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南沙區(qū)金隆小學 戴 文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好與不好的關鍵就在于靈魂人物——班主任。管理得好,能看到一張張笑臉美麗如花,活潑可愛;管理不好,只能天天處理各類矛盾事件,苦不堪言。那么,如何有效管理班級,讓自己游刃有余呢?這里給大家提供幾個小策略。
班級公約既然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約定,那么最好由師生一起制定。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需要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2015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訂的《守則》,我認為班級公約的制定以此為依據,再加以具體化即可。首先要根據班級情況來定,如果班上孩子遲到現象嚴重,那么在制定時就重點討論這項;如果學生下課愛追逐打鬧,那么就重點討論如何約束追逐。其次,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人人平等的氛圍。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個性卻很強,如果你直接告訴他們,不能怎樣做,做了會受到什么懲罰,他們口服心不服;如果這個規(guī)矩是他們自己討論定下來的,那基本人人都會遵守。最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制定公約時提醒學生自己一定要有代入感,要有主人翁意識,因為公約里的每一項人人都要遵守,包括我自己,如果自己沒做到,我能否接受這些大家都認同的獎勵懲罰措施呢?時刻保持主人翁心態(tài),這樣制定的公約才更真實有效,也更合理。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如果班上有一些能力強的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會輕松不少。因此,班干部的選用很重要。
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提到過采用班長輪換制,我也經常采用這種方法:先設立一名常務班長,這名班長必須成績、紀律都很優(yōu)秀,能充當榜樣,還能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同學。另外一名班長則采用輪換制,這樣,每個孩子都能體驗當班長,每個孩子的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小孩子永遠熱情洋溢,所以不管布置什么任務,不管事務大小,他都能熱情對待,不分高低。我們要利用這份心性,把缺點變成優(yōu)點。在我的班級,所有物品都有人管,從講臺到課桌,從門到窗,從圖書角到垃圾柜;職務名稱有臺長、桌長、守門員、窗戶長、圖書管理員、柜長等,有些職務我想不到名稱,就讓孩子們幫忙想,他們想出來的名稱常常有意外驚喜。如下課督促大家不奔跑的叫警長,下課負責巡邏教室衛(wèi)生的叫衛(wèi)生部長等。這樣人人都參與班級管理,人人都是管理班級的干部,班級也能管好了。
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完美的。如果能得到老師的一句表揚,一聲贊美,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因此老師要重視激勵制度的建立,并合理運用,引導學生進步。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在進行個人激勵時要合理安排,不能只論分數,應該多角度多維度地進行,這樣的激勵才是有效的。我去年采取的是蓋印章的方式,當積累到十個印章可以找老師兌換禮物了,禮物有文具、免作業(yè)卡、免值日卡等。而評價方面包括上課、作業(yè)、出操、午休、午餐等方面,在這種激勵進行下,大家的行為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每個孩子都是集體的一員,都有集體榮譽感,我們要善于激發(fā)這種集體榮譽感,用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出操時,如果排隊時講話,就會影響到班級榮譽,從而得不到每周的流動紅旗。這種時候孩子準會難過,我們所要做的是帶著他們反思、總結、改進,引導他們意識到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杜絕下次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從而約束他們的行為。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與孩子相處更是一門藝術。我們班主任要善于運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孩子的特點,化被動為主動去深化這門藝術,美化這門藝術,更能得到學生的支持和喜愛,從而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