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枝
摘 要:本文選擇就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這一論點進行分析和研究,為了確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設計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闡述網絡電子證據的相關內容,包括網絡證據的理論定義以及網絡證據的特征等,增加對網絡電子證據了解,為后文的分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闡述保全網絡電子證據公證的法律問題,了解現狀,明確當下網絡電子證據公證中存在不足。最后,立足實際結合網絡電子證據期間法律問題,探索有效落實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舉措,力求通過科學的方法,更加高效和標準落實此項工作。
關鍵詞:互聯(lián)網; 電子證據; 公證法律; 問題
中圖分類號:D926.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99-002
現階段,大眾在生產與生活中,均應用到網絡信息技術。網絡信息技術通過多樣化的商務服務為大眾的生產與生活創(chuàng)造便利性,但是辯證來看,網絡技術在為大眾生產與生活創(chuàng)造便利性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潛在風險,如網絡詐騙以及盜竊等各類違法行為產生,對大眾合法利益帶來不良影響。為了有效解決網絡詐騙等事件,需做好網絡證據的搜集工作,確保網絡證據的完整性,這樣利于更加公證的落實司法審判工作,切實維護每個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
1.網絡電子證據相關概述
當下,對于網絡電子證據并未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伴隨學者不斷研究后給出如下的解釋:其一,各個學者在實踐和研究后給出,網絡證據的含義為通過網絡以及其他各類電子設備,對數據信息進行存儲和整理,把整理好的數據信息傳輸和輸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數據信息不是普通數據信息,其是作為網絡憑證而存在,利于為網絡詐騙等事件提供證據。其二,部分學者則認為網絡證據就是能夠真實的反映網絡中案件真實情況并且具備真實性的內容,利用攝影機、磁盤以及計算機和打印機進行表達。這種表達出的事實內容具備真實性,通過保全公證書的模式使其發(fā)生效力。其三,一些人認為,電子憑證據就是存儲在磁性介質之中,利用電子數據形式保存的訴訟證據[1]。
網絡證據具有自身的特點,如網絡證據具有真實性以及脆弱性的特征,其真實性在于能夠全面體現事物的最初面貌,展現最初的狀態(tài),內容較為真實,可以長時間的保持。與此同時,電子證據也具有無形性和多樣性等,不僅能夠利用圖文的模式展現,也可以利用視頻、音頻、動畫以及圖形等模式展現。
2.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
2.1缺失完善的法律程序,存在較強的主觀性色彩
目前,在我國,對于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較為常見,導致此類問題出現的一大因素為缺失完善的法律保障,法律程序不夠健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出現法律問題等,影響此項工作開展。盡管在2008年末期,我國修訂通過實施網絡證據公證指導意見,對于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解決提供指引,但是由于該指導意見中缺失具體指導步驟和操作環(huán)節(jié),無法對網絡證據程序的運行以及操作進行指引,導致一些環(huán)節(jié)出現主觀性色彩。與此同時,一些工作人員在實際中,自我意識較強,忽略相關制度和標準,未依據各個制度與標準落實各項工作,導致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工作效果不理想[2]。
2.2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技術水平低下,缺失核心性技術
目前,我國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各項業(yè)務開展期間,由于缺失核心類技術,致使我國網絡證據保全工作技術和西方各個國家相比具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目前我國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業(yè)務缺失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這樣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無法有效應用先進科學技術來辨別事實真相,導致出現判斷失誤等現象。此外,缺失先進的技術對互聯(lián)網證據工作法律問題的解決也帶來一定不良影響,若是技術不達標,將影響電子證據公證真實性[3]。
2.3網絡證據的時效性無法保證,出現證據流失問題
網絡證據的時效性較為重要,因此,為了確保網絡證據具備時效性,必須在有效時間內來采集證據,這樣才能保障獲取的證據滿足實際需求。若是所采集的網絡證據缺失時效性,或者在有效時間內所采集的數據信息不夠完整,這樣將導致網絡證據流失,增加網絡證據保全以及公證訴訟的成本。所以,當下必須重視保全網絡證據,進一步提高網絡證據保全的時效性,確保獲取證據時效性,對當事人權益進行維護,確保其合法權益不被侵害。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對網絡證據收集和獲取的時效性也具有一定影響,若是工作人員能力低下,對新型科學技術操作缺失規(guī)范性,這樣也將影響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期間不足,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4]。
3.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解決舉措
3.1健全相關法律程序,確保網絡證據的真實性
網絡證據的公證環(huán)節(jié),盡管我國已經頒發(fā)公證標準以及程序規(guī)定,如《辦理保全證據相關指導意見》以及《公證程序的規(guī)則》等相關法律標準來維護網絡證據的公證性,但是其對于具體步驟未給出明確的規(guī)定與要求。從事網絡證據的公證工作人員其在實際工作未依據相關制度標準落實各項工作,在工作期間相關步驟出現問題。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保證網絡證據公證的真實性,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程序,確保互聯(lián)網證據公證具備法律保障。
詳細來說,健全和完善相對穩(wěn)定的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程序,完善相關法律標準,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其一,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以及相關規(guī)則中,增設詳細的要求,確保全過程以及每個步驟,均有法律標準可以依據[5]。其二,工作人員在依據各項法律標準對網絡證據實施公證期間,必須具備兩名公證工作人員一起落實公證業(yè)務。其三,對中立人的計算機設備中網絡證據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對實時的數據信息進行保存,確保網絡證據具備真實性。
3.2引進網絡信息技術,建設網絡公證系統(tǒng)平臺
為了提高網絡證據公證技術水平,應結合當下現狀與時俱進,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把各個新型科學技術作為核心技術,利于提升網絡電子證據公證效果,確保證據公證的效率。在互聯(lián)網信息社會,選擇引進網絡信息技術,建設統(tǒng)一化網絡公證系統(tǒng)以及平臺,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公證期間問題,從根本上規(guī)范作業(yè)操作的行為。電子證據網絡公證平臺于2020年正式開始試用,此系統(tǒng)是由福建省依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所研發(fā),系統(tǒng)應用時間戳等新型科學技術,利于有效對證據進行公證。因此,目前我們需在此技術之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完善和提升網絡技術的應用性,大力引進新型科學技術,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建設網絡系統(tǒng)平臺,發(fā)揮先進科學技術的優(yōu)勢,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實踐中,利用技術來有效解決實際問題[6]。
3.3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確保網絡證據時效性以及完整性
為了落實好網絡糾紛案件的工作,需要發(fā)揮網絡工作人員的積極影響,對工作人員的工作給出嚴格的要求,確保其具備良好素養(yǎng)以及工作能力,善于更新自己的思維并應用新型的科學技術,這樣才能緊隨時代發(fā)展步伐,更加高效落實網絡糾紛處理工作。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期間,也應在日常生活中向前輩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此外,工作人員也應在日常利用空閑時間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網絡知識、法律相關知識和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以此來提升公證人員自身業(yè)務水平。最后,為了確保網絡的完整性、真實性與時效性,應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建設和組織專家團隊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實踐能力,提升公證人員技術的水平。
綜上所述,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較為多樣,包括缺失完善的法律程序,存在較強的主觀性色彩,網絡證據保全工作技術水平低下,缺失核心性技術,網絡證據的時效性無法保證,出現證據的流失問題等。結合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期間不足,給出如下解決建議。
首先,必須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程序,引進網絡信息技術等新型科學技術,建設網絡公證系統(tǒng)平臺,發(fā)揮各個核心技術的優(yōu)勢。其次,也要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能以及理論知識水平,要求工作人員在業(yè)務時間主動學習和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以及素養(yǎng),這樣才能發(fā)揮人力資源的最大優(yōu)勢,確保其更好的應用核心技術,具備先進的理論知識,更好的落實各項工作,避免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期間出現乏力問題,確保網絡證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喜東.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的相關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9,(32):56-57
[2]米立琴.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184-185
[3]米立琴.保全互聯(lián)網電子證據公證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公證,2020,(06):44-47
[4]王震.電子郵件證據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20
[5]王朝陽.《北京公證》,2014年第1期電子證據保全公證法律問題探討[J]中國公證,2019,(05):35-38
[6]張麗麗.信息領域中保全證據公證法律問題之探討[D]復旦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