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雯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海外教育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偉大命題[1]。自此之后,國內(nèi)參與講好中國故事的民眾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也不乏部分高校學生。如今,講好中國故事已然發(fā)展成一種潮流,一種促進中國更好發(fā)展,建立更好國際形象的潮流。之所以產(chǎn)生此種情況,自然離不開自媒體的強有力支撐。自媒體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平臺,產(chǎn)生了積極推動作用,調(diào)動了廣大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參與積極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很多高校學生均是自發(fā)利用自媒體講中國故事,缺乏相關(guān)引導。因此,參與數(shù)量并不多,產(chǎn)生的成效也相對有限。所以為激發(fā)更多高校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加強引導。
講好中國故事一是為展現(xiàn)中國好面貌,二是為傳播“中國好聲音”[2]。在過往的很多年里,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國外部分官方媒體在對中國相關(guān)事物進行報道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失實,甚至刻意抹黑中國的情況。而國內(nèi)媒體在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由于人力資源有限,也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幫助中國建立更好國際、國內(nèi)形象,有必要積極引導廣大民眾尤其是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研究表明,自媒體時代引導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體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21 世紀是一個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在政治、社會、經(jīng)濟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如今的自媒體發(fā)展已然極為成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高校學生對于自媒體也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極為熟悉。很多高校學生均會在閑暇時光與自媒體進行“親密接觸”,利用自媒體講中國故事。在對500 名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時,28.5%的人均表示曾利用自媒體講過中國故事。這樣的占比看似不高,但如若放眼全國,將調(diào)查人數(shù)進一步擴大,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群體。高校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始終充滿好奇,因此自媒體自然會成為他們的“手中玩物”。自媒體的快速發(fā)展為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重要平臺,為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人才,更好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與發(fā)展服務,我國歷來注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系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我國高校學生普遍具有較強思想政治意識,這也為自媒體時代引導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了可行性。在對500 名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時,100%的人均表示愿意借助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訪談中有高校學生說道:“我認為講好中國故事是每一位高校學生的責任和義務。祖國的發(fā)展與我們每一個人均息息相關(guān),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合格大學生,應致力于借助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從而打造更好的國家形象。”訪談中很多高校學生均持類似看法。由此可見,高校學生在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方面已然擁有較強思想覺悟。
上述論述中提及到,自媒體的快速發(fā)展為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奠定了良好基礎,高校學生在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方面擁有較強思想覺悟。那么,在自媒體時代究竟如何引導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呢?結(jié)合已有研究認為,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國對外傳播戰(zhàn)略的重要內(nèi)容[3],理應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理應承擔起這一重責,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之前,很多高校思政課教師均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束縛,在課堂上僅傳授學生一些基礎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陳舊而且乏味,很難調(diào)動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思政課上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無疑是在一潭死水中注入一股清流,給思政課堂帶來更多活力,可以給高校學生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例如,教授“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某思政教師即基于該知識點,要求學生結(jié)合身邊實際,首先針對“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這一問題展開廣泛討論,進而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拍攝一些相關(guān)小視頻,并將其上傳至指定的自媒體平臺。最后,在教師組織引導下讓全體學生為視頻打分,評選出學生心目中的優(yōu)秀視頻。此做法不僅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了對“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實際體驗,同時也為學生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繼續(xù)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打下了良好開端,可謂一舉多得。對于高校思政教師而言,只要肯做教學的有心之人,真正將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置于重要位置,且能夠在具體教學策略方面多做探究與實踐,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也必然能取得理想成效,更多高校學生也會在思政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一員。
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并非是思政教師的“專享”職責,其它學科教師也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目前,很多高校均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并要求學科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對于此點,很多學科教師亦積極踐行且取得理想成效。例如,在一堂大學語文課上,當講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一知識點時,教師給學生介紹了很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要求學生積極發(fā)言,介紹家鄉(xiāng)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此過程中,同學們紛紛參與發(fā)言,聲情并茂地介紹家鄉(xiāng)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鳳陽花鼓、豫劇、黃梅戲、皮影戲、剪紙等。對于同學們的介紹,教師也予以一一點評,并要求學生利用接下來的暑假放假時間,選擇家鄉(xiāng)的一個獨特文化借助自媒體進行傳播,讓更多人通過自媒體了解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具體調(diào)查了解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科教師偏頗認為,自身只要做好自身的本職教學工作即可,至于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并非自身本職工作。在此,筆者想說的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作為一名光榮的高校教師,必須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養(yǎng),必須在培養(yǎng)下一代的過程中對高校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其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這一任務是光榮而神圣的,是需要長期踐行的一項重要工作。
與學科教師相較而言,輔導員無疑是高校學生最親密的“伙伴”,是與高校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輔導員的工作內(nèi)容較多,不僅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與管理,同時也肩負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所以,為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輔導員也應當仁不讓,在日常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他們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例如,輔導員在召開全體學生大會時,可適當抽出部分時間就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意義與學生進行探討,在此過程中可要求學生積極、自由發(fā)言,讓學生暢談感受。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積極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中國好故事”,并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將其記錄下來,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發(fā)布。為進一步調(diào)動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性,輔導員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過程中(如到學生寢室巡查時),可詢問、了解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現(xiàn)實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進展,并多給學生以鼓勵和贊揚。這樣的做法看似“稀疏平?!?,但是如若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輔導員對于此點是關(guān)心的,是非常重視的,出于特殊心理需要,學生也會不自覺根據(jù)輔導員的期望積極參與到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行列當中。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對于那些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優(yōu)秀學生,在一些公開場合(如全體學生大會)輔導員應對其進行高度贊揚,增強其自豪感和“前進動力”。如此不僅可起到榜樣作用,亦會在無形中對其他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引導其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為更好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學校層面也應積極為之付出努力,可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舉辦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相關(guān)比賽活動。例如,可舉辦講好中國故事的視頻評選大賽,通過各種途徑告知本校全體學生,倡導其積極踴躍報名參加。為激發(fā)學生熱情,比賽可設置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并許以豐厚獎勵。同時許諾獲獎學生的視頻可在國內(nèi)一些知名自媒體平臺發(fā)布,并對其加強宣傳,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在對部分高校學生進行訪談時,有學生表示:“我校就曾經(jīng)舉辦過這樣的比賽評選活動,反響非常熱烈。如今比賽活動雖然已過去兩年,但其影響卻仍然未消。很多學生到目前為止仍有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這樣的比賽活動是值得提倡的,是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路徑。但調(diào)查了解過程中也同樣發(fā)現(xiàn),對于這樣的比賽活動高校并未長期堅持踐行。此種情況自然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事實上,諸如類似比賽活動不僅可豐富校園文化,同時也能更好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是值得長期踐行的。因此,建議高校應對相關(guān)活動的舉辦進行科學規(guī)劃,如可每學期或每年舉辦一次。只要能夠長期堅持踐行,必然能取得理想成效。誠然,除學校舉辦相關(guān)比賽活動外,各院系、社團甚至是輔導員、各學科教師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舉辦一些這樣的比賽活動,讓相關(guān)比賽活動成為推動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源動力。
當前的高校學生身處信息爆炸時代,他們會經(jīng)常接觸各類媒體信息。因此,在自媒體時代,為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各大媒體也應積極參與其中[4]。建議各大媒體應積極對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相關(guān)事例進行積極報道,從而影響更多高校學生,引導其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為增強各大媒體的參與積極性,建議政府應將此項任務作為硬性要求,要求各大媒體在此方面多做公益宣傳[5]。除各大媒體外,各高校也可積極利用自身構(gòu)建的“微媒體”對高校學生施加積極影響。諸如,可利用高校微信公眾號對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事例進行宣傳報道,倡導廣大高校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可利用校園廣播對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事例進行宣傳報道,倡導廣大高校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可利用校報對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事例進行宣傳報道,倡導廣大高校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等。在各種媒體的長期宣傳和影響下,更多高校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受影響,積極參與到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隊伍中來。
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引導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可采取諸多有效策略,上述策略的提出僅是一種參考和建議,更多有效策略仍有待進一步挖掘與實踐??偠灾悦襟w時代引導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任務。為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性,具體引導過程中還應切實把握好如下幾點問題:
當代高校學生是極具個性的一群人,如若在具體引導過程中采取強硬態(tài)度,很容易激發(fā)其逆反心理。屆時,不僅無法調(diào)動其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性,很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其對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產(chǎn)生抗拒心理。所以,我們在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應“春風化雨”,柔和且不生硬。諸如,輔導員在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可通過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方式,循循善誘,讓學生不自覺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不能是短期行為,應做到長期堅持,唯有如此方能更好調(diào)動高校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真正成為他們的一種良好習慣。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和教師僅偶爾興起才會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由于引導行為的短期性,很難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在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長期堅持才是王道。
為更好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在此方面還應積極做好相關(guān)計劃和考核工作。例如,高??芍贫ā耙龑Ц咝W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行動計劃”,針對不同階段的高校學生量身制定不同的引導計劃。又如,教師和輔導員可根據(jù)自身工作特點,有的放矢構(gòu)建引導計劃,系統(tǒng)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除此之外,高校還應將引導高校學生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作為一項重要考核內(nèi)容,對相關(guān)教師進行績效考核,以此來激發(fā)其引導工作參與的積極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diào),要在對外宣傳中“講好中國故事”[6],對于此點我們必須積極踐行。自媒體時代引導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個值得持續(xù)深入探索與研究的重要課題。它關(guān)乎中國國內(nèi)外良好形象的建立和傳播,關(guān)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與未來發(fā)展。因此,建議政府和高校應將此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采取有效策略切實引導更多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到利用自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隊伍中來,為中國的更好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