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姐
保持邊界清晰,在各自的角色里各司其職,才能創(chuàng)造屬于婚姻的幸福。
前不久,好友娜娜找到我說,她打算和老周離婚了。對于這個結(jié)果,我其實并沒有很驚訝,只是沒想到會是因為老周出軌。
1
娜娜和老周都是我的朋友,他倆是在一次聚會上認識的,娜娜的體貼周到一下子就吸引了老周,而老周孩子般的心性也讓娜娜有些著迷。
娜娜是那種特別會照顧人的姑娘。在家里,她可以把家人照顧得妥妥帖帖;每次和朋友聚會,她都會提前安排好一切,什么都不用我們操心;就連在飯桌上,她也是最忙的那個,不是在給身邊的人夾菜,就是看見誰飲料少了馬上給續(xù)上??傊?,她把身邊每個人都照顧得特別好,雖然都是同齡人,但大家都喊她“娜麻麻”,她也欣然笑納。
老周呢,則和娜娜正好相反,像個長不大的大男孩。每次和我們約著一起干點什么事,他準遲到,不是忘了時間,就是起晚了;聚會時有一些重體力活兒,姐妹們想讓老周幫忙,結(jié)果,這家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說白了就是懶。不過,人倒是風趣,是大家的開心果,朋友們也就原諒他了。
一個愛照顧人,一個愛被人照顧,這么著,倆人就看對眼了。一開始兩個人倒是各種撒糖,尤其是娜娜特別愛和我們分享老周做的那些不靠譜的事兒:
什么老愛丟身份證,后來干脆由她來保管;
什么做事沒規(guī)劃,差點迷失在愛爾蘭;
什么很多事她說了一萬次了,他都記不住;
……
聽娜娜這么說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她對老周也像“娜麻麻”。怎么說呢,就是有媽媽一樣的愛,也有媽媽一樣的啰唆、批評、指責、訓斥、包辦等。
剛開始,老周的確很享受被娜娜照顧的感覺,還經(jīng)常跟我們顯擺說:“我可是賺到了,你們瞧瞧,咱啥都不用操心,只要抱著媳婦兒的大腿就可以幸福一輩子嘍!”
可是,漸漸地,老周開始有怨言了:
他嫌娜娜不給他面子,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他這不好那不對;
他覺得娜娜看不起他,大事小事都替他決定,從不考慮他的感受;
他感覺自己很無能,好像什么都干不成;
……
以前對娜娜事事順從的老周開始和她頂嘴了,有時氣急了還會摔門而出。而這在以前是絕不會發(fā)生的。娜娜覺得老周變了,更覺得自己很委屈。于是,兩個人開始頻繁地吵架。
前一陣子倒是不吵了,因為老周不怎么愛回家了。娜娜察覺到了不對勁,很快,她就確認了老周出軌的事實。老周倒是坦誠,沒有否認也沒有狡辯。
娜娜原本打算和他好好談談,畢竟老周沒有掩蓋錯誤?!爸灰阒e能改,我……”不等娜娜說完,老周就打斷了她:“不必了,我只是想做個真正的男人,找個真正的妻子好好過日子而已。”這話徹底讓娜娜寒了心,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卻換來這樣的結(jié)局,又有什么挽回的必要呢?
2
我知道娜娜很委屈,我也知道老周很憋屈??墒?,一段婚姻從幸福走向分裂,夫妻兩個人沒有一個是無辜者。
娜娜享受了“媽媽”對“兒子”的管控,就要承擔“兒子”的反抗;老周享受了“媽媽”對“兒子”的照顧,就要承接“媽媽”的壓迫。只是,兩個人都以為自己可以一直享受這種模式的好處,而無需面臨日積月累的風險?!皨寢尅睍蹠?,“兒子”也會很累很壓抑。一個在拼命追,一個在拼命逃,相看更厭,直至各奔東西。
其實,娜娜和老周之間的問題是很多婚姻都曾共同面臨的。在婚姻里,本該是妻子和丈夫的關(guān)系,結(jié)果卻變成了媽媽和兒子的關(guān)系。
一方面,女人天生愛照顧人,這和基因、社會發(fā)展、角色定位等不無關(guān)系;另一方面,男人相對比較晚熟,生活自理能力大多不高,如果個人又比較有依賴性,更容易被有母親特質(zhì)的人吸引。
從特質(zhì)上來看,這兩種人是很容易被相互吸引的,就像一個內(nèi)向的人很容易被外向的人吸引。這樣的吸引本身沒有問題,因為互補原本就是愛情生長的原因之一。關(guān)鍵在于,我們是否能夠?qū)ψ约汉捅舜说年P(guān)系模式有所覺察。
如果妻子沒有意識到自己像個媽媽,一直以這樣的姿態(tài)和丈夫相處,比如經(jīng)常批評丈夫這不該那不對,包辦大小事務,動不動就像對孩子一樣訓斥丈夫,那么,一開始有多吸引對方,后面就會有多讓對方討厭。
如果丈夫沒有意識到自己像個兒子,一直不停地對妻子索取,對自己放任,就會在關(guān)系里一點點失去自我。等到終于爆發(fā)那一天,他就仍會像個孩子一樣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妻子,殊不知,自己也要為婚姻失敗而負責任。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有很多具體的方法。
先看看妻子可以做哪些調(diào)整。
學會放手:丈夫的身份證丟了沒關(guān)系,再補就是了,讓他丟那么一兩次,他就學會好好保存了;學習說話的藝術(shù):丈夫做錯了或者選的方式不那么好,不要劈頭蓋臉地批評,而是溫和地提議(記住,妻子只是建議,而不是決定,要把選擇權(quán)交給丈夫);等等。
再來看看丈夫可以做些什么。
學會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不要覺得妻子都能搞定,而要意識到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自己也要盡己所能為婚姻付出;學會說“不”:當妻子要替自己包辦時,可以告訴她自己也想試試看,可能會做不好,希望她可以多些包容;等等。
不過,即便表面上都是“媽媽”和“兒子”的模式,每對夫妻也有各自不同的問題,所針對的方法自然也就千差萬別,沒有辦法一一列出。所以,我們需要把握一個原則:保持邊界清晰,在各自的角色里各司其職,獨立成長。
夫妻關(guān)系之所以變形,說到底,是因為邊界不清。妻子越界承擔了母親的責任,丈夫越界扮演了兒子的角色。因此,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覺察,看到哪些行為越界了。
只有把自己擺在妻子和丈夫的位置,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履行夫妻之責,做好夫妻的本分,好好經(jīng)營屬于兩個成年人的婚姻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