115100)
臨床中,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后期都會逐漸發(fā)展為慢性心力衰竭。近年來,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且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對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已成為導致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相關研究結果指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當中,炎性反應細胞因子異常起到關鍵作用[2]。重組人腦利鈉肽(rhBNP)是一種通過重組DNA技術合成所得多肽,具有利鈉、利尿、擴張血管、對交感神經系統進行控制等作用,可有效降低人體心臟前后負荷,促進心排血量顯著提升,改善心功能。以往臨床方面主要將其應用于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當中,治療效果已經得到確定。但是,學術界鮮少見到rhBNP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相關的報道。本研究選取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為其中31例患者應用rhBNP進行治療,旨在分析rhBNP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漿醛固酮和內皮素-1水平影響,現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選擇2016年6月~2018年9月期間因慢性心力衰竭來我院治療的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齡42~83歲,平均(61.97±5.34)歲;31例為冠心病心力衰竭、25例為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4例為擴心病心力衰竭、2例為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37例患者心功能分級為Ⅲ級、25例患者心功能分級為Ⅳ級。依據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1例)、研究組(31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且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予以患者持續(xù)性低流量吸氧,對患者的水分攝入量與鹽分攝入量予以限制,囑患者臥床,依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地高辛、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藥物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增加rhBNP(蘇州蘇蘭生物醫(yī)藥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53;規(guī)格:0.5 mg)治療。具體方法為:初始負荷劑量1.5 μg/kg進行沖擊治療,此后以0.007 5~0.01 μg/(kg·min)劑量進行靜脈滴注,持續(xù)72 h。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觀察其醛固酮、內皮素-1水平變化。療效判定標準如下,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級提升幅度超過2級,或Killip心功能分級達到Ⅰ級判定為顯效;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級提升幅度達到1級判定為有效;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級提升幅度超過未到達1級或降低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3.5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0.97%,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兩組患者醛固酮、內皮素-1水平的變化情況比較:治療后,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醛固酮水平與內皮素-1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醛固酮水平與內皮素-1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醛固酮水平與內皮素-1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醛固酮、內皮素-1水平的變化情況比較
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較為常見,特別在嚴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晚期多發(fā)。是指靜脈正?;亓鳡顩r下,因原發(fā)心臟損害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及心排血量減少,屬于機體組織血液灌注不足、體循環(huán)淤血或肺循環(huán)淤血的臨床綜合征。臨床研究顯示,神經內分泌因素在心力衰竭疾病中發(fā)揮著具體作用,患者表現出心力衰竭癥狀時,其體內內源性B型鈉尿肽處于相對不足狀態(tài)[3]?;诖?,有學者認為積極補充外源性B型鈉尿肽可獲得較好治療效果。心室重構、心肌纖維化是致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低下、死亡率較高的主要原因,當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時,其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會處于過度激活狀態(tài),機體胞漿內鈣離子濃度增加,心肌細胞大量死亡,加劇心肌纖維化速度。而內皮素-1是一種臨床范圍內迄今所知最強的縮血管物質,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發(fā)病時,機體中該物質大大增加,導致患者心力衰竭癥狀加重,對患者預后十分不利。
rhBNP是一種分子量為3 464的DNA技術合成內源性激素,對心力衰竭疾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其中包含32個與內源性B型鈉尿肽相同的氨基酸組成序列,生理功能基本等同于內源性B型鈉尿肽,能通過結合于內皮細胞的鳥苷酸環(huán)化酶耦連的受體及血管平滑肌方式來提升細胞內環(huán)磷酸鳥苷的濃度,舒張患者平滑肌細胞,其中作為第二信使的環(huán)磷酸鳥苷也能起到一定擴張動脈、靜脈作用;同時還能夠對心臟纖維原細胞、心肌細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醛固酮、去甲腎上腺素、內皮素進行拮抗,通過擴張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等方式提升腎小球濾過率,增強鈉排泄,降低患者體循環(huán)阻力,減少其心室后負荷;此外,還能有效降低患者體內醛固酮與腎素分泌,減輕患者機體循環(huán)容量和心室前負荷的作用,改善腎臟與血流動力學平衡;最后,作為一種天然的抗心臟重構藥物,能對心臟組織纖維化基因表達上調進行直接阻滯,逆轉患者心臟重構,可使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前后負荷得到有效降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利尿、利鈉、擴張血管作用十分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醛固酮水平與內皮素-1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且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潘偉英的研究結果[4]相符,提示,重組人腦利鈉肽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中的醛固酮及內皮素-1水平,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過度激活得到有效抑制,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降低其心肌纖維化程度,促使患者獲得更為理想的疾病預后,提升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rhBNP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拮抗患者體內神經體液因子的過度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