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萍,王芳麗,唐浩開,肖玲英,林晶瑩
(廣州市胸科醫(yī)院腫瘤科,廣東 廣州 910095)
癌痛是各種癌癥或腫瘤晚期經常出現(xiàn)的癥狀。由于人們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飲食與生活作息,導致癌癥及腫瘤發(fā)病率逐漸升高,且患病人群逐漸趨于年輕化[1]。癌痛發(fā)作時患者疼痛難忍,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增加患者心理壓力。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對癌癥的治療水平也不斷提高,如何減少患者癌痛疼痛程度逐漸引起學者重視[2]。而全程疼痛護理干預是在盡量滿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所實施的一種護理方式,在降低患者疼痛感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3]。本研究選取86例癌痛患者,分別采用全程疼痛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探究護理干預后對患者睡眠質量情況、服藥依從性及爆發(fā)性疼痛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11 月至2019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6例癌痛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3例。預見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30~70歲,平均(55.01±10.23)歲;重度疼痛16 例,中度疼痛27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0例;年齡28~78歲,平均(53.01±10.46)歲;重度疼痛17例,中度疼痛26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①疼痛評分>5分;②15 d內未服用鎮(zhèn)痛類藥物;③臨床資料完整;④簽署知情同意書;⑤經臨床診斷確診為癌痛者。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者;②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者;③具有嚴重感染者;④存在血液疾病者[4]。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行常規(guī)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為患者提供舒適干凈的住院環(huán)境并講解護理的相關過程,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時,為兩組患者實施止痛和化療等治療方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記錄并評定患者疼痛程度,且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疼痛程度標注有全面的了解,提高患者對疼痛知識的認知水平,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并在藥物使用過程中進行嚴密觀察,如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需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預見組采用全程疼痛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式如下:①成立疼痛護理小組:通過考核的方式抽調護理水平較高的醫(yī)護人員組成疼痛護理小組,成員由專業(yè)的醫(yī)生、護士長、護士等組成,每位護理人員分配患者10例左右,通過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為患者制定專業(yè)化的護理方案,采取責任制,由專門負責人員為患者進行疼痛評定和健康教育,且對醫(yī)護人員提供培訓服務,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②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通過聊天的方式了解患者對癌痛程度的認識,通過患者及家屬對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患者及家屬是否存在鎮(zhèn)痛藥物使用的抗拒心理及擔心藥物成癮問題,根據(jù)患者對癌痛的認識水平,為患者詳細講解癌痛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對鎮(zhèn)痛藥物的認識,使其認識到使用鎮(zhèn)痛藥物等方式緩解癌痛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服用藥物的依從性。③疼痛評定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充分了解,然后予以患者鎮(zhèn)痛藥物治療,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定,平均每30 分鐘評定1次,同時,對于爆發(fā)性疼痛患者疼痛評定標準需根據(jù)患者使用藥物后的療效進行評定,患者進行皮下注射需30 min后評定,靜脈注射需15 min后評定,口服藥物需30~60 min后進行評定。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確保疼痛評定準確性[5]。④環(huán)境護理干預:患病后消極情緒會影響患者的護理效果,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的基礎上,還要為患者提供較為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⑤藥物護理干預:為患者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注意嚴密觀察患者,防止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囑患者按時用藥,告知患者藥物服用劑量和次數(shù)。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服藥依從性及爆發(fā)性疼痛情況。經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總分21 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服藥依從性采用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價[6]。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前睡眠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預見組睡眠質量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leep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scores)
表1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leep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scores)
組別預見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43 43護理前15.33±1.63 15.25±1.61 0.20 0.84護理后8.22±1.31 12.31±1.51 13.41 0.00
2.2 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 護理前,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預見組服藥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兩組爆發(fā)性疼痛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爆發(fā)性疼痛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預見組爆發(fā)性疼痛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爆發(fā)性疼痛情況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explosive pa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發(fā)生較大改變,癌癥疾病患者人數(shù)的逐年增加,癌癥疾病會使患者產生疼痛感,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和心理,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7]。臨床中用于緩解癌痛的藥物較多,但存在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不高現(xiàn)象,患者無法承受疼痛而放棄治療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在對癌痛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要實施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以減輕患者疼痛感,提高治療有效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預見組護理前睡眠質量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預見組睡眠質量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預見組服藥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P<0.05);預見組爆發(fā)性疼痛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全程疼痛護理干預是對患者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護理干預,通過詳細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護理干預方案,為癌痛患者進行示范性的護理,也是現(xiàn)階段在臨床癌痛患者中使用較廣泛的護理方式[8]。全程疼痛護理干預首先通過為患者講解疼痛治療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癌痛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配合度。其次,根據(jù)實際用藥情況對患者進行疼痛程度評定,以便更有效的減輕患者疼痛感[9]。再者,癌痛患者發(fā)病后疼痛難忍,易造成較大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內心想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導患者,減少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服藥的依從性。范祖燕等[10]研究結果顯示,全程疼痛管理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及爆發(fā)性疼痛具有重要作用,與本研究結論相符。
綜上所述,全程疼痛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服藥依從性及爆發(fā)性疼痛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