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陳波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能夠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
2.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的過程中體會知識間的關系,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zhì). 2.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的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的理解及其應用.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主體探究-合作交流-應用提高.
教具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生:硬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前面的學習中,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探究了軸對稱的性質(zhì).這節(jié)課從軸對稱的角度來認識一些我們熟悉的幾何圖形.來研究:①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②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二、自主探究(分組活動)
活動A: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在折痕處剪去一個直角,再把它展開,得到一個三角形,此三角形有何特點?
活動B: 畫一畫,量一量
(1)作一條直線L,在L上取點A,在L外取點B,作出點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C,連結(jié)AB、BC、CA,則可得到一個△ABC.
(2)用刻度尺量一量三角形的兩邊AB、AC,看它們的長度有何關系?
三、互動探究
探究1:實踐觀察,認識等腰三角形(結(jié)合課件)
以上活動所得三角形的兩邊相等嗎?
此三角形稱為 。
小結(jié):填出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探究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
問題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請找出它的對稱軸.
問題2.折疊或量,看看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有什么關系?
問題3.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
問題4.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底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呢?
1.學生通過剛才自主探究,大膽猜想以上問題的結(jié)果。
2.教師用幾何畫板直觀演示并引導學生觀察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對稱性,等邊對等角,“三線合一”)
小結(jié):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
3.你能證明以上性質(zhì)嗎?
問題(1)性質(zhì)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的條件和結(jié)論分別是什么?
(2)怎樣用數(shù)學符號表達條件和結(jié)論?
(3)如何證明?
(4)受上述啟發(fā),能證明性質(zhì)2嗎?
(閱讀課本P50頁例1以前的內(nèi)容)
請以“作頂角的角平分線”為輔助線,證明以上性質(zhì)。(A 組同學完成以下填空,B組獨立證明)教師巡視輔導點評。
5、提問:作底邊上的高,又如何證明?(一同學講證明思路)
四、鞏固練習
五、小結(jié)
本課你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哪些性質(zhì)?
六、課外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