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少陽 李廣明 蘇航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中女性增長幅度高于男性[1-3]。NAFLD患者在發(fā)病之初病情較為隱匿且病程進展緩慢,肝纖維化、肝硬化是其預后的影響因素[4-5]。當下的觀點是NAFLD相關肝硬化患者代償過程不定,而一旦出現(xiàn)肝功能失代償或合并肝細胞癌后往往預后不佳、病死率較高。NAFLD診斷時需要結合影像學或組織學證據,同時需滿足“非酒精性”,即無過量飲酒史和其他引起脂肪肝的特定因素[6-7]。瞬時彈性成像能夠定量、可重復地對肝臟部位進行超聲檢查,對肝病患者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評估具有顯著優(yōu)勢[8-10]。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NAFLD越發(fā)常見[11-12]。本研究旨在評價瞬態(tài)彈性成像對CHB合并NAFLD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評估價值。
選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的CHB合并NAFLD患者144例,其中男98例、女46例),年齡(41.5±8.5)歲。CHB、NAFLD診斷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標準[13-14]。排除標準:肝移植;伴有其他類型肝?。话橛懈顾?、消化道出血;惡性腫瘤史。
采用FibroScan 502型肝臟彈性檢測儀(Echosens公司,法國)作檢查,有效測量10次取中位數(shù)作為患者肝臟硬度值(LSM),保存圖像、分析數(shù)據;16 G穿刺槍(Bard公司,USA)進行肝穿刺,以METAVIR分期評分系統(tǒng)評價肝纖維化程度。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繪制ROC曲線,計算診斷效能;Spearman系數(shù)表示相關性程度;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篩選獨立預測因素,建立回歸模型。P<0.05。
患者F0-4期各期LSM值分別為(5.4±1.8)kPa、(6.3±2.2)kPa、(8.3±2.5)kPa、(12.0±4.3)kPa及(30.2±5.4)kPa,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表1可知,LSM診斷F4期AUC值均顯著高于≥F2期、≥F3期(P<0.05)。
表1 LSM診斷效能
由Spearman系數(shù)可知,年齡、AST、Alb、TBil、ALP、PLT、PT、HA、LN及CⅣ與肝纖維化分期顯著相關(P<0.05),而ALT、FIB無顯著相關性(P>0.05)。由表2所示,TBil(B=0.21,P<0.05)、Alb(B=-0.14,P<0.05)、PT(B=0.27,P<0.05)、CⅣ(B=0.17,P<0.05)為LSM 的獨立預測因素,建立回歸方程為Y(LSM)=-30.6+0.21×TBil-0.14×Alb+ 0.27×PT+0.17×CⅣ,回歸模型方差分析F=16.248(P<0.05),回歸模型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F(xiàn)ibroScan診斷CHB合并NAFLD肝纖維化時,LSM值的截斷點隨著分期加重而逐漸增加,且不同分期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比較FibroScan對不同肝纖維化的診斷表現(xiàn)時發(fā)現(xiàn),在診斷F4期肝纖維化時,計算所得的AUC值顯著高于≥F2、≥F3期,此時F4期對應的敏感性、特異性為97%、90%。此次研究結果與國內外其他研究是相似的。Zhang等[15]表示彈性超聲成像預測≥F3、F4期肝纖維化時截斷點分別為8.7、10.9 kPa,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2.4%、98.7%。提示彈性超聲成像對預測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纖維化和排除肝硬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Takemoto等研究表明,與肝組織病理結果相比,隨著肝纖維化程度逐步進展,F(xiàn)ibroScan測得值也隨之增加。另外以15 kPa為LSM截斷點時可以有效地預測晚期纖維化(F3、F4期),其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為100%、73.9%及86.4%[16]。本研究最后搜集患者臨床資料,剔除了ALT、FIB等相關性較差的指標,通過逐步篩選法共選出4個參數(shù)來建立影響LSM的回歸方程:Y(LSM)=-30.6+0.21×TBil-0.14×Alb+ 0.27×PT+0.17×CⅣ,這也增加了臨床實踐的可適用性。
綜上所述,F(xiàn)ibroScan檢測LSM對CHB合并NAFLD肝纖維化診斷表現(xiàn)滿意,而對于輕中度肝纖維化診斷效能一般,需結合其他方式提高診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