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日本人也說“除夕”,但不是指中國人的農(nóng)歷“大年三十”,而是公歷的12月31日。
每年這一天,日本人都會去神社“初詣”——參拜神靈,祈求平安。如果不去,在面對未來時,就會比較忐忑。因此12月31日晚,通常是日本最熱鬧的一晚——電車徹夜運行,方便人們參拜,寺院門口則是人山人海,需要出動警察來維持秩序。
2020年“除夕”,因為疫情加重,東京沒有什么人去神社,寺院里靜悄悄的。這座本應(yīng)站在全球聚光燈下的奧運之城,幾乎是在一片靜寂中迎來了2021年。
除夕剛過,新年伊始,日本政府在千呼萬喚之下,終于在1月7日傍晚6時,宣布大東京圈進入抗疫“緊急事態(tài)”。
此時,東京的新冠日確診人數(shù)已經(jīng)高達7560,總確診人數(shù)則逼近30萬,是東亞近鄰中國和韓國的數(shù)倍之多。
過去一年,日本一直采取一種“不溫不火”的抗疫方式。從已卸任的前首相安倍晉三,到2020年9月接任的現(xiàn)首相菅義偉,都是采取的這種辦法——寄希望于日本的醫(yī)療制度和民眾合作,可以在維持經(jīng)濟正常運行的同時,控制住新冠疫情的擴散,最終走出一條具有“日本特色”的抗疫之路。
因此,不管疫情多么嚴重,不管遭到多少反對,日本政府一直堅持鼓勵日本民眾外出吃飯、旅行,甚至拿出錢來補貼出門游玩的民眾。安倍晉三還在2020年5月自行宣布,“日本抗疫模式”成功。
但安倍顯然高興得太早了。7個月之后,接任首相菅義偉在巨大壓力下不得不向病毒低頭,宣布東京及周邊三縣(神奈川、埼玉、千葉)進入“緊急事態(tài)”。從1月8日起到2月7日的一個月內(nèi),晚上8點以后市民盡量不外出,餐飲娛樂業(yè)的營業(yè)時間到晚上8點為止,減少七成以上的上班上學(xué)人數(shù),并限制體育文化活動的參加人數(shù)。
這也等于是宣告了所謂“日本抗疫模式”的失敗。
日本政府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病毒,而且已經(jīng)沒有了第一次“緊急事態(tài)”時給國民發(fā)放每人10萬日元補助的財力。這一次,大東京圈的疫情能否控制住,恐怕要打一個大大問號。
更加岌岌可危的,是已經(jīng)被推遲到2021年7月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
目前,日本國內(nèi)和國際上歐美、拉美、南亞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仍在日益上升之中。而奧運會召開,至少要提前3個月確認??梢哉f,在今年3月底前,日本和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的幾率,微乎其微。
日本政府的計劃,是從2月下旬開始全民接種疫苗,國際奧委會也表示將承擔參賽運動員接種疫苗的費用。但計劃能否趕得上變化,疫苗能否有效、順利接種并保證比賽順利進行,又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事實上,長期抗疫帶來的精神和經(jīng)濟壓力,已經(jīng)讓日本人開始想“抵制”奧運了。
日本共同社1月10日最新電話民調(diào)顯示,80%的受訪者認為,以奧運為代表的大型活動應(yīng)該被取消或再推遲,其中35.3%直接表示應(yīng)該取消。
盡管菅義偉多次在不同場合表態(tài)“日本政府舉辦東京奧運會的決心不變”,東京奧組委也在首都圈進入“緊急事態(tài)”后堅稱“籌備工作仍然會認真推進,奧運將如期舉行”,但大家都心照不宣——東京的“高光時刻”,可能漸行漸遠。
2020年以絕對優(yōu)勢登上首相寶座的安倍“欽定接班人”菅義偉,首相生涯也不太順暢。
安倍“輕視疫情”的特點,被菅內(nèi)閣全面繼承了下來。進入冬季,眼看著疫情一天天嚴重了起來,菅義偉仍然在全力推行旅游、餐飲活動,他本人還不顧“緊急事態(tài)”,與友人在銀座高級餐廳聚餐,引發(fā)了強烈質(zhì)疑和批評,怨言一浪高過一浪。
目前,菅義偉的支持率處于飛速下滑之中,想熬到9月30日自民黨總裁任期結(jié)束看起來相當困難。他有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又一位“一年首相”。
與此同時,自民黨內(nèi),很難找出一位具有真正革新精神和政治擔當?shù)念I(lǐng)袖。日本政治有可能回歸安倍之前的狀態(tài):保守、失落、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