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盧文慧
(銅陵學院會計學院 安徽·銅陵)
[提要] 手賬作為一種集實用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記錄方式,不斷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喜愛。但放眼手賬行業(yè),手賬的社會知曉度并不高,其行業(yè)發(fā)展更顯緩慢。本文立足于手賬行業(yè)發(fā)展現狀,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及分析,找出手賬行業(yè)的發(fā)展瓶頸,為手賬行業(yè)尋找創(chuàng)新發(fā)展途徑。與此同時,希望能夠提高大眾對手賬的認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手賬記錄的行列中來。
手賬是一種綜合利用手繪素描、裝飾貼紙、文字書寫等方式來進行事項記錄、日程規(guī)劃等活動的紙質記錄方式。早在18 世紀,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就曾在其自傳中提出了有名的“富蘭克林十三道德表”,通過系統(tǒng)的表格記錄模式來有計劃地進行個人行為管理和素質養(yǎng)成,“富蘭克林十三道德表”在當時盛行一時,成為手賬記錄的起源。直至1984 年,意大利手賬品牌登陸日本,在日本掀起活頁手賬的使用熱潮,人們對手賬的使用已逐步從簡單的記事需求發(fā)展為創(chuàng)造更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手賬作品。如今,隨著密切的文化交流,手賬文化早已在我國流行開來,頗受年輕人群的喜愛。
通常,手賬較多使用于學習工作規(guī)劃和生活日記。在洛爾的《精力管理》一書中曾提到“有意識的生活”,意在提醒人們用意識控制生活,而不是隨本能放任生活。學習工作型手賬就能很好地幫助你培養(yǎng)“有意識的生活”,用手賬制定學習工作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提升學習工作效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對于注重效率提升的學習工作型手賬而言,生活日記型手賬則偏向于單純的“記錄”,記錄日常生活、旅行經歷、心得體會、備忘事項等,給平凡的生活留下剪影。不論哪種手賬,通過精心排版,再配以精美的插畫及線條裝飾,都可以呈現不同的審美體驗。
然而,手賬文化當前仍屬小眾文化,受眾度不高,手賬產品也缺乏設計性與創(chuàng)新性,如何推動手賬文化及手賬產品走向大眾,手賬行業(yè)急需尋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一)大眾認知度調查。隨著手賬產品逐步豐富多樣,以及人們對個性化、創(chuàng)意化生活的追求,手賬制作在學生群體中熱度較高。課題組以銅陵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從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男女生中隨機選擇了200 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fā)現,42%左右的被調查者對手賬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此有一定的興趣,其中女生居多,27%的被調查者雖然不了解手賬,但都有過記錄花銷、記錄飲食等類似的習慣,剩余31%的被調查者完全不了解手賬,也沒有進行日常記錄的習慣,其中大部分為男生。在對手賬周邊產品的重要性排序上,31%的被調查者注重手賬貼紙、手賬膠帶是否精美好看,47%的被調查者更看重手賬賬本樣式和質量,剩余22%的被調查者則注重寫字工具的色彩及流暢度以及其他的手賬周邊工具。此外,在新浪微博的超話社區(qū)中,與手賬相關關鍵詞的超話有25 個,其中“手賬”超話具有35.5 萬粉絲,14.1 萬帖子,44.4 億閱讀量;“給你看看我的手賬吧”超話有15.2 萬粉絲,8.4 萬帖子,25.5 億閱讀量。
從如上結果中可以看出,手賬的整體知曉度和使用度并不算高,但可能在部分特定人群中的熱度較高,比如大學生群體。就性別群體而言,手賬在女生群體中的知曉度及需求程度要明顯高于男生,有些人雖然不了解手賬,但其對生活小事的點滴記錄,也具有手賬的雛形。在眾多的手賬周邊產品之中,大多手賬愛好者更加看重手賬賬本的質量,包括內頁布局、書寫手感、外殼包裝等。
(二)手賬產品調查。研究組經市場調查發(fā)現,現階段手賬制作者選擇手賬產品時更傾向于日本品牌,其次是國產品牌。較受手賬愛好者追捧的日本品牌有“Kokuyo 國譽”、“Midor”和“Hobonich”,這些手賬品牌以紙張輕薄不滲墨、排版合理、設計人性化、圖樣精美等特點給使用者帶來了非常好的書寫體驗,連續(xù)十幾年銷量領先。國產手賬品牌近幾年也借鑒了一些日本手賬的設計理念,注入了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如“九口山”、“kinbor”、“本子事多”為代表的原創(chuàng)文具品牌也受到了很多手賬制作者的喜愛??傮w而言,國內手賬品牌風格特色尚不鮮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仍不敵國外品牌。
(一)手賬的受眾面較窄。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手賬使用者81%為女性,19%為男性,年齡段分析中6~14 歲占比17%,15~25 歲占比73%,26~40 歲占比7%,40 歲以上占比僅為3%。由此可見,目前使用手賬的多為年輕女性,尤其是高中生、大學生,而兒童、老人、男性使用手賬的較少,甚至完全不了解手賬。因此,手賬行業(yè)想要拓寬市場,必須加大宣傳,拓寬手賬的社會知曉度和受眾面。
(二)手賬產品缺乏創(chuàng)新。目前,大多手賬品牌之間都存在“抄襲”設計的現象,雖然“借鑒”大牌產品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滿足部分手賬愛好者的消費需求,但長此以往,將使手賬品牌喪失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對未來國產文具行業(yè)的發(fā)展也十分不利。比如,國產文具品牌“晨光”,最初是以油墨品質和個性化設計從眾多文具品牌中脫穎而出,但近年來晨光文具開始過度追求文具外殼,不論是其推出的“櫻花”系列、還是“抹茶”系列、“梵高博物館聯(lián)名”系列,都只是單純的改變了筆桿和賬本的外殼設計,其內置筆芯及賬本內頁卻無改變。還有“白雪”、“真彩”、“得力”等品牌,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普遍效仿日式文具風格,并沒有從設計和質量上進行深度創(chuàng)新。
(三)手賬產品價格虛高。隨著使用手賬人數的增加,手賬周邊產品的價格也在不斷地升高?!皣u”、“hobonich”等日式手賬品牌因為其獨特的設計和平滑的紙質,受到了很多手賬愛好者的喜愛,但因為工藝和關稅的緣故,手賬產品價格頗高。例如,一本國譽“自我時間軸手賬”價格在190~330 元不等,一本hobonich 手賬內芯的價格在140~200 元之間,對于熱衷手賬制作的學生群體而言,這樣的價格實在偏高。例如,在2017 年的某場手賬集市,為了搶購“月浮”系列新款手賬膠帶,不少手賬愛好者凌晨前往手賬集市排隊,最終因為供不應求,該款膠帶價格被賣到了上千元,雖說物以稀為貴,但一卷膠帶價格上千,實在是本末倒置。
(四)手賬的實用性有待提高。手賬大多適用于個人的生活記錄,日程規(guī)劃等,運用領域尚顯單一,其實用性功能沒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導致手賬行業(yè)無法獲得新的發(fā)展新的渠道發(fā)展空間,阻礙了手賬行業(yè)的發(fā)展。
(一)提高手賬認知的普及率。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互聯(lián)網技術日益完善。手賬產品生產企業(yè)可以通過借助新媒體的方式在各種平臺進行廣告宣傳,如各大門戶網站首頁宣傳,利用媒體輿論加深人們對手賬的印象,微信公眾號推送手賬相關文章,系統(tǒng)地向大眾介紹手賬文化的來源和制作手賬的意義,開發(fā)手賬APP 制作等,利用網絡的開放性、即時性、廣泛性,擴大手賬制作的知曉度。與此同時,可以在線下,到各個城市舉辦手賬集市、手賬制作比賽、手賬文化講座等,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手賬文化,樂于手賬制作。采用線上線下共同推進的形式,提高大眾對手賬的認知。
(二)擴大手賬產品的消費者市場。目前,手賬使用人群主要集中于在校大學生,消費者群體相對單一且消費能力較弱,手賬行業(yè)想要拓寬市場,不僅要繼續(xù)鞏固現有的年輕市場,更要關注兒童和老年人群體,以及男性群體,充分挖掘不同群體對手賬的需求,引導不同群體使用手賬。
1、兒童正處于大腦飛速發(fā)展的關鍵期,制作手賬不僅可以讓兒童練習繪畫、寫字,養(yǎng)成留意生活細節(jié)的好習慣,更能通過手賬拼貼開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和空間創(chuàng)造力,讓兒童認識美、創(chuàng)造美。
2、老年群體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是缺乏陪伴。據調查,在老年群體中,尤其是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60%,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大多來自于精神生活的匱乏。因此,可以通過制作手賬來培養(yǎng)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在記錄日常生活的過程中練習寫字繪畫,既動手又動腦,豐富精神世界和生活趣味。
3、對男性群體而言,商務風格的手賬,同樣可以幫助他們計劃工作日程,讓忙亂的工作任務,變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進行手賬產品創(chuàng)新。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消費體驗,表現為品牌重視程度提高,附加功能要求提升,高端文具需求增加等。因此,手賬產品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1、創(chuàng)新人性化設計。手賬制作企業(yè)應該更加注重原創(chuàng)設計,在兼顧到傳統(tǒng)文具的使用功能基礎上加上一些獨特的設計,例如日產文具品牌“國譽”的對開式筆袋,加長拉鏈設計,展開后比普通筆袋更大,小身材大容量;淡彩曲奇柔光新系列活頁本,新穎的八孔活頁夾,書寫時手不會碰到活頁本的線圈,實現自由無阻書寫;點點膠則借鑒了修正帶設計理念,使用時直接在紙面上按拉,而且粘性不易消。百樂的搖搖自動鉛筆,可以搖動筆桿出芯或者以傳統(tǒng)的按制方式出芯,書寫穩(wěn)定。細節(jié)上的設計,不僅能增加使用過程的趣味性,更讓使用變得便捷順暢。
2、嚴抓品控。目前,手賬市場上不少產品外觀精美,但做工粗糙,賬本紙張弱薄透墨,筆芯出墨不順暢,膠帶粘連不易撕等缺陷。手賬本作為一個長期實用工具,除了要有好看的外觀,更應該注重內在質量,這也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最為關心的一點。
3、加強人性化設計。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外觀、品質都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能引起消費者購買興趣的便是點滴的小細節(jié),如百樂圓珠筆,旋轉后彈簧還是會卡在筆桿上,不容易丟失,這樣的細節(jié)設計就十分的貼心獨到。某些日產筆畫到皮膚和衣服上是無痕的,避免了日常使用時的一時失誤而弄臟了衣服。好看又好用的東西才會讓人產生購買的欲望,當文具等手賬用品功能開始細化,開始注重細節(jié),使更能讓人在手賬制作過程中有更好的體驗。
(四)拓展手賬更多的使用價值
1、推廣電子手賬。手寫式手賬雖然靈活美觀,制作過程更能感受到成就感,但制作的開銷比較大,需要購買手賬本、書衣、彩筆、膠帶、貼紙等,一些精美的手賬素材還需要紙質打印,且本子體積較大,不易隨身攜帶。相較之下,電子手賬更為環(huán)保、靈活、易攜帶,使用電子手賬只需要事先在手機上存儲好喜歡的樣式模板,在使用時可以方便地插入照片,輸入文字,而且可以靈活修改,不會留下涂抹痕跡使得手賬不美觀。且電子手賬本身具有豐富的素材和模板,減少了手賬愛好者搜集素材的時間和精力,有手寫、打字兩個選擇,讓用戶不用再擔心自己因為字跡不好看、沒有很好地繪畫水平而無法做出好看的手賬。這樣的電子手賬就非常適合那些經常外出不方便攜帶很多東西的人群,可以隨時隨記,同樣也適合想了解手賬又不知從何下手的新人,電子手賬給了他們在減少花費的前提下,嘗試他們感興趣的手賬體系,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更好地駕馭手寫手賬。
2、與文化傳播相結合。近年來,古風民謠、漢服展示等就是用一種新潮的方式與傳統(tǒng)文化相互融合,締造出符合當代人審美的新潮流,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傳播、交流與發(fā)展。手賬擁有拼貼、手繪、涂鴉等形式,具有靈活性,同樣可以作為傳統(tǒng)文化記錄交流的載體。在自媒體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當代年輕人通過網絡展示自己的生活日常、手賬記錄。將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工藝、美德等,通過手賬的形式和互聯(lián)網渠道展出,變成了當代人更易于接受的形式,無形中增強了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