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醫(yī)
情緒是我們內(nèi)心世界對真實世界環(huán)境刺激的一種主觀的情感體驗和感受,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有著重要影響。適當?shù)那榫w反應可以激發(fā)我們的動力,提高工作時的專注程度以及對事情的反應能力,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然而,它又是一把雙刃劍,在催人奮進的同時,亦可能讓人面臨崩潰。
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被情緒困擾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們需要相信的是,情緒的好壞,區(qū)別主要在于我們的應對方式上。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積極的或是消極的事情,引發(fā)我們產(chǎn)生快樂、悲傷、憤怒或恐懼等一系列積極的或消極的情緒反應。不妨改用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去接納,先允許各種情緒的存在。
許多情緒和行為的產(chǎn)生,與我們對事物或環(huán)境的想法和解釋直接相關。因此,在我們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妨在接納的同時,給這些情緒貼上“標簽”,告訴自己是哪種情緒,這些情緒對我們有怎樣的影響。
例如,面對不喜歡的人時產(chǎn)生的反感、抵觸和排斥都可以歸類到厭惡情緒的范疇。當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時的怨恨、惱火、憤慨都屬于憤怒的情緒表現(xiàn)。不要小看“標簽”的力量,當我們能夠給自己此刻的情緒貼上“標簽”的時候,表示我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些情緒此刻的影響,從而有機會靜下心來進一步分析這些情緒產(chǎn)生的根源,找到情緒背后的東西。
不妨先問問自己:這些被貼好“標簽”的情緒與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情境是否相符,已經(jīng)影響我們多久了,是否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有促進作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平常在受到這些情緒影響時會采取的行為,然后針對這些行為采取一些“相反的行為”,從而幫助改善我們目前的“小情緒”。
如“害怕”往往會讓人采取一些逃跑或者是回避的行為,而與之相反的行為就是迎難而上和勇敢面對。生活中,有些人很怕蟑螂,但是當我們家里出現(xiàn)蟑螂的時候,逃跑這種回避行為明顯是沒有幫助的,害怕的情緒對于我們趕走家中的蟑螂是有害的。通過先前的情緒識別,我們知道了這是一種害怕,而且這種害怕的根源來自于蟑螂。我們可以嘗試著“命令”自己去趕跑這只蟑螂,或者在網(wǎng)上找一些蟑螂的圖片,命令自己嘗試著去看看這些圖片,慢慢地或許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再見到蟑螂時害怕的情緒就沒那么強烈了。
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積極強身健體,時常記錄一些使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積累快樂的情感體驗;在工作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和掌控感;學會一些常用的排解小技巧。此外,平衡膳食營養(yǎng),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增強我們對于不良環(huán)境的應對能力。
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情緒的困擾,這就需要我們?nèi)ズ侠淼卣J識它們、標記它們和轉化它們,給它們找到合適的“出口”。最后,還要強調一點,如果長期地被情緒所控制,而自己又無法有效處理,請及時進行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和專業(yè)人員一起更好地分類和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