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萍 涂巨峰
愛家鄉(xiāng),拍家鄉(xiāng)
2015年,我剛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村委召開了一次座談會,跟我們這些準大學生談心,聊將來的規(guī)劃。村黨支部書記朱加林對我們說:“希望你們以后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參與到家鄉(xiāng)的建設中來?!彪m然當時我并沒有想好以后是不是要回來,但朱書記語重心長的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大學就讀于南京曉莊學院,原本畢業(yè)后要當老師的。激發(fā)我返鄉(xiāng)念頭的是每次假期回家時,都能看到家鄉(xiāng)的變化:原來難走的路變成了“黑白路”(刷了行道線的柏油馬路),難以通路的地方修了橋,村容村貌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花多了,樹多了,四處轉轉看看,都有逛公園的感覺。
我感到自豪的同時,油然生出一股激情:我的家鄉(xiāng)正在一天一天往美好變化,我要投入到這個變化中去,成為它的參與者。
大學實習期間,我毫不猶豫地“殺”進村委,找到朱書記,對他說:“書記,你可能不記得我了,但我記得你,我還記得你當時在座談會上對我們說的那句話,希望我們回來,建設家鄉(xiāng)?,F(xiàn)在,我就想回來工作,請你給我一個實習的機會吧!”
朱書記說:“好啊,歡迎 ,但回鄉(xiāng)工作光有熱情不行,還需要真才實干?!?/p>
我開開心心地回來了,但家人有點不開心。他們希望我畢業(yè)后留在南京工作。江蘇人重視教育,當一名老師,既受人尊敬,收入也高,還生活在大城市,多好呢。
可我更愛我的家鄉(xiāng)。剛回村實習的時候,我對村里的情況并不熟悉,全村有幾個小組,每組都分別是什么情況,完全不清楚。我從頭學起,每天都認真“巡村”,了解情況。
我對家鄉(xiāng)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每天清晨5點就起來了,開始在村里“溜達”,拿著手機拍來拍去。拍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拍池塘里剛剛醒來嘎嘎嘎叫個不停的鴨子,拍花瓣沾著露珠的樣子……那時候,我常在朋友圈刷屏,拍了什么就忍不住往上面發(fā)。有時候我擔心引起朋友們的反感,就直接告訴大家:要是嫌煩,可以屏蔽我。一位在城市工作的朋友說:“看你發(fā)的美圖,多治愈啊,怎么會嫌煩呢?”我深受感動。后來我開通了抖音號,將自己拍的視頻上傳。我喜歡那句話,“詩和遠方,不如眼里有光”,村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在我眼里,都是美麗的風景。
從開始回鄉(xiāng)實習,到留下來工作,一年左右的時間,我為家鄉(xiāng)拍了17453張照片、623個視頻。我就是這么熱愛我的家鄉(xiāng)。
愛家鄉(xiāng),服務家鄉(xiāng)
畢業(yè)后正式回村工作,我對村里的情況越來越熟悉了。了解到村里有兩位抗美援朝的老兵,我就常常去看望他們。
朱煥林爺爺今年88歲,他16歲就參軍上戰(zhàn)場了,是一位非常樂觀、熱情的老人家。我第一次去看他,是2019年春節(jié),村里考慮到他年紀大,給他送去一輛輪椅。他說,自己雖然年紀大,但身體還行,另一位老兵比他更需要。
朱爺爺說的另一位老兵就是錢義方。錢義方爺爺今年83歲,也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他腿腳不便,身體狀況不太好,還要照顧因癱瘓而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伴。在朱爺爺的建議下,我們把輪椅送給了錢爺爺,錢爺爺很高興。
因為兩位老人家年紀都大了,我一有空就會看看他們,聽他們講述當年歷經槍林彈雨的戰(zhàn)斗故事。
2020年“八一”建軍節(jié),我?guī)Я舜謇锏囊慌≈驹刚呷タ赐麅晌粻敔敗晌粻敔斈玫酱妩h總支部頒發(fā)給他們的“最可愛的人”的獎狀,特別激動。錢爺爺說:“黨和政府真的是時時刻刻都想著我們,感謝黨和政府!”小志愿者們聽了爺爺們的故事,既驚嘆又欽佩?!皩砦乙惨蔀橐幻娙?!”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朱家銘說。朱爺爺看著小志愿者稚嫩的臉龐,會心一笑,他非常理解小朋友的這份憧憬。他挺直了腰,整整胸前小志愿者們?yōu)樗宕鞯募t領巾,然后顫巍巍地、充滿自豪地舉起右手,向小志愿者敬了一個禮,小志愿者也以少先隊隊禮回敬。
我在一旁看了非常感動,為老少兩代人拍下了照片。我想要收藏這些珍貴的記錄。這些資料,每看一次,都是一次精神洗禮,激勵下一代人樹立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
我的家鄉(xiāng)常州市天寧區(qū)鄭陸鎮(zhèn)石堰村是個有名的葡萄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葡萄園。這里氣候適宜,土地平坦、肥沃,河網密布,灌溉方便,具備種植優(yōu)質葡萄的地理條件?,F(xiàn)代農業(yè)技術加上村民豐富的種植經驗,出產的夏黑、巨峰以及近年來的新品晴王葡萄,品質都較高。2008年,我們村就成立了葡萄合作社,申報了“石堰葡萄”的地理標志品牌。
2020年夏天的“超長梅雨季”,讓土壤長期泡在水里,影響了果實產量。果農朱明建說:“往年每畝地能夠有四五千斤產量,今年我估計本錢都撈不回了,只剩下三分之一不到的好葡萄?!蔽疫€聽到有些果農嘆息,“明年再也不種葡萄了。”
我聽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什么辦法能幫助果農呢?
2020年2月,正是村里的草莓大批量上市的季節(jié)。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草莓銷售受阻,香甜的草莓無人問津,村民心急如焚。我當即聯(lián)系當地電視臺,在做好各項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請他們拍攝大棚里的草莓。我戴著口罩,走到鏡頭前,為家鄉(xiāng)特產代言,希望愛心人士能夠伸出援手,戰(zhàn)“疫”助農,共克時艱,最大程度地降低農戶損失。
這一次,我要為家鄉(xiāng)的葡萄代言。在鎮(zhèn)政府的支持下,果農們的情況經電視臺報道后,依托電商、學習強國等十多個平臺進行助農銷售,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售出了葡萄1020噸。
我想通過這些行動,提振村民們的“精氣神”,讓他們恢復信心,該種草莓種草莓,該種葡萄種葡萄,遇到困難,萬眾一心,迎難而上,相信未來會更好。
在我的工作原則中,群眾工作無大小,必須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如今在村里工作一年左右了,村民們給我的評價是“一米七五,非??孔V”。2020年,我去了一趟浙江慈溪參觀學習,看到別人做得好的地方,我特別想借鑒到家鄉(xiāng)來。2021年,我計劃在村里建立一個文化活動中心,或者叫希望書吧,或者叫幸福小屋,既為孩子們提供學習資源,又可以讓老人們在這里活動、休閑。我還要為果農們提供更多的技術培訓,請更多的專家來指導他們科學種植。
“真心、熱心、誠心、細心、耐心、恒心”,這“六心”是我在村里踐行的服務法則。我愿以這“六心”奉獻給我所熱愛的家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