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岳雷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金臺鐵路項目,河北 保定 073104)
金華至臺州線鐵路項目中臨海特大橋,橋梁起止里程DK129+9.960~DK130+512.020,橋梁全長1 502.04 m。上部結構采用簡支T梁、連續(xù)梁、簡支槽形梁;橋臺采用單線T形橋臺、橋墩采用單線圓端形實體墩;墩臺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基混凝土為酸性,二氧化碳環(huán)境,作用等級H1。為了節(jié)約成本,保證施工用混凝土質(zhì)量,并有效地控制地材質(zhì)量,項目部成立了碎石、機制砂廠。
臺州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產(chǎn)。P.O42.5,性能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規(guī)定。
浙江國華浙能發(fā)電公司生產(chǎn)。F類,性能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1596-2005,《鐵路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規(guī)定。
臨海機制砂(自產(chǎn))。細度模數(shù)在3.0~3.4之間,2.36 mm和1.18 mm累計篩余超Ⅱ區(qū)規(guī)范值,粗砂;機制砂石粉含量在8%~11%之間。篩分檢測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機制砂顆粒級配
其他性能符合《建設用砂》GB/T14684-2011,《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規(guī)定。
臨海碎石(自產(chǎn))。粒形良好,質(zhì)地堅固,三級配,5~10 mm(占10%)、10~16 mm(占30%)、16~25 mm(占60%),其性能符合《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規(guī)定。
山西鐵力建材有限公司生產(chǎn)。PCA-HN-Y-AH-Ⅰ型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性能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鐵路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JG/T223-2007,《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規(guī)定。
臨海市地下水。水的指標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2006,《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規(guī)定。
強度等級C35。水膠比≤0.5;坍落度180~220 mm。混凝土最低膠凝材料用量300 kg/m3,最高不超550 kg/m3。混凝土耐久性(56 d):電通量≤1 200 C。混凝土入模含氣量≥2.0%。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不大于膠凝材料的0.1%,混凝土中減含量最大3 kg/m3,混凝土中三氧化硫含量不超過膠凝材料總量4.0%。
配制強度及水膠比:fcu,o=48.5 MPa;W/B=0.38。
砂率:機制砂配制混凝土,砂率偏低時,坍落度小,泌水、離析,不易拌和、澆筑、振搗,工作性差;砂率過大,坍落度大,工作性降低。合理砂率,能得到較大流動度,良好粘聚性及保水性。砂率是關鍵參數(shù),選取砂率要考慮細度模數(shù)、石粉含量對合理砂率的影響,每間隔2%選取一個砂率,進行拌合物工作性試驗,工作性達到最佳為合理砂率。不同砂率對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的砂率對混凝土工作性影響
通過表2,44%砂率和46%砂率的混凝土工作性都能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選定較低砂率作為合理砂率,即選定44%砂率為合理砂率。
通過試驗,選定44%砂率的配合比作為基準配合比,如表3。
表3 基準配合比表(kg/m3)
以基準配合比為基礎分別增加和減少水膠比0.05,砂率可分別增加和減少1%,試拌進行工作性驗證,得另外兩個配合比,如表4。
表4 試拌調(diào)整后配合比(kg/m3)
試拌調(diào)整后配合比試驗結果如表5。
通過表5拌合物工作性,硬化混凝強度、耐久性及經(jīng)濟性評價(W/B=0.43強度不能滿足;W/B=0.33強度富裕量大,不經(jīng)濟),選定W/B=0.38的配合比作為試驗室配合比,如表6。
粗集料,細集料含水率測定,由試驗室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
石粉含量、細度模數(shù)的控制是機制砂生產(chǎn)的控制要點。通過水洗除粉塵,除去大部分0.075 mm顆粒、一些0.15 mm,0.3 mm顆粒、極少數(shù)0.6 mm顆粒。如細度模數(shù)很大,粗顆粒太多,小于0.3 mm顆粒太少,級配不合理,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細度模數(shù)太小,石粉太多, 用水量增加, 強度降低,水泥用量增加。因此,水洗除粉塵時水的流量、流速需要嚴格控制,細料量要合理,才能得到到符合要求的機制砂。
表5 測試結果
表6 試驗室配合比(kg/m3)
加強機制砂級配、細度模數(shù)、石粉含量、MB值經(jīng)常性檢測,不同來源的機制砂分別堆放;同一來源的機制砂細度模數(shù)變化范圍超過±0.2、石粉含量變化范圍超過±2.0%時,也應分別堆放,并調(diào)整配合比中砂率后方可使用。
機制砂顆粒尖銳有棱角,表面粗糙,機制砂混凝土攪拌時間比天然砂混凝土延長,控制在90~120 s為宜。
水洗機制砂含水率很大。為了保證機制砂含水率穩(wěn)定,進場后應放置幾天方可使用。含水量每班抽查2次,雨天加大抽查頻次,及時調(diào)整施工配合比。
干砂堆放高度不應過高,堆放高度以粗顆粒集料不能滑下、不影響機制砂級配及細度模數(shù)為宜。
通過臨海特大橋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試配、驗證,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澆筑可以使用機制砂代替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只要嚴格控制機制砂品質(zhì),機制砂水下混凝土在施工技術參數(shù)上同樣能夠達到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