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石戰(zhàn)杰 孫毛亦成 金華 圖 | 石戰(zhàn)杰 編輯 | 吳冠宇
錢塘江,浙江的“母親河”,浙江境內(nèi)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古名為“浙江”“漸江”,最早見于《山海經(jīng)》。三國時開始有“錢塘江”之名,當時僅指流經(jīng)錢塘縣境內(nèi)的河段,民國時期方作全江全稱。
錢塘江流經(jīng)浙江省近50%的面積,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全長522.22 公里;以北源新安江起算,全長588.73 公里,流域面積55558 平方公里,其中86.5%在浙江省內(nèi)(安徽11.2%,上海1.85%,福建、江西0.45%)。主要流經(jīng)今天的衢州、金華、麗水、紹興、杭州、嘉興、寧波等地市。就縣級而言,包括開化、常山、江山、柯城、衢江、龍游、金華、蘭溪、東陽、浦江、義烏、淳安、建德、桐廬、富陽、杭州、海寧、海鹽、上虞、余姚、慈溪。
錢塘江兩岸,青山疊翠,村鎮(zhèn)星羅棋布。從涓涓細流,到驚濤拍岸的大潮,是一條夢想之江、精神之江、藝術(shù)之江。此次考察將從錢塘江南源馬金溪開始,跟隨江流的腳步,從上游到下游,做一次“平視的、細節(jié)的、立體的、流動的、系統(tǒng)的在地行走觀察”。
(石戰(zhàn)杰)
開化姚家村
早晨,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在雨中、在風中,我們向著馬金溪的源頭出發(fā),目的地——霞田古村落、汪氏祠堂。
河谷里的水很大,沿著村邊臨河的路、房子基本都很新,偶爾看到上百年的樹,很是激動。終于,拐了數(shù)個巷弄,才見到我們要尋找的汪氏祠堂。正好雨也大起來了,那么就在祠堂里避雨,也可好好看看這個祠堂。
肚子很餓了,我們只好去尋找吃的。還不錯,中午吃了幾個當?shù)氐牟?,有清水魚、豆腐,還有玉米。吃完后,安排了晚上的客棧,臨著河,江流轟鳴。
新聞說,安徽歙縣上午語文高考因暴雨而停,其實我們所處的位置離歙縣已經(jīng)很近了。
下午,眼睜睜地看著一座木橋被洪水沖垮,沖走。震撼,惋惜。我們到村邊的山上,看見大水形成的瀑布從蔥綠的樹叢流出,山體中還有一處滑坡的痕跡。河邊一個發(fā)電站,水流速度很快,也很壯觀,正拍著,被巡河干部勸告,要我們趕緊走。水庫放水,洪峰要到了。
鞋徹底濕透了,河水更大了。幾乎和一座橋平齊了。村民也來觀看大雨帶來的奇觀。我很擔心河水會不會上岸,但他們都很淡定。
(石戰(zhàn)杰)
開化霞山汪氏宗祠
在霞山村探訪古宅,這些古宅大多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隨意走進村口的一戶人家,發(fā)現(xiàn)民居堂屋的裝飾非常有特色。總體布局對稱,墻上掛著巨大的毛主席畫像,屋中心的地面上有用鵝卵石鋪成的陰陽八卦圖,梁架上還有精美的木雕,每個木雕都講述著一個故事。站在院落中央,我想象這些上了年紀的老房子里,或歡聲笑語,或崢嶸歲月,或歷經(jīng)苦難,一代人換了一代人,每一代都在這一磚一瓦中留下了時代的印記。
半日的探訪,發(fā)現(xiàn)霞山村中家家戶戶的堂屋皆有相似的結(jié)構(gòu),因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將此作為一條支線,用類型學的手法去記錄這些如今已不多見的老宅堂屋,作為一個錢塘江邊的老宅的影像檔案。
(孫毛亦成)
開化霞山汪氏宗祠
一大早醒來,看看窗外的河水,沒有把沿河的路淹沒,一夜的擔憂總算消停。雨還是沒有停,但今天必須正式拍攝霞山汪氏祠堂,要不就白來一趟了。
第一次在大雨中,如此認真耐心地支起大畫幅,按部就班。大門的正立面、戲臺、細節(jié),四個畫面忙活了半天。感覺,全都是濕漉漉的。
結(jié)束的時候,遇見劉愛娥大姐。她帶著外孫女在祠堂戲臺上玩耍。人很熱情,介紹了祠堂,也介紹了自己。她很配合我們拍照,穿著旗袍,也換上了高跟鞋。
雨一直沒有停,航拍終究沒有實施。不甘心沒有鳥瞰的角度,只好到祠堂對面一家人的房頂側(cè)著拍了一些,還算說的過去。
中午12 點半,肚子很餓。因為下午要趕到常山,所以沒有時間吃飯了,早上剩下的兩個雞蛋,簡單吃掉。大家又在雨中匆匆趕路。
下午3 點,到了常山樊村,祠堂內(nèi)部很是熱鬧,打牌的、看電視的、玩桌球的,儼然一個老年活動中心。樊氏祠堂的另外一個名稱是文化禮堂。
常山港是錢塘江上游一個重要的支流,我們在古老的橋上,演繹著山河故人的氛圍。
晚上住處挺難找,不過最終在招賢鎮(zhèn)上找到了。住進去,整理一天的器材,發(fā)現(xiàn)一個三角架落在開化霞山了。只好在夜色雨中返回,村民很好,幫我保存著。
回到常山的招賢鎮(zhèn),已經(jīng)很晚了。一天雨,一天還是很匆忙。
真希望明天沒有雨。
(石戰(zhàn)杰)
昨晚,住在招賢鎮(zhèn)國道邊的一個客棧里,叫古渡農(nóng)莊。
做夢了。夢中,鏡頭斷了,我在夢里很是著急。
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裝卸頁片,把拍好的14 張,寶貝似的收納于暗盒中,又小心地裝了18 張,彈藥充足,包含4 張彩色反轉(zhuǎn)片。
昨天已對樊村祠堂先行考察了一番,計劃好機位,拍幾個外立面,戲臺上看電視的人,大廳里打牌的眾生場面,打臺球的大爺與后生,以及一些牛腿細節(jié)和村中的一些新老建筑,然后再去采訪一個曾在東北當文藝兵的老大爺,他說他吹拉彈唱樣樣精通。
收拾好行李,我們裝好車,向樊村出發(fā)。準備過常山橋時,發(fā)現(xiàn)橋上已經(jīng)拉了警戒線,許多人在橋頭圍觀洶涌的江水。我們下車拍了一些鏡頭。昨天我們在橋上也拍了,只是水還沒這么大。白霧茫茫,很美。
目的地是樊村,我們勇敢地過了橋。
(石戰(zhàn)杰)
常山樊村
常山樊村
公共空間是從哈貝馬斯的公共領(lǐng)域里衍生而來的概念。
作為鄉(xiāng)村公共空間的傳統(tǒng)祠堂,也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下嬗變?yōu)槲幕Y堂。在保留和利用祠堂功能的同時,注入了新的內(nèi)容,為農(nóng)民打造精神家園。社會各個層面也在為文化禮堂的建設做著一些努力。但是,文化禮堂的建設仍任重而道遠。
樊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面積620 平方米,面闊五開間。外墻為開線磚漿砌筑,很新,“文化禮堂”四個字在白墻上鑲嵌著。進入祠堂內(nèi)部,戲臺沒有演戲。幾位老人專注地看著抗戰(zhàn)電視劇,都看得入迷。戲臺下的大廳內(nèi),幾桌老人在打牌,也有幾個老人在聊天。
祠堂里有很多紅色元素,且不說常見的燈籠,還有國旗、標語、告示都是紅色的。祠堂內(nèi)部的桌上,放著一些信件。想必也很久了。當今,能夠看到信件是一種溫暖。
照例,雨下得很大。村民在祠堂內(nèi)享受著悠閑與娛樂。
(石戰(zhàn)杰)
昨天趁著夜色入住游埠古鎮(zhèn),為的就是今天清早五點起來去感受一下著名的早茶街。游埠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個古鎮(zhèn),清晨五點的早茶街沒有游人,只有當?shù)氐睦先撕戎粔K錢的茶,吃著各式早餐。更有悠閑者,一手下一子象棋,一手挑一把干挑面放入口中。熱熱鬧鬧的一天就這樣開始。
鎮(zhèn)上的一位剃頭師傅介紹說,游埠因地處金華、蘭溪、龍游三個縣市交界處,又南臨衢江,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集鎮(zhèn),商業(yè)繁榮,貿(mào)易興旺,早茶文化就是各個地方的人們聚集此處交換信息而形成的。如今,由于大橋、高架的興建,交通運輸由過去的依賴水運轉(zhuǎn)變?yōu)殛戇\,游埠不再繁榮似往日,但當?shù)厝艘廊槐A袅顺栽绮璧牧曀住?/p>
(孫毛亦成)
常山樊村
杭州灣跨海大橋
這幾天我一直會想我和錢塘江的關(guān)系,她是否已經(jīng)進到了我的心里,關(guān)于她,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和場景是什么,我感興趣的是什么?
我發(fā)現(xiàn)我特別喜歡在河邊拍攝人的行為與狀態(tài),哪怕他們只是站著望著遠處的江面。江面提供了充滿幻想的背景,流動的水讓人陷入思考。
路上的這幾天,我遇到過在河邊洗衣服、修理樹枝、撿青絲、約會、維修路面、觀潮、夜晚暢聊、日間電動車停在旁邊休息、喂魚等等場景,可能除了長時間的睡眠,在河邊,一切都可能發(fā)生。
紅窯里旁的水流和岸邊,給我很好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那段水流比較親近人,也可能是因為在那個河邊遇到的兩個大哥都比較好說話。我想在那段江做點東西,比如從錢塘江水流的性格到人的生活態(tài)度。兩個大哥很平和,包容了生活里的起起伏伏,有一種一直緩慢往前流動的感覺,就像河流本身。
(金華)
回到下沙,天是晴的。連日的陰雨,讓我有些想念太陽了。車內(nèi),器材、衣物,連人都是潮濕的。
上午9 點,新聞里說,新安江水庫從之前開啟前所未有的九孔放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兩個孔??此齐U情不大了。確實,下沙像往常一樣平靜。
錢塘江,到了家門口,開闊而平靜。只有漲潮的時候,江上才有一點激越。轟隆隆,轟隆隆,蘇軾說錢江潮水“天下壯觀無”。
下沙,東南臨錢塘江,西與九堡相連,北與余杭及嘉興的海寧接壤。沙,與江河有關(guān),少水而為沙。下沙,曾為一片灘涂,聽任錢江潮漲潮落。滄海桑田,錢塘江與倒灌海水自然地理之變化,形成了下沙。20 世紀70 年代,錢塘人用原始的工具,在洶涌的潮水中圍堰、筑堤,造地十萬余畝,成就了下沙之地。因此,這片土地浸透著圍墾人的勞作之汗、生命之血與傷痛之淚。
今日下沙,是杭州錢塘新區(qū)的一座年輕城區(qū),這里有十四所高校,充滿生機,充盈著年輕而有朝氣的面孔——青春飛舞。下沙也被稱為“杭城最美的東部灣”。也許是因為年輕,下沙人不談過去,下沙人更多關(guān)注的是當下與未來。
我喜歡下沙的年輕,它總讓我面對生機,面對希望。我也喜歡下沙的安靜和開闊。
漫步江邊,從容而安靜。江邊走走,憑欄遠眺,茫茫江面上,逝者如斯,鄉(xiāng)關(guān)何處。
杭州灣跨海大橋
(石戰(zhàn)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