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彬
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維持作用,還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伴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長,合并血管疾病成為慢性腎臟疾病患者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慢性腎臟病會受到體液因素與機械因素的影響,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提高了冠狀動脈疾病的發(fā)病率[1]。冠狀動脈介入術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性小、恢復時間短以及臨床效果等優(yōu)勢,被患者所認可。針對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療來說,治療手段比較復雜,且對護理操作也有較高的要求[2]。因此,探究一種科學的護理方法,在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應用十分必要。現(xiàn)對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進行血液透析的護理方法與效果分析如下。
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這一期間,選取本院收治的72 例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進行血液透析處理,所有患者都滿足《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診斷標準》相關要求;并將伴隨嚴重心肺疾病、認知障礙以及癌癥等充分排除。按照雙盲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6 例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5 例,年齡52 ~74 歲,平均年齡(63.35±11.42)歲;腎臟病分期:22 例1 期,14 例2 期。觀察組36 例患者中,有男23 例,女13 例,年齡53 ~75 歲,平均年齡(64.42±11.58)歲;腎臟病分期:24 例1 期,12 例2 期。兩組腎臟病分期等資料的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本次研究都經患者本人同意,且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實施基礎護理、生活指導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系統(tǒng)護理,方法如下:(1)透析前后干預:透析前:血液透析前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好準運相關準備工作,使轉運時間最大成的縮短;透析后:持續(xù)對患者予以心電監(jiān)護,對患者的癥狀與體征變化密切監(jiān)測;指導患者透析后保證充分的休息,為其營造溫馨且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且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2)心理干預。在掌握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強化和患者的溝通,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介紹治療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3)并發(fā)癥預防措施。術后嚴格控制造影劑使用劑量,按照醫(yī)囑采用低滲透非離子造影劑,用量維持在2 mL/kg內。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需馬上予以血液透析治療,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有效預防造影劑腎病的出現(xiàn)。另外,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開展血液透析治療患者會出現(xiàn)一定的并發(fā)癥,臨床需積極預防。觀察有無出現(xiàn)穿刺部位滲血與淤血,如果存在異常情況需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治療期間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密切觀察,患者于透析前與透析后極易產生異常變化;對其心率變化日常監(jiān)控,在心率每分鐘超過100 次時,需馬上予以處理,避免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情況。
(1)生活質量評分[3-4]:根據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予以評定,內容包括情感職能、生理職能以及生活功能等指標,各項指標滿分均為100 分,分數越高,說明質量越好;(2)臨床癥狀評分[5]:根據癥狀自評量表予以評定,內容包括敵對、軀體癥狀以及焦慮等,各項指標總分5 分,分數越小,說明癥狀越輕;(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包括穿刺部位血腫、心力衰竭以及血管再狹窄等。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大(P<0.05)。見表1。
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78%,小于對照組的30.56%(P<0.05)。見表3。
表1 生活質量評分 (分,±s)
表1 生活質量評分 (分,±s)
分組 例數 一般健康 情感職能 生理職能 軀體疼痛 生活功能對照組 36 68.71±4.50 72.00±5.26 70.36±3.41 73.62±6.01 71.04±4.25觀察組 36 80.01±3.52 82.34±4.26 80.21±2.17 81.67±4.10 80.69±2.41 t 值 - 11.867 9.166 14.622 6.639 11.851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臨床癥狀評分(分,±s)
表2 臨床癥狀評分(分,±s)
分組 例數 敵對 強迫 軀體癥狀 焦慮 抑郁對照組 36 1.88±0.57 2.22±0.55 2.84±0.47 2.76±0.80 2.94±0.70觀察組 36 1.16±0.30 1.53±0.39 1.90±0.40 1.94±0.40 1.90±0.51 t 值 - 6.707 6.140 9.139 5.501 7.205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例(%)]
慢性腎臟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炎癥感染導致的,病程相對較長,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進展,因為腎臟功能障礙,丟失蛋白,極易引發(fā)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6]。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不穩(wěn)定斑塊極易引發(fā)血管狹窄,導致血流異?;虬邏K破裂,產生血栓,甚至會引發(fā)冠脈堵塞,出現(xiàn)心肌壞死,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脅[7]。冠狀動脈介入術是對冠心病治療的常用方法,可使梗死部位有效疏通,使患者的預后顯著改善[8]。
多數腎臟疾病伴隨冠心病患者缺乏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再加上病痛的折磨,患者極易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引發(fā)患者的治療信心下降,一些患者會對治療出現(xiàn)抵觸心理[9]。所以,對于此類患者需強化護理干預,在疾病與患者心理情況著手,實施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其具有全面性與針對性的特點,貫穿整個護理流程,控制疾病康復的影響因素,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10-11];借助心理干預以及并發(fā)癥干預等措施,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信心與依從性,還可以對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有效預防;飲食干預與運動干預可使患者的免疫力有效提高,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使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12-13]。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大;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比對照組?。挥^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78%,小于對照組的30.56%,與相關研究結果相近。
總之,系統(tǒng)護理在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行血液透析中應用,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使生活質量有效提高,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