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青海省交通醫(yī)院,青海 西寧)
膽結石在肝膽外科屬于一種常見的疾病,現(xiàn)階段臨床上治療膽結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但是,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焦慮和抑郁等情緒,術前若是不解決患者心理健康的問題,那么對其治療效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有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對患者進行全程優(yōu)質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從而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1]。因此,本文主要對全程優(yōu)質護理改善膽結石術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護理滿意的價值進行分析。
選取我院收治的膽結石患者200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至2020年1月,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100例患者為參照組,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齡35~72歲,平均(48.26±2.58)歲,病程1個月至6年,平均(3.55±0.61)年;給予全程優(yōu)質護理的100例患者為研究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齡36~73歲,平均(47.98±6.48)歲,病程2個月至7年,平均(3.68±0.22)年。兩組患者各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發(fā)放與疾病相關的健康宣傳單等。
研究組給予全程優(yōu)質護理:①成立小組,小組成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工作經驗豐富、有較強的服務意識等條件,方可入組;②環(huán)境護理:為了使患者入住的環(huán)境更加舒適,護理人員需要隨時的觀察患者居住的房間,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定時通風透氣等;③患者的戶外活動:根據(jù)實際天氣情況進行安排,入院后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并做好手術中可能會發(fā)生哪些風險的準備[2];④心理護理:入院以后,護理人員需及時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了解其基本情況,然后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通,同時向患者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和治療方法,讓患者在術前做好心理準備,有利于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⑤人文關懷:定期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并每天做好記錄,讓患者可以感受到關心、關懷,從而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⑥飲食指導:手術前患者主要食用易消化、熱量高和蛋白高的食物,手術前的1 h主要食用流食,術前8 h內禁食,4 h內禁飲;⑦術中護理:幫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可以通過眼神等方式,告知患者不要緊張,手術中嚴密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4];⑧術后護理:送回病房后,患者還未清醒的情況下,幫助患者采取平臥位的,清醒后則采取半臥位。保證病房的濕度、溫度以及陽光等都在最適宜的范圍內,有利于患者的恢復。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若是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患者,需立馬采取措施。術后的第1天患者只能食用流質食物,術后1周主要食用熱量高、蛋白高的食物,同時忌辛辣、油膩等食物[5]。
兩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后,將其入院時和出院時的心理健康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評估。
(1)心理健康評估: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和焦慮量表,滿分100分,評分越高則說明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6]。
(2)護理滿意度評估:醫(yī)院制作滿意度調查表,行問卷調查,滿分100分,滿意>80分以上,一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以下。
兩組患者入院時焦慮和抑郁無顯著差異,出院時研究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3.00%、81.00%,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見表2。
表1 研究組和參照組入院時和出院時的心理健康比較( , 分)
表1 研究組和參照組入院時和出院時的心理健康比較( , 分)
組別 例數(shù)出院時焦慮 抑郁 焦慮 抑郁研究組 100 69.25±8.64 70.03±4.65 20.37±2.35 21.84±2.04參照組 100 68.84±9.71 69.71±8.54 35.56±6.78 38.68±5.14 t 0.315 0.329 21.169 30.452 P 0.753 0.742 0.000 0.000入院時
表2 研究組和參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膽結石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急性發(fā)作的時候,基本都會有嘔吐惡心、劇烈疼痛等癥狀[7]。大部分患者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等因素,在進行手術之前,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以及抑郁的情況,若是不及時的采取措施,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那么對手術治療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
有研究資料表明,患者的不良情緒對手術的成功率有著很大關系,所以要想提高手術效果,首先就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措施[8]。護理服務已經成為了臨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以往常規(guī)護理措施,存在局限性,且針對性不強,也不夠全面。而全程優(yōu)質護理措施,則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改善并細化的護理措施,從患者的心理上和身體上等方面出發(fā),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工作中堅持以患者中心,加強基礎護理服務,從而為患者營造出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同時注重護理患者的心理、生理,使患者的狀態(tài)始終處于一種較為舒適環(huán)境中,可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9]。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組實施全程優(yōu)質護理后,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P<0.05),表明全程優(yōu)質護理能顯著的改善膽結石術后出院患者的心理健康,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不僅為患者提供了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同時護理人員及時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然后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促進術后康復進程[10]。
綜上所述,全程優(yōu)質護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膽結石術后患者的心理狀況,緩解焦慮和抑郁程度,從而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