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梓含
人生的一次次邂逅,有血濃于水的親情,有同窗共讀的友情,但總會有那么一縷暗香,不似星河璀璨,不似繁花盛開,卻又時??M繞心頭……
初識·燈火
黑暗的走廊里,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在摸索著前行,那正是晚課歸來的我。我膽子小,再加上走廊里沒有燈,心里更是害怕。我小跑著奔向家門,急促地敲著門,媽媽把門打開,我迎面第一句便是“什么破小區(qū),走廊連燈都沒有”。這時走廊里一戶三口之家正打著手電在搬運東西,他們看了看我,沒說什么,只是低下頭接著搬運。媽媽急忙關(guān)上了門,對我說:“對門新搬來了一家人,能不能給人家留個好印象!”夜晚我望著萬家燈火,心里一陣酸楚。隔天放學(xué)回家,我剛鼓起勇氣邁進(jìn)漆黑的走廊,“啪”一束光打在了我身上,我驚訝地仰頭望去,竟然是一盞聲控?zé)簦倚闹幸魂嚉g喜??蛇@盞燈是別人家門口的,離開這束光我又會邁進(jìn)漆黑的走廊,我心里這么想著,還是有幾分不安。接下來讓我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走出鄰家的燈光后,“啪”的一聲我家門口竟然也亮起了一盞聲控?zé)?。我欣喜地敲開門,對媽媽說:“媽,什么時候咱家門口也安燈了?”媽媽笑著答道:“我今天本想讓你爸去買燈泡,沒想到剛出門,就發(fā)現(xiàn)新搬來的鄰居給我們安上了,咱們還得感謝人家!”我心里感覺暖暖的。
相遇·甜粽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喜氣洋洋。我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一陣敲門聲傳來。媽媽開了門,只見一盤粽子便伸了進(jìn)來。我兩眼放光,從沙發(fā)上跳起來歡呼道:“耶!有粽子吃嘍!”盤子后面站著的是一位阿姨,只見阿姨笑笑說:“我是隔壁的,知道孩子喜歡吃這些東西,就包了些,討個喜慶?!眿寢屵B忙推托說不要,還說上次門口新?lián)Q的聲控?zé)舳紱]好好感謝。鄰居阿姨執(zhí)意要給,媽媽不好意思地收下了,讓我趕緊跟阿姨道謝。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翠綠的粽葉,白白的糯米與紅棗露出,咬一口,真是綿軟香甜。
相知·新年
新年到了,今年與往年不同,不能大家在一起放鞭炮喜慶過年,媽媽便和我拿了幾盤包好的餃子準(zhǔn)備敲敲隔壁家的門,好好感謝一下人家。門開了,三張笑意盈盈的面容隨即涌入眼簾。幾盤餃子,將兩家人的情誼緊緊連在了一起,我們兩家人用歡笑迎來了新年。
“遠(yuǎn)親不如近鄰”,古語講得好,有時一盞明燈、一盤粽子、幾盤餃子就能讓兩個陌生的家庭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yōu)槭裁床挥赂业厍瞄_那一扇親鄰之間的門呢?
鄰里之間的情誼或許比不上親人,比不上朋友,但它卻是我們生活中近在咫尺的溫暖。
(指導(dǎo)教師:郭鳳琴)
點評
寫真情主題的文章,有人寫父母,有人寫同學(xué),有人寫老師,卻很少有人能關(guān)注到近在咫尺的鄰居,而鄰居這時常被我們忽略的群體就真的沒有故事可寫嗎?本文作者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鄰里之間故事多,鄰里之間真情暖。作者以小標(biāo)題這一新穎的形式,以時間為線索,選取了鄰里交往中三件具有代表性的小事——主動安走廊聲控?zé)?、端午?jié)送甜粽、新年送餃子,寫了“我”家與鄰居家“初識”“相遇”“相知”的過程,讓讀者感受到了鄰里交往的一個個瞬間,感受到了越相處越融洽的鄰里情。仔細(xì)想想,在你的日常生活里有沒有鄰居的身影呢?有沒有哪件事曾帶給你觸動、引發(fā)你思考呢?平時注意發(fā)現(xiàn)和積累這些生活中的小事,讓它們也成為你作文時獨一無二的素材吧!
(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