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彧嫣,樊大磊,李文博
(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860)
2020年全球動蕩開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使本就增長疲軟的全球經濟再遭遇嚴重沖擊。油氣需求銳減,全球原油供應持續(xù)寬松,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并維持在中低位運行。沙特阿拉伯率先打響“石油價格戰(zhàn)”,主要產油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爭奪日趨激烈。我國經濟先降后升,呈恢復性增長態(tài)勢。全國油氣勘查開采形勢穩(wěn)中向好,勘查投資穩(wěn)中有降,探井及進尺較快增長,開采投資及工作量大幅下降。油氣找礦取得多項重要成果。石油產量穩(wěn)步增長,天然氣產量增長較快,頁巖氣產量大幅增長。
1.1.1 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回升緩慢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停滯,油氣需求大幅萎縮,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整體保持中低位運行。引發(fā)本輪油價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導致原油需求下降,決定性因素卻是本就寬松的全球石油供應局面在資源國之間的博弈中持續(xù)擴大化的結果。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現(xiàn)貨價格為-36.98美元/桶,這在國際油價史上是第一次出現(xiàn)負值,也是2000年以來,繼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和2014年頁巖革命之后國際油價第三次斷崖式下跌。由于減產計劃奏效,6月國際油價已回升至40美元/桶以上,但長期回升乏力(圖1)。
圖1 2000—2020年國際原油現(xiàn)貨價格走勢Fig.1 Pric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spotprices from 2000 to 2020(資料來源:EIA)
1.1.2 全球石油供需寬松,石油需求增速不斷放緩
2020年受經濟和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影響,世界石油需求增速銳減,據(jù)Rystad Energy數(shù)據(jù),2020年4月,世界石油需求降為7 200萬桶/d,5月和6月石油需求分別達到7 900萬桶/d和8 500萬桶/d;隨著需求平緩復蘇,10月石油需求平均達到了9 170萬桶/d。Rystad Energy《2020年12月石油市場月度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石油總需求約為8 960萬桶/d,遠低于2019年疫情前的需求水平9 960萬桶/d[1]。另外,世界多家機構如OPEC、EIA等均大幅下調了世界石油的需求,較2019年下降約1 000萬桶/d[2-3](表1)。
表1 世界石油需求和供給預測Table 1 Forecast of world oil demand and supply
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xù)低位運行與全球原油供應持續(xù)寬松緊密相關。據(jù)BP數(shù)據(jù)[4],2019年世界石油產量44.85億t,同比下降0.3%。其中,美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石油產量居前三位,合計占世界的41.7%。世界石油消費量44.45億t,同比增長0.8%,其中,美國、中國、印度居前三位,合計占世界的39.0%。由于“OPEC+”聯(lián)合減產奏效,2020年12月,世界石油產量為9 351萬桶/d,較4月下降591萬桶/d,其中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美國分別下降251萬桶/d、222萬桶/d和110萬桶/d[5]。全球石油剩余產能不斷增加,但據(jù)EIA數(shù)據(jù)[6],2020年OPEC石油剩余產能615萬桶/d,為2003年以來的最高值;據(jù)Rystad Energy最新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球石油剩余產能1 155萬桶/d。全球石油供大于需的形勢將持續(xù)較長時間,預計持續(xù)2~3年。
表2 2020年全球原油供應量Table 2 Global crude oil supply in 2020
總體來看,2020年全球石油供大于求。據(jù)EIA數(shù)據(jù),2020年4月全球石油供需差達到1 970萬桶/d;下半年,OPEC聯(lián)合限產等措施作用顯現(xiàn)和中國等經濟體逐漸擺脫疫情的影響,油氣供需趨于平衡,國際原油需求略大于供應。
1.2.1 油氣活動鉆井快速減少
據(jù)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司數(shù)據(jù)[7],2020年,全球活動鉆機數(shù)量平均1 352臺,同比下降37.9%;美國活動鉆機數(shù)量平均436臺,同比下降53.8%(表3)。據(jù)EIA統(tǒng)計,2020年7月24日,美國在用油氣鉆機數(shù)降至249臺,比3月初疫情前減少了551臺,降幅高達70%。據(jù)OPEC數(shù)據(jù),2020年三季度全球活動鉆機數(shù)量平均1 151臺,較第二季度繼續(xù)減少222臺,較2019年同期下降51.1%。
表3 2020年全球鉆機數(shù)量Table 3 The number of global drilling rigs in 2020
1.2.2 全球油氣上游投資大幅下降
低油價和疫情使得全球油氣上游受到巨大影響。油氣企業(yè)利潤下降,一些重大油氣項目推遲或擱淺。沙特阿拉伯阿美公司將兩個近海油田Marjan和Berri的擴建完成時間推遲到2023—2024年;卡塔爾國有石油公司(QP)已完成數(shù)百外籍員工的裁員計劃,以應對疫情沖擊[8]。
為應對低油價帶來的影響,各石油公司大幅削減預算,據(jù)Rystad Energy數(shù)據(jù),2020年,全球上游投資約為3 800億美元,較2019年大幅下降29%,其中頁巖氣和油砂支出分別減少52%和44%。面對低油價導致的利潤下降和庫存緊張的局面,美國油氣企業(yè)利用非常規(guī)勘探開發(fā)周期較短的特點迅速應對,據(jù)IHS Makit公司2020年5月調查數(shù)據(jù),北美86%的油氣上游公司宣布更改2020年運營計劃,預測2020年美國油氣企業(yè)勘探開發(fā)支出將同比大幅下跌46%。部分油氣企業(yè)降低了老油井和低產井的產量以加強盈利能力,EIA預測,2020年美國原油產量將較2019年減少66.9萬桶/d。
1.3.1 美國不斷加大對世界油氣市場的控制,爭奪油氣市場主導權
在“能源獨立”和“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指引下,美國不斷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fā)力度。通過不斷加大油氣出口,爭奪世界油氣市場的控制力和話語權。另外,美國還對世界部分產油國進行制裁和打壓。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xié)議,隨后重啟并新增了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限制伊朗原油出口。2020年10月8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伊朗18家銀行實施制裁。美國不斷加大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力度,控制其石油出口,2020年10月,委內瑞拉制憲大會授權馬杜羅“秘密簽署石油協(xié)議”以應對美國制裁[9]。
1.3.2 沙特阿拉伯率先打響“石油價格戰(zhàn)”,主要產油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爭奪日趨激烈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xù),對世界經濟沖擊巨大,能源需求大幅下降。2020年3月6日,在減產聯(lián)盟(OPEC+)能源部長會議上,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OPEC)國家的減產保價方案遭到俄羅斯的抵制;3月7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原油出口價格下調6~8美元/桶,將原油產量增至1 230萬桶/d,結果導致“石油價格戰(zhàn)”爆發(fā);4月12日,減產聯(lián)盟達成自歐佩克成立以來最大規(guī)模減產協(xié)議,聯(lián)合二十國集團會議決定減產1 500萬桶/d,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二十國集團減產400萬~500萬桶/d。
1.3.3 部分資源國不斷收緊油氣財稅政策,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2014年底以來的低油價,尤其是2020年以來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增加了資源國財政壓力,為此,部分資源國紛紛調整油氣領域稅收政策,以緩解財政緊張局面。烏茲別克斯坦將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由12%提高至15%,廢除了利息所得稅免稅政策;南蘇丹將油氣企業(yè)利潤稅稅率定為最高檔30%;尼日利亞將增值稅稅率由5%提高至7.5%;俄羅斯啟動能源資源稅改革,擬取消生產成本較高的成熟油田和高黏原油油田,取消里海、西伯利亞東部和北極地區(qū)部分油田項目的出口關稅豁免權,以增加稅收。
2.1.1 勘查投資穩(wěn)中有降,探井及進尺較快增長,開采投資及工作量大幅下降
2020年,全國油氣(包括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投資分別為668億元和2 09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7%和21.0%。油氣基礎性地質調查投資18億元,同比下降10.0%。完成二維地震2.8萬km,同比下降41.2%;完成三維地震4.2萬km2,同比下降10.5%;完成探井2 745口,同比增長14.2%,完成進尺817萬m,同比增長15.9%;完鉆開發(fā)井16 296口,同比下降28.5%,完成進尺3 438萬m,同比下降32.9%。
2.1.2 石油儲量產量穩(wěn)步增長,天然氣儲量產量增長較快,頁巖氣產量大幅增長
2020年,全國原油產量為1.95億t,同比增長1.6%;天然氣(含頁巖氣、煤層氣)產量為1 888億m3,同比增長9.8%[10]。 2020年,全國新增石油(原油+凝析油)探明地質儲量為13.2億t,天然氣(氣層氣+溶解氣)為10 357億m3,煤層氣為673億m3,同比分別增長17.8%、28.0%、950.0%;新增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1 918億m3,同比減少74.9%(圖2和圖3)。
圖2 2008—2020年全國原油儲產量圖Fig.2 Crude oil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20(資料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
圖3 2008—2020年全國天然氣儲產量圖Fig.3 Natural gas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20(資料來源: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
1) 原油天然氣消費量快速增長。 2020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7.36億t,同比增長5.8%;天然氣消費需求較快增長,達3 238億m3,同比增長5.9%。
2) 原油進口量較快增長。2020年我國原油全年進口量5.4億t,同比增長7.3%;進口額1.22萬億元,同比減少26.8%。原油對外依存度73.5%,比2019年度增加0.9個百分點。
3) 天然氣進口量增速放緩。在我國推進煤改氣的大背景下,天然氣內需市場需求穩(wěn)步增長。 我國2020年天然氣進口量達1 403億m3(10 166萬t),同比增長5.3%,同比增速較2019年下降1.5個百分點。進口金額達2 315億元, 同比減少19.4%, 對外依存度41.7%,比2019年減少0.7個百分點(表4)。
表4 2008—2020年我國原油、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及對外依存度統(tǒng)計Table 4 Table of apparent consumption and external dependence of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20
2.3.1 常規(guī)油氣在新區(qū)、新領域取得突破
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寒武系天然氣勘探取得重大戰(zhàn)略突破,蓬探1井震旦系燈二段、角探1井寒武系滄浪鋪組分獲日產122萬m3、52萬m3高產氣流,發(fā)現(xiàn)新的含油氣層系,古隆起北斜坡有望形成安岳萬億方特大氣田之后新的萬億方大氣區(qū)。川東地區(qū)上寒武統(tǒng)新層系風險勘探平橋1井測試日產氣25.1萬m3,開辟了四川盆地海相勘探新領域;塔里木盆地塔北超深層寒武-奧陶系油氣勘探取得重大戰(zhàn)略突破,塔北寒武系鹽下輪探1井風險勘探新區(qū)、新層系獲重大發(fā)現(xiàn),甩開勘探滿深1井、鹿場1、哈得32井均獲百噸高產,塔河南富滿區(qū)塊已落實億噸級規(guī)模儲量。順北地區(qū)新區(qū)帶油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順北71X、順北52A、順北隆1井獲得高產油流,新增三級石油儲量2億t;準噶爾盆地阜康凹陷風險探井——康探1井在二疊系蘆草溝組和上烏爾禾組取得突破,其中,上烏爾禾組一段獲日產158 m3高產油流,準噶爾盆地東部有望形成億噸以上規(guī)模油區(qū)。盆地南緣中段下組合深大構造天然氣勘探獲重大突破,呼探1井清水河組獲日產氣61.9萬m3,日產油106.5 m3,展現(xiàn)了準噶爾盆地規(guī)模增儲“油氣并進”新格局;渤海海域高效評價墾利6-1,獲億噸級連片巖性大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 483萬t;珠江口盆地東部惠州26-6構造在古近系古潛山及淺水天然氣勘探取得重大發(fā)現(xiàn);河套盆地臨河坳陷風險探井臨華1x、興華1井在臨河組分獲日產油305.8 m3和274 m3,新發(fā)現(xiàn)一個億噸級高產富集區(qū)帶[11]。
2.3.2 頁巖油、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guī)油氣勘探取得重大進展
松遼盆地北部古龍頁巖油勘探取得重大戰(zhàn)略性突破,英頁1H井獲日產油36.1 m3,古頁油平1井大規(guī)模體積壓裂獲日產油38.1 m3、日產氣1.3萬m3,頁巖油有望成為大慶百年油田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四川盆地川東南復興地區(qū)侏羅系東岳廟段陸相頁巖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涪頁10HF井獲日產氣5.58萬m3、日產油17.6 m3;準噶爾盆地瑪湖地區(qū)瑪頁1井在二疊系風城組頁巖油勘探獲重要發(fā)現(xiàn),直井多層壓裂獲日產50.6 m3,有望形成繼吉木薩爾凹陷之后新的頁巖油規(guī)模接替區(qū);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利用水平井鉆采技術成功實施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采,實現(xiàn)了從“探索性試采”向“試驗性試采”的跨越。
截至2020年底,30多家中國企業(yè)參與海外200多個油氣項目的投資,業(yè)務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2020年3月,阿布扎比陸海項目一期全油田投產,項目未受新冠疫情影響,按照年初計劃配產正常運行;6月,哈薩克斯坦天然氣運輸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完成對華天然氣出口;7月,俄羅斯向中國交付首批其位于俄羅斯北極地區(qū)油氣田所產原油;8月,中俄合作建設的全球最大聚合物工廠——阿穆爾天然氣化工綜合體項目(AGCC)正式開工。
2.5.1 國內油氣勘探開發(fā)力度不斷加強
2020年6月12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發(fā)改運行〔2020〕900號),明確提出:從勘探開發(fā)投資、重點含油氣盆地建設、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發(fā)展等幾大領域做出指示,要求積極推動國內油氣穩(wěn)產增產。油氣企業(yè)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fā)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推進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fā)力度七年行動計劃落實落地,開創(chuàng)了油氣增儲上產新局面。
2.5.2 油氣礦業(yè)權出讓制度改革有序推進
2019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印發(fā)《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自然資規(guī)〔2019〕7號),確立了以全面推進礦業(yè)權競爭性出讓為核心的礦產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地位,引導各類主體公平進入上游市場。全面推廣“凈礦出讓”,完善油氣區(qū)塊退出機制,加大油氣等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持續(xù)推進資源總量管理和科學配置。
新冠疫情蔓延、逆全球化等因素導致了國際經濟復蘇乏力,抑制了石油等大宗產品的需求。全球石油剩余產能仍居高位,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供給側、需求側均難以支撐2021年油價的大幅上漲,預測2021年布倫特(Brent)原油現(xiàn)貨平均價格為46~50美元/桶,但隨著部分產油國財政惡化和國際政治博弈加劇,不排除未來能源熱點地區(qū)突發(fā)事件造成油價的短期波動。后疫情時代全球能源將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后疫情時代,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加速重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前景廣闊。
2021年,由于疫情和低油價影響,油氣勘查開采形勢面臨嚴峻考驗,但有關部門和石油公司堅持做到降本增效,努力增加儲量,穩(wěn)定產量,預計2021年全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10億t,常規(guī)天然氣8 000億m3,頁巖氣1 000億m3。 石油產量1.96億t,天然氣產量2 000億m3。石油消費量2030年前后將達峰,天然氣消費量和產量均將繼續(xù)較快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10億t,天然氣9 000億m3(含頁巖氣和煤層氣),2025年石油產量2億t,天然氣(含頁巖氣和煤層氣)產量2 500億m3,其中頁巖氣400億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