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霞
1977年的冬天,是我難忘的一年,那年的大雪,下得是鋪天蓋地,沒完沒了,大雪封山道路不通,那時一點燒的也沒有,就靠著一點點牛糞晚上取暖,我們沒燒的,牧民的牛和羊也沒有草吃,我們的工作就是鏟雪,每人一把鐵鍬,兩個人并排向前走,鏟雪,一尺多厚的雪,一鏟一大塊,別看天氣冷,我們干起活來個頂個地賣力,你追我趕、滿頭大汗,不一會兒一大片草就出現(xiàn)在了我們身后,這時我們看到一群羊走向我們,頭也不抬地吃著草,也不怕人,看到這場景,我們非常高興。
可是到了下班,回到連隊我們的宿舍里和冰窖似的,冷得發(fā)抖,吃完飯沒事情做,不知是誰想到說,我們可以喝酒抵御寒冷,于是我們就每人買了一瓶65度的老白干——草原白酒,我們圍著爐子烤被子,被子熱乎了就鉆進被窩,頭上戴著皮帽子,腳底下踩著用羊毛做的小墊子,大家一起喊著:一、二、三,喝!咕咚咕咚兩口酒下肚,熱辣辣的,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睡著了,第二天醒來,我們的頭發(fā)和眉毛上都黏著霜。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很開心,我也學(xué)會了喝酒,這個漫長寒冷的冬天總算過去了。
天漸漸地暖了,大部分知青都已回城,宿舍就剩下我和山海關(guān)來的小蘇兩個人,空蕩蕩的,到了晚上更是讓我們想家……但是聽回去的戰(zhàn)友們說,回到家里找不到工作,有的連吃住都成問題,像我這樣的回去,父母都不在了,姐姐弟弟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我在這里雖然苦了點,但困難是暫時的,將來會好的。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好多了。當(dāng)初我們來兵團時,每個人都高喊口號:扎根邊疆!建設(shè)邊疆!保衛(wèi)邊疆!不要讓這口號成為空談,我就把根扎在這里,這也是不錯的哦!
要想扎根就得找一個家在這里的才能實現(xiàn)我的想法。說來也巧:在一次去團部看電影時,九連去團部的小河漲水過不去了,我們就得走兵團來時修的東風(fēng)橋,內(nèi)蒙的溫差是比較大的,又坐在大卡車上,就別提有多冷了,正在無助的時候,通訊員劉明把他的上衣脫下來讓我穿上,就他這一舉動讓我非常感動。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覺得這個人還行,別看他比我小兩歲,可他懂事、明事理、對人知冷知熱、細心,在我傷心難過時,他陪著我、安慰我,多少次默默地付出,我都記在心里,這樣的人值得我愛他一生不后悔。1978年五一放假,我和戰(zhàn)友小英兩個人去了劉明家里,見了他的父母,正趕上家里要糊頂棚,就是用報紙一張一張連起來的頂棚,我干活也是很精致的,得到了他父母的認可,他們是一對非??蓯劭删吹睦先思?。
就這樣水到渠成,1978年12月4日我們到團部領(lǐng)了結(jié)婚證,1979年2月26日我們舉行了婚禮,我們的婚禮和別人不一樣,可謂是別具一格,酒是用70斤的奶桶裝的,滿滿一大桶草原白酒。3整箱的糖塊、3箱青城煙、200多斤豬肉……滿滿地裝了一馬車。2月25日,我們趕著由四匹馬拉著的大馬車從九連出發(fā)到胡碩廟,就是當(dāng)時的“牧業(yè)連”,坐在馬車上還是很美的,一路上唱著歌,哼著小曲。內(nèi)蒙古的二月還是白雪覆蓋,天特別冷,半個多小時后就不行了,手腳都凍麻了,不得不下車跟在馬車后面,一路小跑。當(dāng)時就想起了那首《大阪城的姑娘》那首歌,其中一句是“帶上你的嫁妝趕著馬車自己走過來”,我呢,是帶上酒肉帶上嫁妝跟著馬車跑去的,希望大家不要笑我,因為當(dāng)時我就是這樣的情況。第二天婚禮上,讓我們每個人說一句話,劉明當(dāng)時說:鳳霞,你為我留在這里,你放心,我會用我的一生去愛你,守護你一輩子。當(dāng)時我的眼淚激動地流了下來,對,我們要一生一世在一起。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公公婆婆對我也像親生女兒一樣,在生活中不論遇到大事小情他都能夠去解決,從不讓我操心,不論是我的壞脾氣和小任性,他都能原諒我,生活中他事事為我著想,我這個人馬馬虎虎,是他總在背后提醒我,為我做好一切準(zhǔn)備,在工作中不論這一天多么累,多么的艱難,回到家中,看到他那憨厚的樣子,把這一天的煩惱都拋到腦后。
四十年如一日,我們有苦有樂,一如既往,40年我們的相守不容易,我的幸福生活都來自我的老伴劉明,我的選擇沒有錯!他是我最大的財富,我們要好好地珍惜,相伴永遠……
——選自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