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杰 李建雄
內(nèi)容摘要:《鳳棲梧》又名《蝶戀花》,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詞寫離愁別緒,移情于景,情景相融。將詞人漂泊他鄉(xiāng)的懷人之苦,孤獨寂寞之感和纏綿的情思柔和在一起,百感交集,感情真摯,詞意質(zhì)樸,意蘊深厚。特別是結(jié)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將堅貞不渝的愛情推向高潮,不僅成為愛情表白的千古絕唱,而且還被作為人類追求理想之執(zhí)著精神境界的象征,王國維把這兩句表述為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必須經(jīng)過的三種境界中的第二種境界??梢娺@兩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感人的力量,在中國詞史上影響深遠。
關(guān)鍵詞:柳永詞 《鳳棲梧》 《蝶戀花》 離愁 愛情
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柳永一首羈旅懷人詞。詞人將漂泊他鄉(xiāng)的寂寞孤獨與懷想情人的纏綿情思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感情真摯,耐人回味。
“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我長久地站在高樓之上,任憑春風(fēng)徐徐吹拂。這句如特寫鏡頭一般將抒情主人公向我們推出,“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紙那樣凸顯出來了。”[1]同時也向我們設(shè)下了第一個疑問,主人公長久地站在高樓上干啥呢?自然是看風(fēng)景!難道僅僅是看風(fēng)景嗎?看風(fēng)景引發(fā)了什么情緒呢?
“風(fēng)細細”寫春風(fēng)拂面,和風(fēng)徐徐,交代節(jié)候,是動景,與“佇倚危樓”靜景相照應(yīng),動靜結(jié)合,遠近相諧。倚危樓肯定要凝眸遠眺,遠眺看到了什么呢?“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睒O目遠眺,芳草萋萋一直蔓延到天邊,迷茫一片。這滿目的芳草,讓人生出無限的愁緒。春草,是最容易引起游子思歸的意象,《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贝翰菀彩亲钊菀资谷讼肫鹦纳先说囊庀?。南朝江總妻《賦庭草》:“雨過草芊芊,連云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這春愁亦如春草一般,從近到遠,從淡到濃,從清晰到迷茫,籠罩大地,向詞人的心里壓過來,在詞人的心頭侵漬著,漫溢開來。這愁從天邊生長起來,漫無邊際地生長起來,而且長成了“黯黯”的面容。“黯黯”兩字,“如一片擺脫不開的陰影,自此心中擴至天際,使人感到了沉重。”[2]使本來無可捉摸的春愁讓我們看得見,摸得著,使愁有了質(zhì)感,有了顏色,有了形態(tài),甚至有了味道。這種對愁緒的體驗是深刻的,不是無緣無故的,而且這種愁如春天般才開始,如春草般才發(fā)芽。等春深草盛了,這愁也同樣長高長大了,也同樣“茂盛”了,而且春夏秋冬,周而復(fù)始,這愁,對于漂泊在外的人來說也是無始無終的,對于意中人的思戀也是無窮無盡的。這表達了詞人對羈旅行役的厭倦和難以言喻的無奈情思。那么,為什么看到春草萋萋就有這沒完沒了的春愁呢,究竟是為什么?那為什么不回去呢!詞人又給我們設(shè)了一問。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贝翰萑缫?,在夕輝下閃爍著如煙似霧的迷蒙景色,我默默無言,沒有誰能體會我長久憑欄的意緒。
“草色”句寫春天景色的凄美,珠圓玉潤,四照玲瓏,“景中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春光又來而生命流逝的悲傷。這是樂景寫哀,因春光的美好而反襯人生的悲哀?!盵3]加上“殘照”二字更顯得黃昏景象的朦朧迷離,意境深邃。對照“佇倚”句說明詞人在高樓上站立很久了,直到黃昏還不忍心離去?!皻堈铡边@一意象是最能引起漂泊在外的人很多思緒的,殘照意味著天將黑,倦鳥歸林,人們歸家與親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而詞人現(xiàn)在何處呢?在旅途的一座高樓上,入眼的又是極易引起人情思的萋萋的芳草,淡淡的輕煙,廣漠空曠的夕照,時空情景,交融在一起,共同構(gòu)筑成一個扣人心弦的意象。在這時空意象中更顯出一個人的孤單寂寞,不用說沒有知心人,就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退一步,就算有人能共語,又有誰能理解詞人獨自憑欄的心意呢!又有誰能理解詞人長年漂泊在外的心志呢!所以“無言”二字,“含有千言萬語和千種風(fēng)情,萬種思緒?!盵4]柳永自從離開家鄉(xiāng)福建之后,一生就再也沒有回到故土了。思鄉(xiāng),戀妓,仕進,成了嚙咬詞人心靈的一條毒蛇。
春,本來無愁,但草色、煙光、殘照、天際加重了愁的滋味。這“春愁”究竟是什么?詞人還是沒說?!盁o言誰會憑闌意”“這句只進一步點明了愁緒的無法開解,并未點破春愁的具體內(nèi)容,含而不露,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5]
上片言詞人孤單、寂寞、惆悵、悲涼、凄清、思戀、無奈、愁苦無以復(fù)加,沉痛深婉?!皩⒊橄蟮那楦谢癁橐曈X可感的形象,極富藝術(shù)想象力?!盵6]
愁呀愁,愁是痛苦的,愁是無奈的,愁是解不開甩不脫的。那么一醉解千愁吧。“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蔽掖蛩憧穹诺?zé)o拘無束地喝個痛快,不但要疏狂痛飲,還要對酒當歌,結(jié)果,勉強尋歡作樂,還是沒有任何滋味。言愁之極苦無計消除。“把杯問盞,酒中求樂,以此來反襯愁情的深重和無可排遣,實質(zhì)是愁極之語?!盵7]其實內(nèi)心有愁是任何辦法都無能為力的,唯一有點幫助的只有時間,時間或許是最有效的療法。
“擬把”句似有黃河決堤,一瀉千里之勢,把“春愁”拋到九霄云外;“強樂”句力挽狂瀾,懸崖勒馬,又把詞人拉回到了“春愁”上來,這一縱一拉,有力地加深了愁的深度和廣度,表達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波瀾起伏,翻滾洶涌,使纏綿的“春愁”更加無法解脫。這幾句“詞中不寫意境,只顧直說,這也是對以含蓄見長的唐五代小令的另一個重要突破。”[8]
滿懷愁緒揮之不去,而且“衣帶漸寬終不悔”,為這“春愁”折磨得詞人衣帶漸寬,日益消瘦,甘愿為愁所困,始終沒有一點后悔?!耙聨u寬”出自《古詩十九首》:“相去日以遠,衣帶日以緩?!毙稳萑艘惶毂纫惶煜?,衣帶也一天比一天寬松。為什么會這樣呢,結(jié)拍一句如驚雷響徹云霄,震撼大地,“為伊消得人憔悴”原來是為她,讓人值得為她形容憔悴,無怨無悔,“把詞人的形象定格在最強烈的感情抒發(fā)之際,令人有蕩氣回腸之感?!盵9]至此,詞人層層設(shè)置的“謎”才得以揭開,原來詞從開頭佇倚危樓為情所系,黯黯生天際并非為了芳草萋萋的春愁,而是為了遠方的心上人,為心上人一直佇倚危樓到夕陽西下相思之情也無法排解,正是這種戀情之苦對酒當歌也毫無用處,不但無計可施,而且人一天天地消瘦下去,這一切都是為了心上人,都是為了苦苦思戀的那個對象,都是為了堅貞不渝的愛情。一路寫來,層層轉(zhuǎn)換,舒卷自如,波瀾有致?!耙越」P寫柔情,自誓甘愿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zhí)著的態(tài)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盵10]
結(jié)句把話說到了極致,真誠坦率地把思戀心上人的感情推向高潮,把愛情表白得決絕,不留任何余地,為心上人日漸憔悴而不后悔,為愛可以奉獻一切,讓這句不僅成為愛情表白的千古絕唱,而且還被作為人類追求理想之執(zhí)著精神境界的象征,王國維把這兩句表述為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必須經(jīng)過的三種境界中的第二種境界。
結(jié)尾兩句通俗樸質(zhì),愛恨膠合,微妙復(fù)雜,刻畫細膩,傳神奪魄,自是詞中好手能為。“這兩句直抒胸臆,以平常語出之,表現(xiàn)出主人公對伊人的執(zhí)著追求和堅貞不渝的深情,歷來評價極高?!盵11]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評價說:“求之古今人詞中曾不多見”。鄭文焯《與人論詞遺札》也說:“如畫龍點睛,其神觀飛越,只在一兩筆,促爾破壁飛去也。蓋能見耆卿之骨,始可通清真之神。不獨聲律之空積忽微,以歲世綿邈而求之至難,即文字之托于音,切于情,發(fā)而中節(jié),亦非深于文章,貫串百家,不能識其流別?!鼻遒R賞《皺水軒詞筌》評論道:“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如韋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牛嶠‘須做一生拚,盡君今日歡,抑其次矣。柳耆卿‘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亦即韋意而氣加婉?!庇岜菰啤短莆宕鷥伤卧~選釋》譽之為:“長守尾生抱柱之信,拼減沈郎腰帶之圍,至情至語”。
這首詞用語通俗家常,樸質(zhì)典雅,“不唯結(jié)構(gòu)精到,通體都醇厚有味”,[12]是一首雅俗共賞的名作。寫愁淋漓婉曲而又含蓄深致,讀之如清歌,看之如香醪,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參考文獻
[1]張燕瑾.蝶戀花[A].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xué)鑒賞辭典編纂中心.柳永詞鑒賞辭典[C].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51.
[2]過常寶.柳永詞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69.
[3]彭樹欣.析柳永《蝶戀花》對生命的哀怨[J].文學(xué)教育,2007(11):104.
[4]劉文忠.風(fēng)棲梧[A].唐圭璋.唐宗詞鑒賞辭典[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209.
[5]顧之京,姚守梅,耿小博.柳永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2005:169.
[6]張惠民,張進.柳永詞選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7:59.
[7]裴麗婭.蝶戀花[A].孟慶文.宋詞三百首精華賞析[C].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第二版:57.
[8]楊敏如.唐宋詞選讀百首[M].北京:中華出局,2013:57.
[9]趙長征.柳永[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46.
[10]顧霞光.衣帶漸寬終不悔——不可忽視的服飾細節(jié)描寫[J].語文教學(xué)之友,2010(8):43-45.
[11]陶然.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柳永集[M].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15:73.
[12]王星琦.柳永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102.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xué)院文化與藝術(shù)傳媒學(xué)院;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