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羅漢英(南部縣人民醫(yī)院)
近些年,在新聞報道里偶爾會看見這么一則消息:某某中學二年級男生,在體育課打籃球時突然嘔吐、昏迷,送到醫(yī)院宣告不治。
這種情形大多是因為先天性腦血管異常,其中最多的是先天性腦部動靜脈畸形。絕大多數發(fā)生出血是在童年或青年時期,因為這種畸形是先天的,動脈沒有經過微血管循環(huán)就直接進入靜脈,造成靜脈擴張,靜脈壓增高,久了就會引起出血。目前治療的方法有:手術切除畸形的病灶,或是用血管栓塞術,也可以考慮放射手術或其他方法。但是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可能涉及頭頸部CTA檢查,目前血管畸形的診斷采用的金標準是血管介入DSA,但DSA輻射較大且屬有創(chuàng)性檢查,用時相對較長,但是CTA用于血管畸形檢查用時較短、無創(chuàng),且圖像直觀,目前CTA已成為診斷血管畸形的金標準。那么,什么是CTA檢查呢?又應如何運用CTA防治腦血管畸形呢?
CTA即計算機斷層血管成像或稱多排螺旋血管造影技術(英語: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 angiography,縮寫:CTA)是一種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進行的血管攝影檢查,其可探及全身的所有動脈與靜脈血管,包括心、腦、肺、腎、四肢等的血管,最常見的是心臟的冠脈系統、頭頸部大動脈系統和主動脈系統。
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注入造影劑使血液對X射線的通透性降低,使血管顯示為高密度影像,從而將血管與其它組織區(qū)分開來(正常情況下血液為低密度影;一般情況下,在X射線影像中,高密度顯示為白色,低密度顯示為黑色,而透視與之相反)。通常,為便于觀察病變,要通過計算機進行影像重建,以顯示不同切面上的圖像。
腦血管畸形即腦動靜脈畸形,多為先天性的疾病,在腦部的動、靜脈交會處有發(fā)育異?;虍惓O嗤ǖ难芙M織,也稱為顱內動靜脈畸形。
因動靜脈畸形處會缺少微血管,靜脈會無法緩沖來自動脈血液的壓力,因而受到較大的壓力,這會讓靜脈管壁變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引發(fā)出血性中風。病灶常在中、大腦動脈區(qū)域,是年輕族群中風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容易出現在30-40歲的族群間。腦動靜脈畸形較好發(fā)于男性族群中,青春期若出現爆炸性的頭痛,建議需進一步排除腦動靜脈畸形的可能。
腦動靜脈畸形常見的癥狀是劇烈的頭痛、癲癇發(fā)作,或是惡心、嘔吐、視力下降或意識混亂等癥狀。目前藥物治療無法根除病灶,可改善癥狀,另外則需考慮手術治療。有動靜脈畸形病史的病人,每年約有2%出血的機會,因此需要及早接受治療。
CTA通常用于:檢查腦或心(冠脈)動脈的血流情況以明確有無狹窄、閉塞或栓塞。
檢查主動脈或其他動脈是否有假性動脈瘤或夾層,并可明確其位置、大小或分型。假性動脈瘤或主動脈夾層破裂可危及生命。
明確腦血管是否存在血管瘤或其他腦血管畸形。
(1)獲益:
CTA可用于檢查全身各重要臟器的動靜脈血管,及時發(fā)現狹窄指導治療。
CTA顯示的血管解剖細節(jié)比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超聲更準確。
相較于傳統的經動脈導管的血管造影,CTA引起的創(chuàng)傷更小,造影劑可通過前臂靜脈注射,因此更加簡單安全。
CTA可作為一種有效的動脈病變的篩查手段,因為它創(chuàng)傷小、耗時短、也更經濟。
(2)風險
造影劑可能引起過敏。造影劑通常是含碘的藥物, 部分病人碘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檢查前需先做造影劑過敏性試驗,對碘劑過敏的患者可用特殊的不含碘造影劑代替。
腎功能重度不全的患者應避免做CTA檢查,因為造影劑通常通過腎臟代謝,其可能進一步損害腎功能。
在靜脈注射造影劑時如果造影劑大量滲漏到皮下可能會導致皮膚損害。
與其他成像方式相比,由于CTA檢查有電離輻射……所以需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個體差異來制作出最優(yōu)異的檢查方法,由于CTA檢查有輻射,所以也可能會導致罹患癌癥風險的增加。然而,在許多臨床實踐中進行CTA檢查的獲益遠大于這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