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興衰

        2021-01-20 05:30:42孫德剛韓睿鼎
        當代世界 2021年1期

        孫德剛 韓睿鼎

        【內(nèi)容提要】從奧斯曼帝國解體到2020年阿聯(lián)酋與以色列建交,阿拉伯民族主義歷經(jīng)百年興衰。二戰(zhàn)后,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成為阿拉伯國家加強團結、支持巴勒斯坦事業(yè)的“武器”,阿以矛盾成為中東地區(qū)主要矛盾。然而,隨著阿拉伯國家內(nèi)部矛盾的激化,加上域外大國和中東非阿拉伯國家對阿“分而治之”,阿拉伯民族主義開始讓位于地方民族主義,阿拉伯世界的整體利益讓位于各國的現(xiàn)實利益。從埃以簽署《戴維營協(xié)議》到阿聯(lián)酋與以色列簽署《亞伯拉罕協(xié)議》,阿拉伯世界不斷分化,利益訴求、安全挑戰(zhàn)和身份認同日益多元化。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為了在海灣地區(qū)應對伊朗的威脅以及在東地中海地區(qū)應對土耳其的挑戰(zhàn),部分阿拉伯國家選擇與以色列“化敵為友”,多極化的“新中東”格局已現(xiàn)端倪。

        【關鍵詞】阿拉伯民族主義;巴以問題;阿以關系;阿拉伯國家

        【DOI】10.19422/j.cnki.ddsj.2021.01.007

        阿拉伯世界處于歐亞非三大洲結合部,從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成為連通歐洲與亞太兩大經(jīng)濟區(qū)的橋梁和紐帶。奧斯曼帝國后期,阿拉伯民族主義風生水起,民族獨立、民族團結和民族復興成為阿拉伯國家精英的奮斗目標。為削弱奧斯曼帝國,英國承諾支持阿拉伯人在肥沃的新月地帶(沙姆地區(qū))建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同時又與法國秘密簽訂了瓜分中東的《塞克斯-皮科協(xié)定》。在諸多此類內(nèi)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阿拉伯民族主義經(jīng)歷了由盛到衰的百年變局,對當前大國關系和中東格局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從阿拉伯民族主義到地方民族主義

        1945年,埃及、沙特、伊拉克等已獲得獨立的7個阿拉伯國家宣布成立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以下簡稱“阿盟”),旨在促進西亞、東非和北非阿拉伯人的團結,像蘇聯(lián)一樣構建統(tǒng)一的“阿聯(lián)”。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制定了阿拉伯統(tǒng)一的“宏偉藍圖”。伊拉克時任首相努里·賽義德(Nuri al-Said)提出,阿拉伯統(tǒng)一應分“兩步走”,即先實現(xiàn)阿拉伯次區(qū)域的一體化,再實現(xiàn)阿拉伯世界整體的統(tǒng)一。作為第一步,沙姆地區(qū)的伊拉克、敘利亞和約旦先合并成一個國家,接著非洲的埃及、蘇丹和利比亞統(tǒng)一,然后阿拉伯半島的沙特和也門統(tǒng)一,最后上述3個次區(qū)域再組成一個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其他阿拉伯國家獨立后再加入到統(tǒng)一進程中,最終形成大一統(tǒng)的“阿拉伯聯(lián)邦”。

        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主張以共同的語言、文化、歷史和伊斯蘭教為紐帶,強化民族認同。為增強民族凝聚力,阿盟呼吁各國阿拉伯政府和人民支持民族解放,支持巴勒斯坦正義事業(yè),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和英法殖民主義。在共同的任務面前,阿拉伯民族成為“想象的共同體”,追求以團結與統(tǒng)一實現(xiàn)民族復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斗爭下,法國于20世紀60年代初被迫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英國于1971年從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qū)撤軍、結束在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委任統(tǒng)治,阿拉伯民族主義取得階段性成就。不僅如此,埃及納賽爾高舉泛阿拉伯主義旗號,于1958年宣布埃及同敘利亞組建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同年伊拉克和約旦宣布組成阿拉伯聯(lián)邦;1974年卡扎菲統(tǒng)治下的利比亞宣布與突尼斯合并為伊斯蘭阿拉伯共和國;伊拉克復興社會黨和敘利亞復興社會黨提出“統(tǒng)一、自由和社會主義”三大目標;其他阿拉伯國家也積極研究阿拉伯世界的統(tǒng)一方式。1981年5月,海灣合作委員會成立,旨在促進海灣阿拉伯國家經(jīng)濟、政治、外交和軍事一體化、遏制伊朗;1989年,埃及、伊拉克、約旦、阿拉伯也門共和國4國成立阿拉伯合作委員會;同年,北非5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和毛里塔尼亞成立阿拉伯馬格里布聯(lián)盟。[1]然而,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統(tǒng)一進程中也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

        首先,在阿拉伯世界內(nèi)部,以納賽爾為代表的泛阿拉伯主義者主張世俗化和現(xiàn)代化,反對君主世襲制;而以沙特為代表的泛伊斯蘭主義者主張伊斯蘭教在國家和社會中的基礎作用,反對世俗化和共和政體。納賽爾推行的阿拉伯統(tǒng)一事業(yè)以及阿拉伯民族革命,招致了以沙特為首的君主制國家的反對和指責。1962年,沙特組織召開國際伊斯蘭會議,討論對付激進阿拉伯民族主義和世俗主義策略。[2] 1969年,沙特高舉泛伊斯蘭主義的大旗,發(fā)起成立了伊斯蘭會議組織。埃及作為世俗主義的代表,沙特作為伊斯蘭主義的代表,其意識形態(tài)爭論對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和統(tǒng)一無疑是致命一擊,兩國在也門發(fā)動的代理人戰(zhàn)爭削弱了阿拉伯世界聯(lián)合抗擊以色列的能力。

        其次,在冷戰(zhàn)大背景下,無論是美蘇還是英法均反對阿拉伯民族主義,認為阿拉伯世界統(tǒng)一為一個國家既不具有可操作性,又充滿危險,故采取了培養(yǎng)代理人、分而治之等措施。早在1955年,英國就和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北層國家建立“巴格達條約組織”,成為西方遏制蘇聯(lián)向中東擴張的屏障;蘇聯(lián)則與埃及、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等“進步國家”建立特殊關系,制衡親西方的海灣君主制阿拉伯國家。美國從自身利益出發(fā),也認為兩個或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聯(lián)合對美國弊大于利,認為一個更大更自信的阿拉伯國家會持強硬政策,難以相處;阿拉伯民族主義會被共產(chǎn)主義所利用,統(tǒng)一后的阿拉伯國家如果持反美立場,對美國來說是危險的。[3]

        最后,在四次阿以戰(zhàn)爭中,阿拉伯國家連連失利,對阿拉伯民族主義造成嚴重打擊。納賽爾將以色列視為“卡在阿拉伯世界咽喉的一根刺”,認為其阻斷了西亞和非洲的阿拉伯世界連為一體。1948、1956、1967和1973年,阿以之間爆發(fā)了四次中東戰(zhàn)爭,阿拉伯國家多次敗北,無力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巴勒斯坦獨立建國遙遙無期,甚至1973年阿拉伯世界長期的政治中心——埃及首都開羅一度處于以色列國防軍的威脅之下。

        經(jīng)過30年的抗爭,阿拉伯各國政府和民眾出現(xiàn)了沮喪和失望情緒,將納賽爾主義的失敗歸咎于“阿拉伯文化”的整體性問題。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持這種失敗主義情緒的阿拉伯知識分子已不在少數(shù)。[4]薩達特把埃及從納賽爾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枷鎖中解脫了出來。他明確規(guī)劃了“埃及優(yōu)先”的外交戰(zhàn)略,強調(diào)先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巴以問題。1978年9月,在美國斡旋下,以色列和埃及簽訂《戴維營協(xié)議》,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兩國實現(xiàn)關系正常化,標志著阿拉伯民族主義開始退潮;埃以單獨媾和體現(xiàn)了埃及堅持國家利益優(yōu)先原則,阿拉伯民族主義讓位于埃及民族主義。

        埃以媾和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思想混亂,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公憤,造成阿拉伯國家的分裂,削弱了阿拉伯民族主義。[5]1979年,埃及被阿盟掃地出門,阿盟總部也從開羅遷往突尼斯。隨著埃以撇開巴勒斯坦、開啟阿以和平的先河,阿盟群龍無首,沙特、埃及等倒向美國,伊拉克、敘利亞等倒向蘇聯(lián),利比亞特立獨行,各方激烈爭奪阿拉伯世界的話語權和主導權。伊朗伊斯蘭革命后,伊朗構成的威脅增強了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凝聚力,延緩了阿拉伯民族主義衰弱的進程。

        因此,從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到冷戰(zhàn)結束,阿拉伯民族主義經(jīng)歷了兩個發(fā)展階段,前30年以埃及的泛阿拉伯主義為大旗,將以色列視為主要威脅,后20年是泛伊斯蘭主義、泛阿拉伯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共存時期,以以色列和伊朗為主要威脅,阿拉伯民族團結進程受挫。

        冷戰(zhàn)結束后,由于阿拉伯世界長期未能解決內(nèi)部政治制度、經(jīng)濟訴求和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等問題,加上領導權之爭和外部力量的推波助瀾,阿拉伯民族主義走向衰落。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lián)解體和冷戰(zhàn)結束,中東地區(qū)格局從美蘇兩極變成了美國一超獨霸,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聯(lián)合蘇聯(lián)制衡美以的策略走到了盡頭。1993年,以色列鞏固外交成果,與巴勒斯坦簽訂《奧斯陸協(xié)議》;1994年又與約旦簽訂《華盛頓宣言》,約旦成為第二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自此,處于抗以前線的兩個國家——埃及和約旦相繼與以色列媾和。1999年,毛里塔尼亞宣布與以色列建交,后因以色列發(fā)動加沙戰(zhàn)爭于2009年宣布斷交。到21世紀初,阿拉伯國家身份、利益和價值觀進一步多元化,地方民族主義進一步取代了阿拉伯民族主義。[6]

        阿拉伯民族主義從應對以色列威脅到應對多重挑戰(zhàn)

        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的爆發(fā),成為阿拉伯民族主義發(fā)展的又一轉折點。阿拉伯國家政權安全受到的內(nèi)部威脅,超過了以色列等外部威脅。阿拉伯世界從應對以色列威脅轉變?yōu)閼獙Χ嘀靥魬?zhàn)。

        首先是社會抗議的頻發(fā)。從北非的突尼斯、利比亞、埃及到西亞的也門、巴林、敘利亞,“阿拉伯之春”席卷整個阿拉伯世界,街頭政治體現(xiàn)出下層民眾“求民生”“反腐敗”的強烈訴求。突尼斯、利比亞、埃及、也門發(fā)生政權更迭,巴林爆發(fā)街頭政治,敘利亞、利比亞和也門陷入代理人戰(zhàn)爭的泥潭。2018—2019年,“阿拉伯之春”第二波再度沖擊阿拉伯國家,導致阿爾及利亞、伊拉克、蘇丹、黎巴嫩政府改組,阿拉伯國家被迫將注意力從國際轉向國內(nèi)。維護政權安全、回應民眾對社會變革與經(jīng)濟改革的訴求,成為各國政府的首要任務。

        其次是大國中東戰(zhàn)略調(diào)整的沖擊。21世紀初,美國相繼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推出“大中東民主計劃”,卻未能像二戰(zhàn)后在德國和日本那樣,通過政權更迭和民主改造在中東伊斯蘭國家打造“民主樣板”。美國國內(nèi)孤立主義和厭戰(zhàn)情緒上升,不愿意投入過多軍事和外交資源,對解決巴以、敘利亞、也門、利比亞、索馬里等熱點問題喪失熱情。與此同時,俄羅斯以敘利亞和利比亞代理人戰(zhàn)爭為契機,強勢介入中東事務?!岸磉M美退”的戰(zhàn)略新態(tài)勢迫使廣大阿拉伯國家在安全問題上尋求再平衡。

        再次是恐怖主義的威脅?!盎亍苯M織以及2014年后的“伊斯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權安全構成了新挑戰(zhàn)。極端組織借助高科技手段,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自媒體當中傳播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宣揚民族、宗教和教派仇恨,構筑全球恐怖主義網(wǎng)絡,不僅對西方主導的中東秩序構成了嚴峻挑戰(zhàn),而且阿拉伯現(xiàn)政權首當其沖,成為其打擊的“近敵”。敘利亞“勝利陣線”、“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機構、索馬里青年黨、馬格里布“基地”組織以及“伊斯蘭國”殘余力量蓄謀東山再起、實施破壞活動,迫使眾多阿拉伯國家將反恐、去極端化視為國家的重要任務。

        最后是伊朗和土耳其的地區(qū)挑戰(zhàn)?!鞍⒗骸北l(fā)10年來,教派矛盾升級,身份政治大行其道,民族認同和教派認同稀釋了國家認同。教派主義的興起不僅影響了戰(zhàn)亂阿拉伯國家,而且在非戰(zhàn)亂國家如伊拉克、黎巴嫩等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選舉政治打上了教派爭奪的烙印,強化了教派、族群和部落認同。[7]伊朗積極組建“什葉派抵抗聯(lián)盟”,聯(lián)合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敘利亞巴沙爾政府、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和沙特實施“反包圍”,以緩解周邊地區(qū)受到的壓力。土耳其高舉“維護巴勒斯坦正義事業(yè)”的大旗,通過政治伊斯蘭與卡塔爾、巴勒斯坦哈馬斯、敘利亞土庫曼旅和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等形成“親穆兄會聯(lián)盟”。2016年沙特、阿聯(lián)酋、巴林等國與伊朗斷交;2017年沙特、阿聯(lián)酋、巴林、埃及等國與卡塔爾斷交,這意味著伊朗、土耳其、穆兄會等內(nèi)部挑戰(zhàn)上升為多個阿拉伯國家的首要威脅。

        在敵友換位、中東地區(qū)治理退潮、多極化初現(xiàn)端倪、地緣政治強勢回歸的“新中東”,阿拉伯世界迎來了新的百年變局。威脅復雜化、利益多元化和身份多重化,迫使阿拉伯國家在對外戰(zhàn)略上尋求“再平衡”,包括緩和與以色列的矛盾。2015年也門沖突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的達成,對阿聯(lián)酋來說是重大安全問題;[8]什葉派政治伊斯蘭的代表——伊朗和遜尼派政治伊斯蘭的代表——穆兄會對阿聯(lián)酋構成了雙重挑戰(zhàn)。2020年8月,阿聯(lián)酋與以色列簽訂《亞伯拉罕協(xié)議》、宣布關系正?;砻靼⒗畤倚乱淮I導人和新一屆政府對以色列安全認知發(fā)生了根本變化。這也印證了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的判斷,即隨著阿拉伯世界面臨多重任務,阿拉伯國家不再堅持“先巴以、后阿以”的和談順序,而是在巴以和平前,率先與以色列實現(xiàn)關系正常化。[9]協(xié)議用“亞伯拉罕”作為名稱意味深長,暗示雙方認可亞伯拉罕是共同祖先。阿以建交帶動了巴林、蘇丹、摩洛哥與以色列邦交正?;?,阿以從不共戴天的敵人變成了心照不宣的“準盟友”,更多阿拉伯國家或將在對以關系上實現(xiàn)重大轉變。

        如果說阿以通過和解實現(xiàn)了“連橫”,土耳其與伊朗則在捍衛(wèi)巴勒斯坦正義事業(yè)、堅持政治伊斯蘭、反對以色列霸凌主義方面成為存在互補利益的“合縱”。在敘利亞問題上,土耳其、伊朗和俄羅斯積極參加阿斯塔納進程和索契進程;在利比亞,土耳其支持民族團結政府制衡埃及、阿聯(lián)酋、沙特、以色列等支持下的利比亞國民軍;在東地中海,土耳其成為以色列、埃及和阿聯(lián)酋遏制的對象。2019年1月,埃及、以色列、塞浦路斯、希臘、意大利、約旦和巴勒斯坦決定設立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隨后,土耳其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署地中?!昂J鹿茌牂唷闭徑鈧渫洝?020年9月,埃及、以色列等6國能源部長舉行視頻會議,簽署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章程,宣告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正式成立,矛頭直指土耳其。

        阿聯(lián)酋與以色列建交帶動了巴林、蘇丹、摩洛哥與以色列邦交正常化,阿以從不共戴天的敵人變成了心照不宣的“準盟友”,更多阿拉伯國家或將在對以關系上實現(xiàn)重大轉變。圖為2020年9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阿聯(lián)酋外長阿卜杜拉(從左至右)出席協(xié)議簽署儀式。

        在海灣地區(qū),伊朗成為阿以的共同對手。2019年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提出“霍爾木茲和平倡議”,呼吁外部大國停止對波斯灣安全和政治事務的干預,后將“倡議”提交多個阿拉伯國家和機構,但應者寥寥。沙特指責伊朗構建“什葉派新月地帶”,操縱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和也門,顛覆巴林等阿拉伯國家政權;伊朗指責沙特等國充當美國和以色列的代理人,拼湊“中東戰(zhàn)略聯(lián)盟”,遏制伊朗。2020年11月底,有媒體稱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在沙特秘密會晤。[10]不久便發(fā)生了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赫里扎德遇襲身亡事件,更加重了伊朗對沙特、以色列和美國勾結、破壞伊核計劃的猜疑。

        阿拉伯民族主義緣何式微

        縱觀阿拉伯民族主義百年興衰歷史,可以說阿拉伯民族主義孕育了阿盟,阿盟體現(xiàn)了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內(nèi)在要求。阿盟提出民族獨立、政治統(tǒng)一、政治民主化、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和世俗化五大目標,并于2002年提出“阿拉伯和平倡議”。然而,阿拉伯世界的分化,哈馬斯與法塔赫分庭抗禮,使美國政府和以色列有恃無恐,不斷擴大戰(zhàn)果。隨著埃及、約旦、阿聯(lián)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相繼與以色列媾和,“新中東”格局浮出水面。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衰落已使阿盟降格為一個僅僅將阿拉伯國家在形式上團結起來和充當重新定義泛阿拉伯主義的論壇性平臺。[11]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式微,背后有諸多主客觀、內(nèi)外部原因。

        第一,阿拉伯國家始終未處理好“一元”與“多元”的關系。阿拉伯民族團結與統(tǒng)一既是理想,又是現(xiàn)實。阿拉伯世界擁有相同的語言、文化、歷史和宗教,在地理上連成一片,是重要的地緣政治、地緣經(jīng)濟和文明板塊。然而,阿拉伯民族不是直接由血緣組合發(fā)展到地緣組合的原始民族,而是以阿拉伯半島已有的阿拉伯民族為核心, 由若干民族融合而成的新型民族。[12]阿拉伯國家資源稟賦、政治制度、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千差萬別,存在“一族多國”和“一國多族”的現(xiàn)象。國家認同、次國家認同和超國家認同之間競爭激烈,泛阿拉伯民族認同、泛伊斯蘭宗教認同相互交織,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地方阿拉伯民族主義等政治思潮彼此影響,宗教、民族、國家三種群體認同的張力貫穿始終;宗教性、整體性、地方性構成了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三大特點。[13]阿拉伯民族主義者提出了遠大理想,卻在實踐中未能解決多元訴求的問題,最終偃旗息鼓。

        第二,阿拉伯世界未能擺脫形而上層面的意識形態(tài)爭論。阿拉伯民族主義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復興和統(tǒng)一,但其內(nèi)部意識形態(tài)爭論從未停止過,世俗與宗教、溫和與激進、分權與集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左翼與右翼、君主制與共和制是內(nèi)部爭論的焦點。如何求同存異、避免意識形態(tài)紛爭,成為過去、當前和未來阿拉伯國家走向團結的前提。在爭取民族解放階段,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主要任務是反對西方殖民統(tǒng)治、建立獨立國家。這就決定了當時民族主義的具體手段主要是通過武裝斗爭、大規(guī)模的群眾動員等方式來顛覆西方的統(tǒng)治秩序。而到了國家建設階段,民族主義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建設國家,因而體現(xiàn)到操作層面,便是以“問題解決”代替“意識形態(tài)爭論”,以“國家意識”代替“民族意識”,以維護現(xiàn)狀代替對政治秩序的破壞。[14]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后,阿拉伯世界迎來了一場伊斯蘭復興運動,穆兄會趁機擴大活動范圍,引起君主制和共和制阿拉伯國家的普遍恐慌。阿拉伯國家在君主制模式、政治伊斯蘭模式、世俗威權政治模式等不同模式之間相互轉換,至今未找到適合自己的政治和經(jīng)濟發(fā)展道路。

        第三,阿拉伯國家普遍未能處理好民生問題。20世紀80年代開始,從西亞到北非,多個阿拉伯國家開始實行西方的自由主義經(jīng)濟改革,但在經(jīng)濟社會治理中未能培養(yǎng)了解本國國情的技術官僚,大多是照搬西方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政府將民眾推向市場,提供社會支持和福利的能力下降,導致基層群眾生活貧困,社會腐敗現(xiàn)象嚴重。[15]阿拉伯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經(jīng)濟增長率低,導致貧困和失業(yè)問題長期困擾各國政府。不僅如此,以海合會六國、伊拉克、利比亞、蘇丹和阿爾及利亞等為代表的產(chǎn)油國依賴地租經(jīng)濟,缺乏完備的工業(yè)體系和高科技產(chǎn)業(yè),高等教育不發(fā)達,高科技人才匱乏,中長期規(guī)劃好高騖遠,可操作性不強。為爭奪地區(qū)主導權和維護政權安全,阿拉伯國家把主要精力和財力投向了國防與安全,經(jīng)濟停滯不前。中東阿拉伯國家在擺脫西方殖民統(tǒng)治、獨立建國后,執(zhí)政者沒有實現(xiàn)從“革命者”到“建設者”的轉型。無論是主張世俗主義的泛阿拉伯主義,還是主張回歸傳統(tǒng)的泛伊斯蘭主義,都未能真正實現(xiàn)經(jīng)濟振興。民族團結與統(tǒng)一的宏偉藍圖主要體現(xiàn)的是阿拉伯精英和社會上層的抱負,政府未能滿足社會中下階層的經(jīng)濟和發(fā)展需要,因此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宏偉構想難以在中下層民眾當中產(chǎn)生共鳴。

        第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統(tǒng)一倡議未能顧及中小國家的關切。二戰(zhàn)結束后,阿拉伯世界因內(nèi)部矛盾而導致的斷交事件屢見不鮮,包括利比亞與突尼斯、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卡塔爾至今未恢復與埃及、沙特、阿聯(lián)酋和巴林等國的外交關系。阿拉伯世界長期未能形成妥善解決內(nèi)部分歧的規(guī)范,也未能就未來民族統(tǒng)一的方式進行充分討論,其整合阿拉伯國家的力量缺乏先進的制度和創(chuàng)新手段。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反對外部勢力對阿拉伯世界的侵略,而自己卻在內(nèi)部推行類似的強權政治;他們在理論上反對地方主義,而在實踐中又奉行地方主義。[16]如埃及與敘利亞合并后,納賽爾將埃及一整套政治經(jīng)濟制度移植給了后者;利比亞與突尼斯合并后,卡扎菲將利比亞的體制移植到了突尼斯。同樣,老阿薩德總統(tǒng)將黎巴嫩視為“大敘利亞”的一部分;薩達姆將科威特作為伊拉克的一個省,并打著“泛阿拉伯主義”的旗號,將阿拉伯國家綁在自己的戰(zhàn)車上,打了8年的兩伊戰(zhàn)爭。中小國家擔心的是:民族統(tǒng)一進程實際上是大國吞并小國的過程。海灣阿拉伯國家擔心共和制阿拉伯國家以阿拉伯民族主義為掩護,伺機推翻君主制政權,故民族統(tǒng)一被阿拉伯小國視為洪水猛獸,這種威脅甚至超過了以色列。

        第五,阿拉伯世界內(nèi)部族群、教派和部落構成因素復雜,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發(fā)展的又一障礙。以北非阿拉伯國家為例,馬格里布地區(qū)諸國的認同呈現(xiàn)多元性與模糊性特征,存在柏柏爾、古羅馬、阿拉伯、法國及非洲等多元異質(zhì)文化,缺乏統(tǒng)一的身份認同。除了主體民族外,阿拉伯世界的庫爾德人、科普特人、柏柏爾人等人數(shù)比例較高,他們對阿拉伯民族主義持保留意見;加上伊拉克、黎巴嫩、索馬里、也門、敘利亞和利比亞等阿拉伯國家中央政府主導能力下降,無法將各民族的力量充分調(diào)動起來,民族分裂勢力在外部大國的影響下潛滋暗長,南蘇丹獨立就是其中一例。阿拉伯世界的碎片化和阿拉伯國家內(nèi)部族群的“顆?;毕嗷ゴ龠M,嚴重影響了阿拉伯世界的團結與統(tǒng)一。

        第六,阿拉伯世界區(qū)域一體化步履蹣跚。與歐盟、東盟和非盟相比,阿拉伯國家從未真正實現(xiàn)區(qū)域經(jīng)濟一體化。阿盟下設阿拉伯經(jīng)濟理事會,成立了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阿拉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基金、阿拉伯貨幣基金,但是阿拉伯國家經(jīng)濟結構同質(zhì)化阻礙了阿拉伯世界經(jīng)濟的“內(nèi)循環(huán)”。1957年6月,阿拉伯經(jīng)濟統(tǒng)一委員會成立;1964年,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和約旦成立阿拉伯共同市場。但是到1973年,上述4國相互間貿(mào)易僅占其進出口總額的3.4%和1.9%。[17]近年來,東亞國家相互貿(mào)易依存度高達51%,拉美國家為19%,非洲國家為16%,而阿拉伯國家僅為10%,其中馬格里布國家僅為4.8%。阿拉伯國家的主要貿(mào)易伙伴是歐盟、中國、美國、印度和日本等,而不是域內(nèi)國家。[18]沒有利益共同體,就難以建立阿拉伯政治共同體和安全共同體。

        結語

        《亞伯拉罕協(xié)議》的簽訂,并不是中東和平的序幕,而是阿拉伯世界分化的標志。從《戴維營協(xié)議》到《亞伯拉罕協(xié)議》,阿拉伯世界從埃及領導下的民族主義到今天的地方民族主義,各國開始對自己的身份、安全和利益進行再定義,阿以掀起建交浪潮體現(xiàn)出雙方在“新中東”背景下的戰(zhàn)略再平衡。[19]2020年8—12月,以色列在短短5個月內(nèi)增加了4個阿拉伯邦交國,可謂建國史上的重大外交勝利。尤其是蘇丹曾經(jīng)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中與埃及并肩作戰(zhàn),向來是阿拉伯世界堅定反以的左翼國家。[20]其與以色列建交,意義深遠,表明阿拉伯國家內(nèi)部、阿盟和中東形勢都處于轉型之中。

        隨著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式微,阿拉伯國家整體影響力下降。美、歐、俄等域外力量以及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這3個非阿拉伯國家成為“棋手”,阿拉伯國家淪為“棋子”,敘利亞、利比亞、也門、黎巴嫩、伊拉克、巴勒斯坦、索馬里等動蕩國家所在的廣大地區(qū)則淪為大國政治的“棋盤”。美國打造的中東戰(zhàn)略聯(lián)盟(海合會六國、約旦、埃及),俄羅斯圍繞敘利亞問題阿斯塔納進程打造的“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三角”,伊朗主導的什葉派抵抗聯(lián)盟,土耳其主導的親穆兄會聯(lián)盟,以色列與親西方阿拉伯國家組建的“溫和聯(lián)盟”等等,把阿拉伯世界撕成了碎片,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岌岌可危。地緣政治的回歸和大國在阿拉伯世界構筑的代理人網(wǎng)絡,使阿拉伯世界距離民族復興和統(tǒng)一的“初心”漸行漸遠。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中國對阿拉伯國家的整體外交研究”(項目批準號:19AGJ010)的階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第二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中東研究所)

        (責任編輯:蘇童)

        [1] 黃民興:《阿拉伯民族主義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下)》,載《中國民族報》2011年9月2日,第8版。

        [2] 劉中民、薄國旗:《納賽爾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與伊斯蘭教》,載《寧夏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第77-78頁。

        [3] 白云天:《美國應對泛阿拉伯主義的超冷戰(zhàn)考量(1955-1960)》,載《阿拉伯研究論叢》2018年第1期,第92頁;R. Thomas Bobal, “‘A Puppet, Even Though He Probably Doesnt Know So: Racial Identity and the Eisenhower Administrations Encounter with Gamal Abdel Nasser and the Arab Nationalist Movement,”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Vol. 35, No.5, 2013, p.943。

        [4] 殷之光:《“全球六十年代”與“全球治理”話語的局限——以阿拉伯世界和第三世界為視角》,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9年第3期,第13頁。

        [5] 何志龍:《論當代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衰落》,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第163頁。

        [6] 韓志斌:《卡扎菲構建“阿拉伯地區(qū)安全復合體”評析》,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年第1期,第58頁。

        [7] Daniel Byman, “Sectarianism Afflicts the New Middle East,” Survival, Vol. 56,No. 1, 2014, p.95.

        [8] Ebtesam Al Ketbi, “Contemporary Shifts in UAE Foreign Policy: From the Liberation of Kuwait to the Abraham Accords,” Israel Journal of Foreign Affairs, 2020, p.4.

        [9] Hassan A. Bararim, The Abraham Accord: The Israeli-Emirati Love Affairs Impact on Jordan, Amman: Friedrich-Ebert-Stiftung, 2020, p.7.

        [10] Summer Said, Stephen Kalin and Dion Nissenbaum, “Secret Meeting in Desert Between Israeli, Saudi Leaders Failed to Reach Normalization Agreement,” November 2020, https://www.wsj.com/articles/secret-meeting-in-desert-between-israeli-saudi-leaders-failed-to-reach-normalization-agreement-11606508754.

        [11] 趙軍、陳萬里:《阿盟視角下的泛阿拉伯主義政治實踐》,載《世界民族》2017年第1期,第30頁。

        [12] 王彤:《阿拉伯民族為何難以統(tǒng)一——評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載《西亞非洲》1995年第6期,第46頁。

        [13] 劉中民:《阿拉伯民族的三大特點及其對阿拉伯政治思潮的影響——以民族與宗教關系為視角的考察》,載《國際觀察》2010年第3期,第10-11頁。

        [14] 田文林:《中東民族主義的自我轉型: 表現(xiàn)、原因及影響》,載《中東研究》2019年第2期,第159頁。

        [15] 程東金:《阿拉伯變局:新舊秩序的十字路口》,載《文化縱橫》2015年第3期,第11頁。

        [16] 王彤:《阿拉伯民族為何難以統(tǒng)一——評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載《西亞非洲》1995年第6期,第51頁。

        [17] 黃民興:《戰(zhàn)后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發(fā)展(中)》,載《中國民族報》2011年8月12日,第8版。

        [18] Tom Bayes, “Chinas Emerging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Presence in North Africa,” February 27, 2019, https://atlantic-community.org/chinas-emerging-diplomatic-and-economic-presence-in-north-africa/.

        [19] Yoel Guzansky & Zachary A. Marshall, “The Abraham Accords: Immediate Significance and Long-Term Implications,” Israel Journal of Foreign Affairs, 2020, p.8.

        [20] Ehud Yaari, “The Sudan Agreement: Implications of Another Arab-Israel Milestone,” October 26, 2020, https://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policy-analysis/view/the-sudan-agreement-implications-of-another-arab-israel-milestone.

        日韩一区二区av极品| 亚洲国产av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区| 图图国产亚洲综合网站| 欧美v日韩v亚洲综合国产高清|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不卡| 亚洲第一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导航| 99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一级黄色片|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人人人妻人人人妻人人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a级福利毛片| 国内精品人人妻少妇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三区三区在线 |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综合|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国产在线不卡AV观看|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av|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你懂的| 国产自拍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麻豆视频av在线观看|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www色情成人免费观看| h国产视频| 天堂岛国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