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向陽
(杞縣中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河南 開封 4752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是臨床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高,發(fā)病與胃容受性舒張功能障礙有關[1]。西醫(yī)治療以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促胃動力等藥物為主,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但治療周期較長,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中醫(yī)理論認為,F(xiàn)D多因勞累過度、飲食不節(jié)而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痰氣交阻、痞滿脹痛,臨床治療宜消痞除滿,健脾養(yǎng)胃[2]。本研究選取98例FD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消痞湯輔助西藥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杞縣中醫(yī)院FD患者98例,根據治療方案分為兩組,各49例。參照組:男22例,女27例;年齡21~53歲,平均(37.22±7.98)歲;病程3~7個月,平均(5.01±0.95)個月;體質量指數(shù)16.0~20.7 kg·m-2,平均(18.12±0.85)kg·m-2。研究組:男21例,女28例;年齡20~55歲,平均(37.22±8.16)歲;病程3~9個月,平均(5.23±0.89)個月;體質量指數(shù)16.2~20.5 kg·m-2,平均(18.05±0.79)kg·m-2。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杞縣中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確診為FD;②合并上腹痛、上腹灼燒感、早飽感、餐后飽脹等癥狀;③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胃腸道、肝膽等器質性病變;②本研究藥物禁忌證;③近期有外科手術史;④神經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⑤近1個月曾服用胃腸動力藥物。
1.3 方法(1)參照組口服莫沙必利(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58),每次10 mg,每日3次。(2)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消痞湯,組方:枳實、炙甘草、黨參、厚樸、茯苓、白術各10 g,黃連、干姜各6 g,半夏9 g,炒麥芽15 g。常規(guī)煎煮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兩組均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1)療效。以癥狀評級評估治療效果。療效標準:顯效,即癥狀基本消失或改善3級及以上;有效,即癥狀輕微或改善2級及以上,每日排便1次;好轉,即癥狀改善1級及以上,每日排便2~3次;無效,即每日排便>4次,癥狀加重或未改善。將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2)癥狀積分。癥狀包括腹痛、腹脹早飽、體倦乏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分3級,每級5分。Ⅰ級:癥狀不明顯或偶有發(fā)作,不影響正常工作;Ⅱ級:癥狀明顯且經常發(fā)作,需服藥。Ⅲ級:每餐均有癥狀,需服藥。(3)胃動力指標,包括胃竇面積、胃竇收縮頻率、胃竇運動指數(shù)、胃竇排空時間。(4)胃腸激素水平,指標包括生長抑素、胃動素水平。(5)不良反應。
2.1 療效研究組總有效率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 癥狀積分治療后,研究組癥狀積分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
2.3 胃動力指標治療后,兩組胃竇面積、胃竇收縮頻率、胃竇運動指數(shù)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胃竇排空時間有所縮短,且研究組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指標比較
2.4 胃腸激素水平治療后,研究組生長抑素水平低于參照組,胃動素水平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2.5 不良反應研究組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1例,頭暈乏力1例;參照組出現(xiàn)腹瀉2例、嘔吐2例、頭暈1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8%(2/49),參照組為10.20%(5/4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15,P=0.433)。
FD是臨床常見慢性疾病,起病緩慢,呈持續(xù)性反復發(fā)作。FD發(fā)病機制與胃酸分泌異常、胃腸動力障礙有關,西醫(yī)臨床治療以促胃動力為主[3]。莫沙必利是臨床常用促胃動力藥,可促進胃排空,增強胃、十二指腸蠕動,緩解惡心、嘔吐等癥狀,但局限性在于長期用藥效果欠佳,且停藥后易復發(fā)[4]。
FD屬于中醫(yī)“胃脘痛”“痞滿”范疇,病位在胃、脾、肝等臟腑,胃主降濁,肝主升發(fā),脾主運化,由于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勞累過度等多種因素導致脾胃虛弱,致使運化失司、肝脾失調,繼而氣壅濕聚,發(fā)為本病,治療關鍵在于健脾行氣、消痞除滿。消痞湯由枳實、黃連、干姜、白術、炙甘草、厚樸、半夏、黨參、茯苓、炒麥芽等組成。其中枳實可破氣除痞,消積導滯;黃連可清熱燥濕,瀉火除滿;干姜可溫中散寒,燥濕消痰;白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炙甘草可補脾和胃,陰陽并調;厚樸可行氣消積,燥濕除滿;半夏可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黨參可補中益氣,生津益脾;茯苓可滲濕利水,益脾和胃;炒麥芽可行氣消食,健脾開胃。諸藥合用,共奏益脾和胃、行氣消積、消痞除滿之功效?,F(xiàn)代藥理學表明,消痞湯可改善乙酰膽堿酯酶、生長抑素、胃動素水平,有助于增強胃腸運動功能[5-6]。本研究中研究組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研究組癥狀積分低于參照組,表明消痞湯治療效果確切。莫沙必利可改善胃動力,對胃酸分泌影響較小,且無明顯心血管不良反應,但易出現(xiàn)腹痛、腹瀉、頭暈等并發(fā)癥。消痞湯方中枳實破氣除痞,為君藥,可增強腸道平滑肌張力,促進胃腸蠕動,與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合用則通補兼施,健脾補虛,可起到與莫沙必利相似作用,二者結合可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生長抑素水平低于參照組,胃竇面積、胃竇收縮頻率、胃竇運動指數(shù)、胃動素高于參照組,胃竇排空時間短于參照組,提示消痞湯有助于促進胃動力,調節(jié)胃腸激素水平。另外,本研究中研究組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僅有大便次數(shù)增多1例、頭暈1例,調整用藥后緩解,提示消痞湯治療FD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消痞湯輔助西藥治療FD患者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促進胃動力,調節(jié)胃腸激素水平,安全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