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燕 李兆奎 李玲燕
1 臺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2 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金銀花為一種常用的中藥,臨床使用十分廣泛,目前約500多種中藥制劑使用了金銀花,其中超過70%的感冒中成藥和抗感染中成藥中都含有金銀花[1]。研究發(fā)現(xiàn),金銀花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癌、保護肝臟、抗氧化和鎮(zhèn)痛等各種作用[2]。炒金銀花為金銀花的炒黃炮制品。《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中只有金銀花生品的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研究發(fā)現(xiàn)金銀花不同炮制方式其綠原酸、木犀草苷等有效化學(xué)成分的含量及溶出率會不相同,同時也會影響到金銀花的功能主治和臨床應(yīng)用[3],可見不能以金銀花的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來評價炒金銀花的質(zhì)量情況。本文收集了10批次的炒金銀花,測定其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建立金銀花炒黃炮制品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和標(biāo)準(zhǔn),以便為炒金銀花藥材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依據(jù)。
1.1 儀器:Waters e2695液相色譜儀(美國沃特世公司,2998 PDA檢測器和Empower2色譜工作站),BP221S型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恒溫水浴鍋(江蘇金壇市江南儀器廠)。
1.2 試劑與材料:綠原酸對照品、木犀草苷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含量測定用);乙腈為色譜純,磷酸、甲醇、乙醇、乙酸丁酯、甲酸、冰醋酸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10批炒金銀花樣品由臺州御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提供,經(jīng)臺州市藥品檢驗研究院中藥檢驗所鑒定均符合《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版規(guī)定。
2.1 TLC鑒別:取炒金銀花粉末(過四號篩)0.2g,加入50%的甲醇5ml,室溫下放置12小時后濾過,將所得續(xù)濾液在水浴上蒸發(fā)掉甲醇,殘渣再另加甲醇2ml,所得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在綠原酸對照品中加入50%的甲醇適量,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將其作為對照品溶液。按照《中國藥典》2015版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然后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使用的展開劑為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層溶液,展開后將其取出晾干,然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的色譜圖,發(fā)現(xiàn)在同一位置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詳見圖1。
圖1 炒金銀花薄層色譜圖
2.2 HPLC測定綠原酸的含量:具體如下。
2.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炒金銀花粉末(過四號篩)0.5g,精密稱定后放入具塞錐形瓶中,加入50%的甲醇50ml,精密稱重后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頻率、時間分別為250W、40kHz、30min。放冷后再稱重,減少的重量用50%的甲醇補足,搖勻后濾過,精密吸取續(xù)濾液5ml,轉(zhuǎn)移到25ml的棕色量瓶中,往其再加入50%的甲醇到刻度線,搖勻后即得供試品溶液。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定綠原酸對照品適量,置棕色量瓶中,加入50%的甲醇進行超聲溶解,將其配置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為對照品溶液。
2.2.3 色譜條件:填充劑為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流動相為乙腈與0.4%的磷酸水溶液以13∶87的比例混合液;檢測波長為327nm;進樣量為10μl,流速為1.0ml/min;按照綠原酸峰值來計算理論塔板數(shù)應(yīng)不低于1000。
2.2.4 測定法:按2.2.3色譜條件,在室溫下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10μl,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各樣品的綠原酸含量。
2.2.5 綠原酸穩(wěn)定性試驗:在室溫下精密吸取各供試品溶液5~10μl,按2.2.3色譜條件,在放置0、1、3、7、10、14、18、24小時后各進樣1針,測得TZ-CJYH-MB-01峰面積分別是 1863951、1852074、1843521、1868757、1856508、1839885、1819742、1860612,得出 RSD 值 為0.9%。表明本品在室溫下放置24小時內(nèi)穩(wěn)定。
2.2.6 測定結(jié)果:十批樣品的測定結(jié)果詳見表1,按干燥品計算,將含量限度定為含綠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這與《中國藥典》金銀花限度相一致。
表1 炒金銀花綠原酸含量測定結(jié)果信息表
2.3 HPLC測定木犀草苷的含量:具體如下。
2.3.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炒金銀花粉末(過四號篩)2g,精密稱定后放入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的乙醇50ml,稱重后超聲處理,超聲功率、頻率、時間分別為250W、35kHz、60min。放冷后再稱重,減少的重量用70%的乙醇補足,搖勻后濾過。精密吸取續(xù)濾液10ml,蒸干回收乙醇,殘渣用70%的乙醇溶解,置5ml棕色量瓶中,再加入70%的乙醇到刻度線,即為供試品溶液。
2.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定木犀草苷對照品適量,置棕色量瓶中,加入70%的乙醇進行超聲溶解,將其配置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為對照品溶液。
2.3.3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用苯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Aglient ZORBAX SB-phenyl 4.6mm×250mm,5μm);檢測波長為350nm;進樣量為10μl;選用兩個流動相,流動相A為乙腈,流動相B為0.5%的冰醋酸溶液,流速1.0ml·min-1,按表2中的規(guī)定進行梯度洗脫。按照木犀草苷峰值來計算理論塔板數(shù)不低于20000。
表2 高效液相測木犀草苷的梯度洗脫表
2.3.4 測定法:按2.3.3色譜條件,在室溫下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10μl,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各樣品的木犀草苷含量。
2.3.5 木犀草苷穩(wěn)定性試驗:在室溫下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適量,按2.3.3色譜條件,在放置0、1、3、7、10、16、19、24小時后各進樣1針,測得TZ-CJYH-MB-01峰面積分 別是 919901、923523、923999、915329、921906、933428、925938、937147,得出RSD值為0.8%。表明本品在室溫下放置24小時內(nèi)穩(wěn)定。
2.3.6 測定結(jié)果:10批樣品的測定結(jié)果詳見表3,根據(jù)制定限度的一般原則,10批樣品的含量限度是0.028。十批中就有兩批不在限度內(nèi),限度有點嚴(yán),按干燥品計算,將含量限度定為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025%。一批不在限度內(nèi),屬于正常。
表3 炒金銀花木犀草苷含量測定結(jié)果信息表
炒金銀花炮制過程未添加輔料,沒有成分改變,因沒有現(xiàn)成的方法可以參考,所以參照《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金銀花項下的薄層色譜鑒別法,進行炒金銀花樣品的TLC測定。在測定綠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時,只做穩(wěn)定性試驗和含量測定。金銀花中木犀草苷含量在《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中規(guī)定不小于0.050%,本實驗發(fā)現(xiàn)炒金銀花中木犀草苷含量限度為0.025%,含量下降了很多??赡芙疸y花經(jīng)過高溫炒制后某些化學(xué)成分變得不穩(wěn)定,甚至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所以導(dǎo)致木犀草苷含量的改變。由此表明,有效成分的改變使得炒金銀花與金銀花的功效有所不同,臨床應(yīng)用也有所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