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張瑞嶺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精神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多在青壯年時期起病[1]。精神分裂癥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目前對其致病原因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是從對患者的臨床觀察來看,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會環(huán)境與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有密切的聯系[2]。精神分裂癥會反復發(fā)作,影響患者的生活和認知功能,若不及時治療會造成精神殘疾等。臨床常采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3],氯氮平和利培酮等藥物應用比較廣泛,但長期服用氯氮平會抑制患者骨髓功能,而利培酮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近年來一些研究發(fā)現阿立哌唑等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有一定療效[4],且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因此,本文將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分別應用到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旨在對比其
臨床效果?,F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7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8~45歲,平均(32.52±6.73)歲;病程1.5~5.0年,平均(3.13±2.54)年。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9~47歲,平均(33.14±6.79)歲;病程0.5~4.0年,平均(3.02±2.68)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診斷標準[5]: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
納入標準:①精神病史明確的患者。②家屬及患者同意配合。排除標準:①未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②患者對試驗藥物有過敏癥狀。③肝腎等功能受損的患者。
對照組服用利培酮(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60,規(guī)格:1 mg×40片),起始劑量2次/d,1 mg/次;第3天增加到2次/d, 2 mg/次;第6天應增加到2次/d,3 mg/次。此后,可維持此劑量不變。觀察組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61304,規(guī)格:5 mg×10片)治療,起始劑量10 mg/次,1次/d,1周后增加至20 mg/次,1次/d。
①血糖水平:記錄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飯后2 h的血糖結果,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3.9~6.1 mmol/L。②血脂水平:檢測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脂4個指標。血脂正常值如下:TC:成人:2.86~5.98 mmol/L(110~230 mg/dl);TG:0.22~1.21 mmol/L(20~110 mg/dl);HDL-C:0.9~2.19 mmol/L(35~85 mg/dl);LDL-C:<3.12 mmol/L(120 mg/dl)。③臨床療效:根據PANSS評分量表[6],減分程度>75%為顯效,減分程度在30%~74%為有效,減分程度<30%為無效。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空腹血糖、飯后2 h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干預,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飯后2 h血糖比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和LDL-C指標均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精神分裂癥雖然不像身體疾病那樣給人們造成真實的痛感,但其隱藏的危害程度可能遠大于其他疾病[7]。精神分裂癥患者面臨感情、思維以及心理的重大損傷,會出現妄想、幻覺等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
抗精神病藥物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最有效舉措,利培酮是典型的拮抗劑,可以安撫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焦慮情緒,但是毒副作用較大[8];而氯氮平是20世紀60年代就發(fā)現的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患者有一定療效,但是大量服用不僅會使白細胞下降,還會由于安眠作用太強而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空腹血糖、飯后2 h血糖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干預,對照組患者血糖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糖水平干預前后無明顯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脂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TC、TG和LDL-C指標均高于治療前,HDL-C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4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利培酮作用于下丘腦調節(jié)中樞,會使得患者心律失常、內分泌失調,還會使患者食欲增加,再加上精神分裂患者運動量減少,過量的脂肪積累造成體重升高;且利培酮具有較多的毒副作用,對肝、腎、腦等功能有損害,糖脂代謝出現異常。而阿立哌唑有獨特的D2和5HT1A受體部分激動活性,還對5HT2A受體有拮抗作用,效果優(yōu)于利培酮;且經過阿立哌唑治療后,患者體重變化極微,基本不會發(fā)生錐體外系癥狀。
綜上所述,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僅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糖脂代謝,而且不良反應小且服用方法簡便,無疑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項新的選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