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十年彈指一揮間,剎那芳華盡釋然,一不小心站在三尺講臺已十三載,但是作為班主任卻剛剛步入第五個年頭,顯然班主任經(jīng)驗還不夠豐富,離“專業(yè)”二字還差得遠。但是作為班主任這四年多,邊做邊想邊總結,也漸漸有了一點小心得。我想就紀律和心態(tài)兩方面談一下我的一些做法,只希望能給像我一樣的班主任新手或者即將要加入到班主任行列中的同仁帶來一點小小的啟發(fā)。
先介紹一下我所任教的學校,一所公立普通高中中最普通的學校,學生2020年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419,學習習慣不好,行為習慣不好,偏科現(xiàn)象及其嚴重,英語二三十分是常態(tài),數(shù)學平均分三十幾分是常態(tài)。面對這樣的一群學生,一切正常的教育手段都顯得蒼白無力,總有一種分身乏術的無力感。所以會在工作中不斷地想,不斷地總結適合本校學情的一些方式方法。
首先,說說紀律的事兒。面對著一群因為聽不懂老師上課講的內(nèi)容而不自覺的閑聊,睡覺的一群孩子,只靠班主任一個人是不行的,所以我選了五個班長,兩個負責學習,兩個負責紀律,一個負責衛(wèi)生。在這里我主要說一下怎么選班長。第一,班長不能選“傻”的,情商相對弱的辦事就差勁兒,想事更不行,根本做不到我忘記的事兒他能提醒,我沒想到的事兒他能提前想到,但是情商太高的也不行,為人處世太圓滑,就會和稀泥,班級有什么事他會粉飾太平,絕對不會有一說一,所以我選班長就選人品正直的,有什么事都和我匯報,不偏不倚,實事求是。能力可以培養(yǎng),威信可以培養(yǎng),班長得力,班主任在與不在就沒什么太大差別了!另外,紀律就是反復抓,抓反復,比如服裝儀表,化妝的,照鏡子的,改褲腳兒的,染發(fā)的,上課睡覺的,自習課閑聊等等,和學生斗智斗勇,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說說心態(tài)的事兒。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決定了他們考場發(fā)揮的水平,很多平時成績很好的同學,由于心理素質(zhì)差導致高考發(fā)揮失常,飲恨高考。所以心理輔導也是我們班主任的重點工作。在平時緊張而又充滿壓力的學習過程中,要主動幫助學生減壓,正確對待外來壓力。每次考試,學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變化,我總是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并及時作出對策。我曾開玩笑地和同事說:教師其實就是一個傳銷頭目,在恰當?shù)臅r間用專業(yè)知識給學生洗腦,給學生增加自信,告訴他們你可以!高一時告訴他,你只要堅持,數(shù)學英語也可以從入學的三四十分逆風翻盤;高二時告訴他,一次兩次考不好沒什么,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和自己比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夠了;高三時告訴他,你只要努力就可以考進本科,只有一個能考上也非我莫屬!要不斷的給學生們加油打氣,灌雞湯,打雞血!但是,我覺得,班主任要想給學生洗腦成功,首先要給自己洗腦,要改變思維方式,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教學生。我給它補充了一下: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那么學生都是可愛的,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教學生,那么學生都是聰明的!通過這四年多帶班我發(fā)現(xiàn)一件事兒,不知道其他班主任是不是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高一時你看見的都是學生身上的不好的行為習慣,上課講話,趴桌子,不會掃除等等,但是到高三時同樣一批學生你會漸漸的發(fā)現(xiàn)他們怎么這么可愛,這是什么原因?我給大家舉個我班兩名同學的例子:高一剛入學高博文表現(xiàn)很積極,同學吃盒飯裝的箱子他主動去抬,班級哪里活兒沒干明白,他也主動去干,
總之,班級的一切事情他都沖在前面,特別積極主動。我跟他說:“高博文,咱班所有職務你任選,就說你當什么吧?”結果他還什么也不想當,這樣一個只付出不圖回報的孩子讓你不由自主的喜歡。再說另一名同學孫嘉鑫,開學第一天晚自習就趴桌子睡覺,連裝相都不想裝,上課嘮嗑兒,笑鬧,這樣一個孩子讓你不由自主的認為他就是一個問題學生,所以每天關注最多的就是他。說到這兒大家也就差不多明白了這兩個孩子給班主任的第一印象,一個是無私為班級奉獻的,一個是一身小毛病無法自律的。導致在后面的二十多天里我一直帶著這樣的初印象來和二人相處,后來通過這將近一個月的觀察,我逐漸的發(fā)現(xiàn)高博文也是一個上課愛接話,喜歡自言自語的孩子,但是面對他的錯誤我總是和顏悅色的教育,談話,無法真正對他生氣,和對孫嘉鑫犯錯誤時的心態(tài)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轉折點出現(xiàn)在學校秋季運動會,孫嘉鑫積極報名參加各種競技項目,還帶來了薩克斯表演,有同學因為突發(fā)原因上不了場的他也積極頂上,他說:“老師,跳高背越式這個動作我也不會啊,等我練一年的,明年一定給咱班拿個第一”。這一句略顯稚嫩的話卻讓我感動至今,由此我也越發(fā)的感覺到這也是一個有著強烈集體榮譽感的學生!并深深地為自己對他犯錯誤時的嚴厲而自責。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身為班主任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那么學生都是可愛的,我們也可以用可愛的方式去教育這幫可愛的孩子們!學生之所以為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有時會無知和幼稚,常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果老師能捧著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差生”,并不是頑石一塊,他們有感情,有自尊,有痛苦。學生在犯錯誤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會后悔,希望得到寬容和諒解。這時候只要我們耐心教育,推心置腹地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必定對學生改掉不良行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時寬容引起的震撼比懲罰更強。”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善于等待機會,把批評變成寬容,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從而達成教育學生的目的。
曾經(jīng)有句佛家名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它詮釋的是淡定平和中要用微觀的細膩去感悟體會世界的精彩。我把它借用到我們班主任工作中來理解:班主任工作的美好也許就是在繁瑣和細節(jié)中,班主任需要用心,費神,善思和平和的心境去品味班級工作中的五彩斑斕的美好。希望我們都能做到以欣賞的眼光和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成為一名淡定優(yōu)雅平和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