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立醫(yī)院(461000)王二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持續(xù)發(fā)展可引起肺氣腫、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對于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常規(guī)治療可改善臨床癥狀,但效果不佳。研究表明,在COPD合并肺氣腫治療中可采用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及黏痰溶解劑,此方案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因此,本研究探究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輔助治療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附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L)
附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L)
注: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VC—用力肺活量;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3 1.43±0.51 1.89±0.76a 2.21±0.35 2.96±0.68a常規(guī)組 43 1.39±0.48 1.55±0.63a 2.26±0.42 2.64±0.61a t 0.375 2.259 0.600 16.654 P 0.709 0.027 0.550 <0.001組別 例數(shù) FEV1
附表2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附表2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CRP—血清C反應蛋白;lL-18—白介素-18;lL-12—白介素-12;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CRP(mg·L-1) IL-18(mg·L-1) IL-12(pg·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3 4.03±1.20 1.96±0.76a 126.48±22.16 102.45±15.34a 131.26±22.57 89.24±10.21a常規(guī)組 43 4.00±1.26 3.23±0.94a 128.37±21.89 115.28±14.96a 132.51±22.84 110.61±10.53a t 0.113 6.889 0.398 3.926 0.255 9.554 P 0.910 <0.001 0.692 <0.001 0.799 <0.001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各43例。常規(guī)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5~67歲,平均(55.48±4.23)歲,病程2~8年,平均(5.48±1.23)年;實驗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46~69歲,平均(57.13±5.19)歲,病程3~10年,平均(5.96±1.44)年。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確診為COPD[2];經X線檢查、呼吸功能檢查、痰培養(yǎng)檢查等確診為肺氣腫;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患心、肝、腎臟器功能障礙;患精神疾病者;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吸氧、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guī)治療。常規(guī)組以霧化吸入噻托溴銨治療,1次/d;沙丁胺醇,2~4mg/次,1次/d。實驗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給予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600mg/次,2次/d。兩組均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統(tǒng)計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治療前后采用德國SPIROSTIK肺功能儀檢測患者肺功能指標。②統(tǒng)計對比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2(IL-12)]。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ml,采用4000型臥螺離心機(無錫市中達臥螺離心機械有限公司),速度3000r/min離心10min,獲取血清后采用m8433型雙徑免疫濁度分析儀(北京中西遠大科技有效公司),檢測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操作步驟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③觀察對比兩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頭痛)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FEV1、FVC水平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附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療前,兩組CRP、IL-18、IL-1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CRP、IL-18、IL-12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附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實驗組出現(xiàn)惡心1例,嘔吐1例,頭痛1例;常規(guī)組出現(xiàn)惡心1例,頭痛1例。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98%(3/43)與常規(guī)組4.65%(2/4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細支氣管遠端病變,肺氣腫是由于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道彈性減退,破壞氣道壁所產生的病理狀態(tài),兩者合并易增加患者病死率。常規(guī)治療雖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易發(fā)作,影響患者預后。
噻托溴銨屬抗膽堿能藥物,能長時間作用于支氣管擴張,阻斷呼吸道平滑肌細胞M3受體[3]。沙丁胺醇能作用于交感神經,通過選擇性激動支氣管平滑肌β2受體,促進支氣管擴張。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是種黏痰溶解劑,具有將強黏液溶解作用,使痰液易溶解、咳出,能有效降低痰黏滯性及肺部感染率,減輕肺部炎癥,同時通過抑制交感神經末端所釋放的膽堿能,有效緩解氣管阻塞,改善肺功能[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FEV1、FVC水平高于常規(guī)組。由此提示,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輔助治療COPD合并肺氣腫可提高患者FEV1、FVC水平,有效改善肺功能。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能反應血清或血漿濃度水平增加是否為炎癥因子釋放所致,CRP水平與炎癥反應表達水平呈正相關;IL-18能刺激T細胞增殖,參與了細胞因子生成,與IL-12有協(xié)同作用;IL-12是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細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炎癥細胞產生;IL-18、IL-12表達水平會隨著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升高而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CRP、IL-18、IL-12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提示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輔助治療COPD合并肺氣腫能有效降低患者機體內炎性因子水平。
綜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輔助治療COPD合并肺氣腫,可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