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卓然
室外陽光肆虐,室內(nèi)酷熱難耐。我忽發(fā)奇想,為什么不能寫寫雪,為燥熱的氣候和心情下一場洋洋灑灑的大雪。
我不是可以呼風喚雨的神仙。我只想通過寫雪,來為自己燥熱的心情降降溫。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燃燒著一把看不見的火,只不過在平常的日子或者是非夏季的季節(jié),不會輕易顯現(xiàn)出來而已。而在內(nèi)火燃燒的這個夏季時刻,我特別需要一場大雪,落在我的心頭,浩浩蕩蕩在我的血脈里集聚,為我創(chuàng)造一個別人皆熱我獨涼爽的小環(huán)境。
20多年前,我還是一位乳臭未干的小娃子。那時候,我特別怕冷,一遇到下雪的天氣,我所居住的城中村里,那些曲曲彎彎、上下起伏的土路就特別滑。別的小孩子們把雪路當做上帝賜給的免費滑雪場,哧溜哧溜玩得開心。我走在上邊卻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
或許,這對雪路的恐懼具有遺傳性。我的媽媽就特別害怕在雪路上行走。媽媽曾經(jīng)在本市的一家陶瓷廠上班。據(jù)聞,有一次媽媽去陶瓷廠上夜班,一路護送她的姥爺,看媽媽到單位門口了,轉(zhuǎn)身消失在了夜色里。媽媽緊走幾步,眼看就要走到車間門口了,卻一不小心踩在一塊覆蓋著雪花的石頭上,人立刻就摔了個四腳朝天。媽媽的手套也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冰冷的雪花包裹了媽媽,雙手上的雪立刻將寒冷傳遞到了她的全身。媽媽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害怕這一幕為別人帶來“快樂”,成為同事說笑的話題,趕緊爬起來,簡單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借著雪的反光找見手套,就趕緊進入了車間。幸好,媽媽總是習慣了比別人早到,媽媽接替的上四點班的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正好去了廁所,她的窘態(tài)總算是沒有讓別人欣賞到。寫到這里,我覺得室內(nèi)氣溫已經(jīng)接近了零度。呵呵。
北方的農(nóng)村每逢雪后,家家戶戶都得上房頂去清掃積雪,防止積雪融化后結(jié)冰,凍壞房頂上的防護層。大部分人家的這項工作,基本都由男人來完成。但是媽媽是個急性子,往往是不待爸爸下班回來,她就已經(jīng)“巾幗不讓須眉”上了房頂,開始心驚膽戰(zhàn)地清理積雪了。房頂上的雪太香了,好像一個厚厚的、干凈的、香噴噴的、剛出烤箱的、冒著熱氣的、雪白雪白的大蛋糕。不瞞各位,有一次我陪媽媽上了房頂,居然捧起一把雪放在了嘴巴里,把一座冰海雪原含在了口里。
那一次,我才發(fā)現(xiàn)雪是溫暖的。是的,我沒有寫錯,雪是溫暖的。真的,進入我嘴巴里的雪,居然會有棉花的溫暖,會帶有棉花糖的甜蜜。怪不得老人們每次遇到大雪覆蓋麥田的時候,常常說“冬麥蓋上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原來這雪花真的像棉花一樣暖人呢。雪在我的嘴巴里融化,順著喉嚨進入我的內(nèi)心,隱藏在心里的積怨、煩躁、嫉妒等等“壞蛋”,此刻全部潰不成軍、云消霧散了。
堆雪人是我的強項。下雪的日子,我特別喜歡和朋友們摻和在一起堆雪人。我會先模仿我奶奶的模樣,堆一位慈祥的老太太,然后依次把父親、母親、姑姑、姑父以及我們同輩的兄弟姐妹,還有他們的配偶和孩子“堆”在奶奶的周圍。不是我夸獎自己,我堆出來的雪人有鼻子有眼特別好看,鏟雪的積極性也特別高漲,一堆一堆的固態(tài)水質(zhì)的原材料,足夠我將自己的想象力放大好幾千倍。有一次,一位淘氣的小朋友,還給我“奶奶”戴上了墨鏡。哈哈,笑死人了,奶奶要是成了“黑老大”,我們?nèi)铱删统闪舜灏?,該讓人背后戳脊梁骨了。把我們?nèi)矣醚鞍差D”停當,我特別有成就感,不管是風和日麗還是狂風暴雨,全家人總是這樣和和睦睦、患難與共、福運同享多好啊!那時候啊,我就沒羞沒臊地擬定出了自己的人生計劃,將來成家后,一定要以自己的努力,接好為家庭傳送祥和的數(shù)據(jù)線,讓家成為一個陽光明媚的“共產(chǎn)主義家庭”。
作為獨生子女,我一直在加工和修理自己,幻想自己能夠成為一臺特殊的機器:“炎熱”的時候,為燥熱的心情下一場大雪;“寒冷”的時候,為結(jié)冰的心情送幾縷陽光。
一定是我們粗魯?shù)膭幼髋哿诉@些生命。草叢里的露水,無辜的眼神和疼痛的淚水,在我們的褲腿上發(fā)表著無言的抗議。
幾年前,我家住在城中村里。村莊的東面、西面和南面是城市的高樓大廈,北面卻是連綿的群山。小時候我與小伙伴在山野玩耍,害怕家人擔心,更懼父親眼睛里的雷霆和閃電,不敢跑到太遠太深的山里,就選擇就近的地方,模仿奧特曼、孫悟空等電視人物,玩耍一番就趕緊收兵回營。母親經(jīng)常怪怨我弄臟了衣褲,爺爺則總是護著我,說莊稼生長離不開土,太干凈的孩子長不大。
如果將城市比喻為一個舞臺的話,青春期郁郁蔥蔥、鳥鳴花香的山野,連同鄉(xiāng)村的建筑群,則無疑就成為了城市情景劇的背景。我在這種特殊的背景里,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然后逐漸掙脫家人的視線,或與小伙伴們結(jié)伴,或牽著家里的大黃狗融入山野,個中樂趣,豈是用詩情畫意可以概括的。
山水是具有靈氣的。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萬里路”倘若失去了山水之趣,萬里路都是平展展的風景,望斷脖子也嘹不見妹妹和哥哥,那書你還能讀下去嗎?那文章你還有寫的嗎?直至現(xiàn)在,如果有人組織去山野采風,我都是最先報名者之一。我常常撫摸那些帶著露水的小草,滿手的露水清清涼涼,神爽之氣立刻傳遍全身。原生態(tài)的感覺,釋放了我的那些來自學習、生活以及虛榮心作祟的壓力,感覺山野的小草、蟋蟀等等各種生物都是自己的親人。
我的根須在山野里,文學的根脈也在山野里。
城市里的花草就像教室中的獨生子女,保持著“小心肝”和“乖乖寶”的形象。我們常常是風一吹就打噴嚏,雨一來就感冒,雪一下就“哇塞”。山野上的植物們,不華貴也不嬌氣,風吹有韌勁,雪壓不低頭,雨來長個頭,牛羊啃過更青春。
山上的水也是有眼睛、有嘴巴、會說話的生命。有人說女人是水做的,斯言不假矣。你看那泉水的乳汁,潺潺流淌若山歌之音,滋潤著人間萬物。小草飲之,舉起了生命的旗幟;動物飲之,延續(xù)了生命的長城;藍天飲之,有了云的浪漫、雨的抒情、雪的輕盈。我家山野附近的城市人,幾乎日日都有結(jié)伴而來者,虔誠地將這些泉水灌人大大小小的壺子里,那神情不亞于一個信徒對于神的尊敬。露水則像是小草的眼睛,清亮亮的眼神充滿了純真與好奇。
記得父親讓我站在窗前背誦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時,望著窗外的山野,我驀地感受到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那種意境。許多封閉性很強的城市建筑,拉住窗簾就是晚上,拉開窗簾就是高樓建筑群的陰影,沒有綠色的風景,沒有小鳥的點綴,沒有白云的縈繞。我的一位鄉(xiāng)下親戚,在兒子的樓房里住了幾天后,毅然回到了家鄉(xiāng)的小院。她對城市的感覺是“人就和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兒一樣,感覺呼吸都憋氣”。
我見過這樣一位路人,他在鄉(xiāng)下走路,不喜歡走那些硬化過的路面,專門撿那些有小草的土路行走。他說原汁原味的鄉(xiāng)村土路,走上去感覺親切。是呀,城市的水泥地,妨礙了土地的呼吸,阻礙了詩人的想象。這些年,我斷斷續(xù)續(xù)認識了一些文藝圈的朋友,不管是愛好文學、書畫還是音樂的創(chuàng)作者,每次到山野走走,他們總有不一樣的收獲。
怪不得陶淵明等文豪對于山野有著牽腸掛肚的情懷,原來山野是他們文學靈感根須之所在呀!地種詩詞曲賦,文寫草木鳥獸,此等閑情雅致,非身居山野不可為也。如果自己能與陶淵明先生一起讀書種地、吟詩作賦的話,那可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可惜家鄉(xiāng)后來拆遷了,住在城市里的我和我的詩歌,能否長期適應城市的生態(tài)氣候,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可以確定的是,將來,我一定會多種幾株來自山野的平民身份的花草,去想念童年。
故鄉(xiāng)是最美的地方,在天邊,在眼前,在夢鄉(xiāng),在心里。故鄉(xiāng)即使是一座草屋,一孔土窯洞,也是在外游子們心中黃金質(zhì)地的宮殿。
故鄉(xiāng)是每個人的靈魂所在地,就算是離家再遠的人,故鄉(xiāng)在心中的位置也永不凋謝。豈止是不會凋謝,而且應該是離故鄉(xiāng)越遠,離開故鄉(xiāng)的時間越長,故鄉(xiāng)越會在心里根深葉茂、花繁果碩。
故鄉(xiāng)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畫面里寫滿了我的青春。
無數(shù)次,我從夢中的自家小院出發(fā),獨自去尋找童年的記憶。
熙熙攘攘的風,攜帶著村莊周邊煤礦所特有的工業(yè)氣息,同時也充滿了青草、鮮花和鳥鳴的芳香。滿臉喜悅的大黃狗,鄉(xiāng)情模式的造型,不同于城市的寵物狗。它們雄赳赳站在家鄉(xiāng)的家門口、小路旁、土坡上,隨口汪汪幾聲,虎虎有生氣。舊院古老的青石板,長約兩米、寬約二尺,厚度約有半尺,早已經(jīng)被先人的腳步、時間的足跡,磨得若一面鏡子,里邊儲滿了鄉(xiāng)村的密碼和祖先的呼吸。一塊塊青石板,一個個臺階,就像是一架鋼琴,姥姥彈了爺爺彈,爺爺彈了父親彈,父親彈了我彈,彈奏著不一樣的音樂,演繹著不一樣的人生。老宅周邊鄉(xiāng)土氣息的炊煙,一座座裝滿鄉(xiāng)土小說情節(jié)的院落,還有那伴我成長的小路,曾經(jīng)共同守衛(wèi)著一個男孩的童年。
鐘表是無情的,時針、分針和秒針像三把寶劍,一點一點地絞殺著我的歲月。只有家鄉(xiāng)的小路,幫我保存了童年的快樂。那時候,我是爺爺、奶奶和父親、母親掌心里的寶。在我尚未學會走路的時候,爺爺抱著白白胖胖的我,一次次在這條土路上朝迎旭日,晚送夕陽,春接歸燕,夏沐微風,秋追果香,冬踏瑞雪,丈量著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我學會走路后,爺爺牽著我那胖乎乎的小手,走過這條小路,走過石卜咀鐵路編組站,走向四礦口,讓我感受車水馬龍的人間繁華。
前些時候,我再次回到已經(jīng)拆遷的故鄉(xiāng)??粗瞧磳⑿藿ǜ邩谴髲B的地基,我忽然感受到了鄉(xiāng)愁的滋味。我想,所謂鄉(xiāng)愁,或許就是一個人長久地離開了故鄉(xiāng)的根須,忽然想起了故鄉(xiāng)的親人或者圓月,忽然想對著故鄉(xiāng)下跪,忽然想抓起一把故鄉(xiāng)的黃土對著故鄉(xiāng)大哭一場的那種感覺吧。
走過窯溝、石垴溝、虎尾溝,跨上瓜皮垴,走到棗溝,風輕輕地吹過我的臉頰,好像還有幾絲雨飄到了我的臉上。我看到了爺爺?shù)哪沟?,圓圓的土堆下,煤礦工人荊鵬泰,是否還打著一盞礦燈,在時間深處,挖掘著屬于自己的黃金。
一位老者拉著一個小男孩,正在旁邊的小路上慢慢地行走。他們的方向是石潑水農(nóng)業(yè)觀光園。這座曾經(jīng)滿目荒涼的山野,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市民欣賞油菜花的驚艷、歡度元宵節(jié)的好去處。石潑水農(nóng)業(yè)觀光園成為了故鄉(xiāng)的一張名片,可惜爺爺無緣牽著我的手,去感受這種溫馨了。2011年夏天,如畫般的故鄉(xiāng)還是那般模樣,恍惚之間,如同做夢一般,爺爺就和全家人開了個玩笑一離開了人間。爺爺出殯的那天,天空中飄著雨絲。云兒是濕的,樹兒是濕的,鳥兒的夢也是濕的,我的眼睛也是濕的,我相信爺爺?shù)男囊彩菨竦摹V挥杏杲z是干的,抽在臉上如同鞭子抽在心上,生疼。
眼前的老者和小男孩,一路歡聲笑語,多像爺爺當年牽著我的小手,在小路上刻錄著一大一小兩行足跡。
我走過無數(shù)的路,唯獨家鄉(xiāng)的路看不厭,走不煩。我分不清面前的路是舊時光的路,還是現(xiàn)在的路。這條路到底記載著幾代人的回憶,多少人從這里走進了黃土深處,多少新嫁娘從這里走向了圓月時光,又有多少人的夢想從這里出發(fā)。
家鄉(xiāng)的山路是一架攝影機,把我的童年存入了自己的內(nèi)心。我不知道,來年春天,長出的小草會不會帶有青春的味道。
“嘿嘿嘿……”一大早,還沒有開始起床,我就憋不住地掩嘴偷樂。
父親問:“黑狗熊偷吃了蜂蜜了?偷笑啥呢?”
我說:“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忽然想起了那句‘小心捎帶了賣黑棗的老話,太有意思了?!?/p>
父親說:“那就趕緊寫篇文章??!”
從小父母就總是教育我遠離是非之地,小心捎帶了“賣黑棗”的。那時候我很奇怪啊,大街上有賣紅棗梨子的、賣燒餅魚肉的、賣鍋碗瓢盆的、賣手機電腦的、賣汽車摩托的、賣衣褲鞋帽的、賣桌椅板凳的、賣蔬菜水果的、賣生日蛋糕的、賣床上用品的等生意經(jīng)營者。遇到是非大家都平安無事,為啥就要把這賣黑棗的“捎帶”了呢?我從小就虛榮心特強,想問父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又害怕父親知道了我的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上初中的時候,一次放學路遇打架斗毆者,幾位同校學生圍觀,結(jié)果半塊磚頭沒有長著眼睛,誤傷了一位同學。大家都說這是捎帶了“賣黑棗”的了。我心中納悶,圍觀的人咋就成了“賣黑棗”的了呢?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尤其是喜歡上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以后,我才逐漸明白這句老話原來用的是借代手法。即先把黑眼珠比喻為黑棗,再把將別人遇到的肢體沖突當作熱鬧劇目的人,比喻為“賣黑棗”的人。老祖宗的修辭手法了不得呀,這是一種連環(huán)暗喻運用手法,以“賣”代“看”,以“黑棗”代“黑眼珠”。我認為這句老話帶有消極的思想,它在告誡后人不要把別人遇到的麻煩當免費娛樂項目來看的同時,也告訴后人“閑事少管,睡覺養(yǎng)眼”,小心誤傷了自己。面對不平之事,大家千萬不要做旁觀角色的“賣黑棗”者,而是要做拉架者、勸和者,不做“唯恐天下不亂”的亞健康心態(tài)者。
這種修辭手法善于從常用和熟知的事物里尋找亮點,比如說我家有個親戚,是我遠房老姑的丈夫,也就是我的老姑父,人稱“胡辣湯”。初聽這個稱呼以為是個貶義詞,誤以為這位老姑父糊涂地說不清事理,后來才鬧明白老姑父是個像“胡辣湯”一樣熱辣辣的熱心腸人。我沒有見過這位老姑父,據(jù)父親講,他每次去老姑父家走親戚,老姑父都熱情得讓他溫暖。有一次他見一位討飯的人去了老姑父家,老姑父不僅給吃了飯,臨走還給了人家一毛錢。那時候的一毛錢不是小數(shù)目,老姑父干一天農(nóng)活最多才掙兩毛錢。如果面對討飯者之類的弱勢群體或者上門的窮親戚,老姑父是“賣黑棗”角色的話,這個“胡辣湯”的雅號是無法得到并被大家公認的。許多外地人慣用“賣眼”來比喻工作不專心和胡亂看景色的行為。其實這“賣眼”遠不如“賣黑棗”鮮活、形象、恰當。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將“賣眼”改為“賣黑棗”的表達效果——好好走路,不要“賣黑棗”;好好開車,不要“賣黑棗”;好好上課,不要“賣黑棗”;好好做人,不要“賣黑棗”;遇到壞人壞事,要見義勇為,不要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不要“賣黑棗”……如此這般的勸誡,多么親切又容易讓人接受?。?/p>
前些時候我看見一位工人彎腰清理沿路兩邊綠化帶里的垃圾,一位老大爺坐在桃河岸邊,把拐杖騰出來遞給工人,說:拿我這拐棍往外鉤垃圾,保證好用。老人行動不便,但是面對垃圾清理,他老人家沒有當“賣黑棗”的人,而是以特殊的方式支持了環(huán)衛(wèi)工作。我建議發(fā)現(xiàn)幫助弱勢群體和清理公共環(huán)境等公益活動的時候,大家不要當“賣黑棗”者,眾人拾柴火焰高,小溪匯聚成江河,幫不了斤你應該助個兩?,F(xiàn)在全市正在推進“五城聯(lián)創(chuàng)”工作,大家都要主動參與進來,不要當“賣黑棗”者。垃圾不要亂扔亂拋,衛(wèi)生死角主動參與清理,從自身做起當“五城聯(lián)創(chuàng)”的參與者和愛護者,而不是旁觀身份的“賣黑棗”者。
為人共事不要當“賣黑棗”者,樂于助人才是好朋友和好同事;路見不平不要當“賣黑棗”者,沒有能力和膽量拔刀相助,拿起手機幫著報個警總可以吧?
你是“賣黑棗”的嗎?我問自己,順便問問大家。
一只蝴蝶落在了一朵鮮花上,兩只翅膀就像兩支船槳,劃動著花朵的小船。
這是人間最美的六月,觀看這樣一場來自山野的精彩“演出”,我的耳邊忽然響起了那首“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的歌曲。我一個大老爺們,臉上居然漾起了幾絲羞澀。
在我的審美傾向中,三月有點冷,冬天的殘兵敗將,一不留神就會襲擊我們一下;四月綠太淺,北方那些遠遠近近的鵝黃色,還攜帶著幾分滄桑與荒涼;五月是一個渡口,等待著萬物開始進入人生的快車道。只有六月讓我賞心悅目,該綠的草木都全力以赴綠了,該開的花朵都爭先恐后露出笑臉了,山野上那些花朵如同萬家燈火,帶給我們的是生命拔節(jié)的欣喜和力量。
六月,我喜歡放下諸多煩惱與雜事,在周末到附近的鄉(xiāng)村休閑散步。車子沿著綠波相擁、宋詞元曲一樣平平仄仄的鄉(xiāng)村路前行,我會產(chǎn)生一種帝王般的自豪和幸福。人生能有幾多六月,可以供我們?nèi)绱藫]霍呀?其實,只要心態(tài)平和,時刻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滿波折起伏的人生之路,何嘗不是一次充滿詩情畫意的旅行?在一戶農(nóng)家的菜園子里,我采購了鮮嫩的黃瓜、豆角、西紅柿和白菜。菜農(nóng)說,這些完全使用農(nóng)家肥生產(chǎn)的蔬菜,其實沒有計劃銷售,是滿足自家一日三餐吃的。她順手又摘下一根黃瓜來,遞給我,說:“你吃吃,體驗體驗和市場里買的黃瓜有啥區(qū)別。”這根黃瓜的身上還帶著毛茸茸的刺,有點像新生兒的胎毛。我咬了一口,脆生生、甜絲絲、香噴噴等詞語立刻涌上了心頭。再看黃瓜的茬口,綠生生得讓我舍不得再咬第二口。豆角的味道,也和市場上購買的味道,有著天壤之別。奶奶在世的時候,隔三差五總要吃一次這種集豆角、土豆、倭瓜、豆面疙瘩為一鍋的名叫“和和飯”的湯面。每次用我在鄉(xiāng)下買來的食材加工出這種面食,奶奶的飯量總是會突破常規(guī),吃一碗還嫌不過癮,吃滿滿兩小碗才會放下碗。奶奶會問我的母親:“艷孩呀!最近這‘和和飯咋這么香?。俊蹦赣H說:“媽媽,這是卓然去鄉(xiāng)下買來的蔬菜,不上化肥和農(nóng)藥?!蹦棠逃涀×藡寢尩脑?,每逢周末就催著我們開車去鄉(xiāng)下購買綠色蔬菜。奶奶說,七月的井水,六月的菜,香煞老神仙不用抵命。
六月的鄉(xiāng)下,各種素面朝天的花兒,競相露出笑臉。我尤其喜歡喇叭花和打碗花。喇叭花就是鄉(xiāng)下辦理紅白喜事時候,請來的鼓樂班子,鼓著腮幫子、努著吃奶的勁兒,一會兒一曲《妹妹你坐船頭》,聽得青春期的女孩兒心里撲通撲通有小兔子跳,臉上的紅暈能點著香煙;一會兒吹《走西口》,凄涼的曲調(diào)蕩氣回腸、柔腸百轉(zhuǎn),有兒女在外邊打工的父母,不由就會想起孩子們在外邊的艱難,趕緊給孩子們打個電話,問個冷熱,報個平安;一會兒吹一曲《老鼠娶親》,熱熱鬧鬧、蹦蹦跳跳,樂得小孩子們眉毛彎彎到可以掛住奶壺子。打碗花則匍匐在地上,若小小的燈盞,送走蜜蜂迎來蝴蝶,像農(nóng)閑時節(jié)父老鄉(xiāng)親彼此間的串門,化解著天地間、人世間的孤獨與寂寞,傳遞著彼此間不戴面具的樸素的溫暖和掛牽。
六月,我還喜歡到本市的公園去欣賞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好多次,我于恍惚間“偶遇”宋代大詩人楊萬里。我們一起閱讀這花中的清官,一起朗誦他老人家的千古名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感謝六月為荷花的盛開提供了溫度與濕度,感謝荷花美化了生機勃勃、芳香乾坤的六月。
人間最美六月天。美食、美景、美好心情的六月,總是讓我通體舒泰、枝葉碧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