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初,覃斌,吳清國,梁陽冰,梁毅文,關挺
(貴港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西 貴港 537100)
腎癌是起源于腎實質泌尿小管上皮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約占成人惡性腫瘤的2%~3%,腎臟惡性腫瘤的80%~90%。局限性腎癌是指TNM分期為T1a-T1b N0M0期的腎癌。目前,腎部分切除術是臨床治療局限性腎癌的首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腎單位及降低術后腎功能不全[1]。3D 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2],在臨床醫(yī)學中得到逐漸應用。臨床醫(yī)師根據組織器官的3D打印模型實施手術,能夠增強手術效果,降低手術風險[3]?;诖?,本研究旨在探討3D打印技術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中的臨床價值,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年齡35~68歲,平均(54.21±10.09)歲;腫瘤直徑1.51~5.86 mm,平均(4.30±1.15)mm;左腎11例,右腎14例。觀察組男 14 例,女 11 例;年齡 34~70 歲,平均(54.89±10.55)歲;腫瘤直徑1.58~5.90 mm,平均(4.28±1.20)mm;左腎13例,右腎1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為局限性腎癌(T1a-T1b N0M0期);②心腦肺、肝腎及凝血功能正常;③無手術禁忌證;④無感染、無轉移。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腎臟器質病變;②精神異常;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對照組通過傳統(tǒng)影像學檢查結果實施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觀察組利用數字化重建圖像制作等比例腎臟3D 打印模型,實施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獲取患者術前的CT/MRI 影像數據,將腎癌腫塊所在位置的斷面圖像保存為DICOM 格式文件,利用Mimics 三維建模軟件對文件進行處理,通過Threshod、Floodfill 等功能對含腫瘤病變的3D 腎臟模型進行重建,然后進行3D打印,見圖1~2。按照腎臟的3D 打印模型進行術前談話、術前討論、手術方案制定等,同時,使用3D打印模型對手術過程進行指導。
圖1 腎臟3D打印模型Figure 1 3D printed model of kidney
圖2 腎癌與血管關系3D打印模型Figure 2 3D printed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dney cancer and blood vessels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血流阻斷時間及腎動脈或腫瘤供支血管找出時間;術后指標:住院時間、術后1 d血肌酐水平、術后并發(fā)癥;患者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對患者或患者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評分,非常滿意5分,滿意4分,不確定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血流阻斷時間及腎動脈或腫瘤供支血管找出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指標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血流阻斷時間(min)腎動脈或腫瘤供支血管找出時間(min)對照組(n=25)250.55±63.20 458.37±114.26 59.41±13.70 42.11±8.46觀察組(n=25)175.27±52.16 169.12±41.90 34.31±10.22 26.33±6.50 t值2.852 4.117 2.708 3.719 P值0.010 0.000 0.036 0.000
2.2 兩組術后指標比較 兩組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1 d,兩組血肌酐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fā)熱2例,對照組發(fā)熱3例,均給予抗生素治療后好轉出院,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術后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χ2值P值住院時間(d)16.38±4.17 14.20±3.82 0.751 0.244術后1 d血肌酐水平(μmol/L)137.24±36.19 98.59±16.21 2.883 0.009術后并發(fā)癥(n)2 3 1.177 0.108
2.3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評分為(18.90±1.26)分,高于對照組的(14.33±1.8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外科手術是治療腎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也是目前公認可治愈腎癌的手段。對早期腎癌患者可采用保留腎單位手術(保留腎臟手術)或根治性腎切除術。有研究顯示,保留腎單位手術的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比根治性腎切除術更具優(yōu)勢[4]。近年來,3D 打印在醫(yī)學領域發(fā)展突飛猛進,其高效快速準確建立三維模型的特性符合醫(yī)療領域講究精準的要求。
本研究利用3D打印重建個體化的等比例腎臟及腫瘤模型,明確腎腫瘤的大小、位置及周圍關系,能為臨床醫(yī)生熟悉患者的腎臟和腫瘤狀況(如腫瘤供支血管及數目,腫瘤位置及腫瘤侵襲深度等[5-6])提供便利條件。手術前,手術醫(yī)生可利用打印好的等比例腎臟及腫瘤模型進行模擬手術,快速找到腎動脈及腎腫瘤供支血管,并進行超選擇性阻斷腫瘤血管[7-8];同時,參照3D打印模型,指導術中精準切除腫瘤,把握切除腫瘤邊緣厚度,尤其對內生型腎腫瘤,根據打印模型定位的腫瘤位置,術中定位尋找腫瘤,精準切除[9]。在和患者溝通方面,通過3D打印等比例腎臟和腫瘤模型,可讓患者及家屬更直觀了解病情及手術風險,進一步降低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血流阻斷時間、腎動脈或腫瘤供支血管找出時間及術后1 d血肌酐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3D打印技術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中的臨床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3D 打印技術能有效縮短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