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燕
(甘肅省嘉峪關市第六中學 735100)
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穩(wěn)定的核心素養(yǎng),才能具備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探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素養(yǎng).而實驗教學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教學,作為能夠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發(fā)展學生實踐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更應該為初中化學教師所重視.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在教學當中,以新課改教學理念為依據(jù),加強和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為前提,來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教師的觀念落后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許多初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他們?yōu)榱藨獙χ锌?,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輕實驗、重理論的現(xiàn)象.在他們看來做實驗不如“背實驗原理、背實驗方法、背背實驗過程”實惠.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導致初中化學實驗課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在化學課上教師主要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化學實驗操作課變成了講實驗課、背誦實驗課,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成為一句空話.
2.學生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不高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不高也是化學實驗課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學生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不高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處于被動,主要表現(xiàn)在: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課堂的主體不是學生而是教師,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分組實驗都是由教師來做,學生由于無法親自操作實驗,他們不能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他們體會到的只是枯燥,久而久之,他們對這種化學實驗課會失去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初中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探究的興趣,他們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實驗原理、研究化學實驗過程、分析化學實驗結果,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才會明顯,學生探究化學實驗的能力和化學核心素養(yǎng)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趣味性濃的化學實驗來提高學生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由于初中化學中也存在一些不方便操縱、危險性較高的化學實驗,對于這種實驗,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演示這些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前,學生已經(jīng)知道有關酸的反應和堿的反應,但強酸和強堿的反應等實驗具有極高的危險性,為了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并使學生能理解相關化學知識,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的手段播放強酸和強堿的反應的視頻,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看到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實驗視頻播放完后,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人們誤服了強酸,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許多學生的回答是應該食用強堿進行中和”,但強酸和強堿的中和反應會釋放出大量的熱,導致?lián)p傷更加厲害,所以這種辦法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立即飲用大量的牛奶以延緩強酸的腐蝕,然后快速送往醫(yī)院進行治療.教師在這樣一個多媒體視頻創(chuàng)設的化學實驗教學情境下,通過對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不但擴展了學生的化學知識,而且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進行化學實驗探究的興趣.
2.多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實驗技能與科學素養(yǎng)
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不僅應體現(xiàn)在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還應體現(xiàn)在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方面.為了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與科學素養(yǎng),教師一定要拋棄過去那種“講實驗”和“背實驗”的實驗教學模式,而是應注重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教學模式,因為在化學實驗課上,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做了實驗,學生才能主動去思考實驗原理、實驗流程、實驗現(xiàn)象,才能主動將實驗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操作水平和科學素養(yǎng)才會提高.
例如,教師在教授“金屬活動性探究”的實驗課中,實驗前教師只需要使用少量的時間將該實驗中學生需要必須注意的事項進行簡單介紹后,就可以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實驗.當然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給子學生一定的指導,許多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完成該實驗,并會掌握該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金屬的活動性.實踐證明,這種實驗教學手段不但會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能力,而且會提高他們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
3.滲透環(huán)保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目前,人類越來越重視環(huán)保.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有許多實驗會牽扯到環(huán)保知識,教授可利用這樣的實驗向學生講解環(huán)保知識,以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為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例如,教師在教授“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的實驗中,一方面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合理使用實驗用品,盡量做到不浪費實驗用品;另一方面,教師應要求學生把實驗中產生的廢棄物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不能隨意丟棄,以防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方式,學生的環(huán)保理念和環(huán)保意識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會增強.
4.鼓勵學生開展簡單的課外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初中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創(chuàng)造力,尤其是他們對化學實驗充滿較高的興趣,教師可利用他們的這股熱情,讓他們在課外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開展一些簡單、有趣的實驗,來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和實驗興趣.例如,可指導他們利用家中的一些物品做簡單的化學實驗,如讓他們比較自糖和食鹽的溶解性,用自家廚房中的白醋去除沉積在燒水壺中的水垢,如何預防菜刀生銹或去銹斑等.學生通過做這些實驗,就會發(fā)現(xiàn)化學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會對化學產生親切感,從而真正愛上化學.
5.小組探究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化學的理論知識往往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對于化學的許多原理需要通過化學實驗進行驗證后,學生才能信服和理解,但是有些化學實驗操作需要幾個學生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對于這種化學實驗,教師只能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實驗,實驗的過程中只有小組學生之間合作探究、積極配合,才能完成這種實驗.教師讓小組學生合作進行實驗既可以降低實驗難度,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實驗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成就感,體會實驗的樂趣.為了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最大價值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實驗前教師首先應要求小組成員在小組中選出一名組織能力強的小組長,然后由小組長根據(jù)實驗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內部分工,從而保證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在實驗中發(fā)揮作用.比如,在進行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參加反應的實驗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確定好小組長后,小組長要對小組內每一成員的角色進行分配,比如實驗過程中,哪一位小組成員觀察實驗現(xiàn)象、哪一位小組成員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哪一位小組成員整理實驗儀器等都需要小組長安排,以及實驗完成后小組長可以安排一個小組成員,根據(jù)本實驗的實驗結果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于不同的問題,小組長要幫助和鼓勵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要積極回答,確保每一名小組成員都能夠參與到化學課堂中去.
6.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
安全無小事,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是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應保證學生安全地進行化學實驗的同時,通過化學實驗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初中化學實驗中存在著較多的隱形危險,只有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重視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就會大大降低化學實驗時帶給學生的隱形危險.尤其是危險程度較高的化學實驗教師在教學中應向學生反復地強調實驗中注意的安全事項,以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安全的重視程度.例如,為了確保實驗的安全,教師可以在每次實驗前考察學生對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化學實驗中安全知識的前提下,教師才能讓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探究.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初中化學教師一定要轉變以往落后的教學理念,跟隨時代發(fā)展要求,完善和優(yōu)化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實驗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環(huán)保意識和安全意識等、并鼓勵學生開展簡單的課外實驗等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