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陸機擬古詩批評與擬古理論的建構

        2021-01-12 09:09:26
        湖北社會科學 2021年7期
        關鍵詞:江淹陸機樂府

        陳 璐

        (南京曉莊學院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1)

        陸機詩歌以擬古著稱,歷來毀譽參半。學界多探討陸機擬古的原因、特點、貢獻,或對擬古批評開展個案研究。如彭麗華、林彬暉認為陸機擬古“本意不在模擬,而在借《十九首》特殊的抒情特性抒懷,所以擬作雖沿襲了原詩的主題、題材、結構、本事,卻在語言風格、表現(xiàn)手法上自成一路”。[1](p54)指出陸機擬古的方式,肯定陸機擬古的創(chuàng)新。郭晨光指出陸機“擬《古詩十九首》追求‘貌同而心異’,擬樂府則‘貌異而心同’,擬作中保留了古詩產生時曾經的拼湊痕跡”。[2](p76)比較陸機擬古詩與擬樂府的差異,認為其擬作有拼湊痕跡。鄭婷尹則分析吳淇對陸機擬古詩的評語,指出:“吳淇以前不是留意陸詩之形制,即是貶抑其乏情,然透過吳氏的解析,除了使我們對陸詩情感有更深切的理解,吳論也打破前此詩評家對陸機擬作缺乏情感與生命力的負面觀感?!盵3](p93)揭示吳淇在陸機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上研究尚未梳理陸機擬古詩的批評歷程,也未注意擬古理論的建構,本文對此略做考察,以進一步揭示陸機擬古詩的特點,明晰擬古傳統(tǒng)的形成,推進擬古理論的發(fā)展。

        一、明代以前陸機擬古詩典范地位的確立與學界的質疑

        (一)晉唐擬古之風與陸機擬古典范地位的確立。

        西晉時期,陸機擬古詩辭藻華美、風格清新,擁有較高聲譽。據(jù)史書記載,陸機閉門勤學十年,寫下《辯亡論》《擬古十四首》等作品,以致聲溢四表,其中《擬古十四首》為現(xiàn)存最早的擬作。當時陸機以才多著稱,擬古能與古人爭勝、炫耀才華。陸機對古詩進行模擬創(chuàng)新,其特點是辭藻華美、結構縝密,開后世文人擬古之先。東晉玄言詩盛行,陸機擬古詩受到的關注相對較少,相關評論集中在潘陸優(yōu)劣上。降至南朝,擬古之風盛行,如陶淵明《擬古九首》、鮑照《擬古八首》等,均模擬陸機擬古詩,陸機擬古詩備受稱贊,被視為典范作品。如蕭繹《金樓子》說:“劉休元,少好學,有文才。嘗為《水仙賦》,當時以為不減《洛神》;《擬古》詩,時人以為陸士衡之流。”[4](p654)劉鑠善寫擬古詩,被許為陸機之流,即擬古以陸機為典范,其地位能與曹植《洛神賦》比肩,陸機與曹植是南朝文士的楷模,其中陸機以詩名而曹植以賦名。鐘嶸《詩品》稱陸機擬古詩為“五言之警策”,并評曰:“陸機所擬十二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5](p75)認為陸機擬古詩可與原作相媲美,從文、意兩方面揭示其特點,即溫、麗、悲、遠,并確立其典范地位。比較而言,古詩語言古樸、結構簡單,陸機擬古詩語言華美、結構縝密,與南朝華美之風相合,被鐘嶸贊為一字千金。陸機擬古詩多被當時的選本選錄,體現(xiàn)其受重視的程度。如蕭統(tǒng)《文選》設“雜擬”類,共收錄十位詩人,其中選陸機詩12首、張載詩1 首、陶淵明詩1 首、謝靈運詩8 首、袁淑詩2 首、劉鑠詩2 首、王僧達詩1 首、鮑照詩5 首、范云詩1首、江淹詩30首。陸機擬古詩的選錄數(shù)量僅次于江淹,居于第二位,但江淹擬古詩是擬古代作家而并非古詩,在蕭統(tǒng)心中,陸機擬古詩地位更高,且蕭統(tǒng)以陸機為首,意在肯定其創(chuàng)造雜擬文體的開創(chuàng)性。徐陵《玉臺新詠》選錄陸機詩歌7 首,全部為擬古詩。可見,不論是在子書詩話,還是總集選本中,陸機擬古詩都備受推崇,被視為擬古詩的典范之作和陸機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

        降至唐代,論者開始解析陸機擬古詩,其文學意蘊得到彰顯。如《文選》五臣注曰:“擬,比也,比古志以明今情?!盵6](p575)認為擬古實則抒發(fā)情感,揭示陸機擬古詩的情感內涵。而據(jù)五臣注,陸機擬古詩可分四類:一是表達閨婦之思,如《擬行行重行行》《擬迢迢牽牛星》《擬涉江采芙蓉》《擬青青河畔草》《擬明月何皎皎》;二是抒發(fā)朋友之情,如《擬庭中有奇樹》《擬明月皎夜光》;三是展現(xiàn)行樂之意,如《擬今夜良宴會》《擬東城一何高》;四是凸顯堅貞之志,如《擬蘭若生朝陽》《擬庭中有奇樹》??梢姡憴C擬古詩內容豐富,既有古詩常見的閨婦思夫、及時行樂等內容,也有表達高潔品格、故鄉(xiāng)之思的內容,擴展了古詩的抒情范圍。五臣的部分注解折射出西晉政局,指出陸機擬作的現(xiàn)實價值。如《擬明月皎夜光》“喻權臣用事,時氣迅速,人情漸壞,在貴忘賤之意”。[6](p578)陸機入洛后政局動蕩,先有楊駿、賈后執(zhí)政,后有齊王冏、趙王倫亂權,此詩恰好反映當時情況,說明陸機擬作并非停留于模擬層面,而是有深刻的寓意。另一方面,五臣在注解中常用比字,表明陸機擬作是“比古志以明今情”,如《擬蘭若生朝陽》以松柏自比、《擬青青陵上柏》以靈草自比,凸顯陸機高潔品格,這與陸機入洛后遭遇相符。陸機作為亡國之余,在入洛后備受北方名士歧視,加上陸機以儒學立身,北方名士以玄學為主,社會奢靡之風盛行,陸機對此頗為不滿。五臣注闡釋了陸機擬古詩的“今情”,揭示出陸機擬作的社會價值。

        (二)體律相近:宋人對陸機、江淹擬古詩關系的認識。

        宋代論者重在考證陸機擬古詩詞句、淵源,如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指出陸機擬古詩押雙韻,范晞文在《對床夜語》中認為陸機擬古詩“冒”字取自曹植詩等。評論則集中在比較陸機與江淹擬古詩。如張表臣說:“陸士衡作擬古,而江文通述雜體。雖華藻隨時,而體律相仿。”[7](p450)認為陸、江擬古詩雖辭藻不同,時代各異,但體律相近,有一定淵源關系。在此之前,蕭統(tǒng)選錄陸、江擬古詩最多,其著錄順序已表明兩人關系,揭示出陸機對江淹的影響,即江淹擬作承襲陸機擬作的體例,且文體性質相同。而江淹擬作中有《陸平原羈宦》,羈宦也是陸機詩歌的主要內容,反映出江淹對陸機詩歌的深刻理解。不同的是,兩人擬作對象、方法有異:陸機擬漢魏古詩、以辭為主;江淹擬前代作家、以意為主。因此,宋人對陸、江擬作高低進行了判定,如嚴羽說:“擬古惟江文通最長,擬淵明似淵明,擬康樂似康樂,擬左思似左思,擬郭璞似郭璞,獨擬李都尉一首,不似西漢耳。雖謝康樂擬鄴中諸子之詩,亦氣象不類。至于劉玄休《擬行行重行行》等篇,鮑明遠《代君子有所思》之作,仍是其自體耳。”[8](p191-192)嚴羽稱贊江淹擬古最長,能夠形神俱備,認為陸機擬古詩不如江淹,文中指出謝靈運、劉鑠、鮑照擬古之失,與《文選》所錄作家相同,但未提及陸機,批評態(tài)度可知。從文體發(fā)展來看,江淹擬古繼承陸機,擬作手法嫻熟,范圍廣泛,從以辭為主到以意為主,在擬古方法上確勝陸機一籌。

        當然,嚴羽的觀點并未得到廣泛認同,陸機擬古詩開擬古之先,其地位仍然較高。如林希逸將陸機與曹植并列,稱:“自五言既興,子建詠于前,士衡繼于后。而后有謝莊之賦‘流光徘徊,賦之高樓’‘照有余輝,攬不盈手’,語粹而味深,殆為古今絕唱?!盵9](p663)其中“流光徘徊,賦之高樓”指曹植《明月上高樓》,“照有余輝,攬不盈手”指陸機《擬明月何皎皎》。林希逸論詩主張抒發(fā)性情,推崇自然清淡,正如沈揚所說:“林希逸詩學思想以性情為基點,故作詩評詩雅重興寄,因靜照物,強調作家自身情性涵養(yǎng),力戒塵俗氣,具此識力方能透悟詩門要義。在尊尚經典的同時,講求奇而有法、正而不拘的創(chuàng)作宗旨?!盵10](p15)林氏尊崇曹植、陸機等經典作家,所舉為曹、陸名句,兩詩以思婦為比,表達思君、思夫之情,寄托個人哀怨,正合興寄理念??梢哉f,林希逸繼承南朝文士觀點,對陸機擬古詩進行摘句品評,促進了陸機擬古詩名句的傳播。

        (三)元代書畫的遺貌取神與學者對陸機擬古詩弊端的揭示。

        元代學者開始討論擬古方法,指出陸機擬古之弊,陸機擬古詩的典范地位受到質疑。如劉履說:“蒼山曾原嘗曰:‘擬詩好學畫,當識家數(shù),要先得其筆意,運規(guī)制于胸中,然后下筆乃可。若展盡臨貌,雖似亦下矣。前人擬古既用其意,又用其字是盜之也,非擬也。’此論最為切當。愚按晉人如張孟陽、陸士衡皆不免坐此失,獨陶靖節(jié)脫去繩墨,直寫所蘊,可謂度越前輩矣?!盵11](p204)劉履引曾原一言論,指出擬古應當先得筆意,不能求貌之似,批評陸機擬古只是展盡臨貌,未能達到意之層面,這可能與元代繪畫的風尚有關。正如高毅清所說:“元代繪畫表現(xiàn)出與以往年代不同的風格面貌……傾訴著對時政的憤怨、抒發(fā)著畫家們的生活理想、強調作品的內在品位、玩賞著筆墨所蘊含的奧妙意趣、崇古倡新、追求逸格。”[12](p9)即元代繪畫注重意趣、追求創(chuàng)新,強調作品的社會內容,而陸機擬古詩主要追求形貌,內容往往比較隱晦,時有模擬之弊,不符合遺貌取神的標準,受到曾氏的嚴厲批評。相比五臣,曾氏不僅界定擬古含義,還提出擬古方法,即以神為主、以形為次,為擬古詩指明方向。而劉履批評陸機擬古意、字相同,有剽竊之嫌,繼承曾氏的觀點,并贊賞陶淵明擬古脫去繩墨,直寫所蘊,即擬意優(yōu)于擬詞。同時,劉履《選詩補注》收錄陸機詩歌14首,沒有1首擬古詩,而選陶淵明擬古詩5首,鮑照2首,可見劉履對陸機擬古詩評價較低,而以陶淵明擬古為典范,正是看重陶詩重意趣。如前所論,嚴羽已經指出陸機擬古詩重辭之弊,但并非得到宋人的廣泛認同,因為宋人對江淹詩歌評價不高,并未動搖陸機擬古詩的典范地位,至劉履以時人推崇的陶淵明為準,才使得陸機擬古之弊漸為人所接受,其典范地位自然受到質疑。

        二、明代對陸機擬古詩的批評與擬古難易論

        (一)擬古無用:明人對擬古的總體態(tài)度。

        明代復古思潮盛行,明人重視抒發(fā)性情,認為擬古是竊古人題目,不能表達真情,對擬古多持否定態(tài)度。如方豪說:“昔人有云:‘詩文須自出一機軸,何能共人生活’,此有意于求異者之言也,然不猶賢于尚同者乎。今之為詩文者,動擬古人,每自許曰:‘某篇擬陶,某篇擬謝,某篇擬李,某篇擬杜’,細考之其拙者不免畫虎之誚,即工矣亦不過葫蘆之畫而已,何足取哉!惟其善養(yǎng)性情,團觀篇什,胸中有古作家,滿而后發(fā),無意于擬古人,而古人句法在吾口頭,不求異于人而人自不可及,夫然后可以擅大家之稱矣。”[13](p364)方豪批評了當時以擬古求名的不良風氣,認為擬古必須自出機杼,無意于擬古,才能成為大家,強調自抒懷抱,可謂切中時弊。鄭利華指出:“鑒于在復古的視閾下格外注重對古作法度規(guī)則的體認,追求宗尚目標的審美風范,李、何諸子在其具體的詩文創(chuàng)作實踐中也為此受到拘縛,不同程度地陷入依賴古法的誤區(qū),從而影響到他們內在情感和藝術個性的表現(xiàn)?!盵14](p191)當時前后七子雖然提倡復古,但因過于注重法度而陷入誤區(qū),壓抑了詩歌情感和藝術個性,即方豪所說葫蘆之畫。在此情景下,部分論者認為不必擬古,如顧應祥說:“今之能詩者,往往上擬楚詞漢魏,甚至竊其題目而仿效之。予以為不必如此。夫詩也者,所以道性情也,比擬古人之作,何益于性情。況古今異宜,若發(fā)于性情之正而可歌可詠,則古亦可也,今亦可也,何必一一竊古人之體而后謂之詩乎?!盵15](p483-484)指出擬古不能表達性情,只是竊取古人之體,不可謂之詩;只要發(fā)于性情,古詩今詩皆可,反對當時以古為尊的看法??梢姡瑪M古的主要問題在于其壓抑性情,跳不出古人的束縛,甚至有剽竊之嫌。江盈科則從古詩產生的環(huán)境出發(fā),認為擬古不能超過原作,提出擬古無用的觀點,其《雪濤詩評》曰:

        古樂府、古詩所命題目,如《君馬黃》、《雉子班》、《艾如張》、《自君之出矣》等類,皆就其時事構詞,因以名篇,自然妙絕。而我朝詞人,乃取其題目,各擬一首,名曰復古。夫彼有其時,有其事,然后有其情,有其詞;我從而擬之,非其時矣,非其事矣,情安從生?強而命詞,縱使工致,譬諸巧工能匠,塑泥刻木,儼然肖人,全無人氣,何足為貴?夫肖者且不足貴,況不肖者乎?且《君馬黃》、《雉子班》等題,若必一一擬作,則《關雎》、《螽斯》之類,何為丟下不擬?豈古樂府、古詩能古于《三百篇》耶?以此見擬古無用,疊屋架床,虛糜歲月,不足立名。[16](p800)

        江氏批評明代擬古風氣,指出擬古沒有其時其事,不能有其情其詞,不如古詩自然絕妙。即古詩產生的環(huán)境已然不在,擬古不過是塑泥刻木,亦步亦趨,即便全然相似,也不足貴。同時,他從古詩出現(xiàn)的時代分析,指出《詩經》最古,擬樂府、古詩不如擬《詩經》,認為擬古不足立名,從而全面否定了擬古的價值。究其原因,江盈科生活在晚明,與袁宏道交往密切,也受陽明心學影響,提倡詩歌抒寫性靈,主張各代有文,并貴真尚趣,反對剽竊模擬。當然,江氏的擬古無用論是在晚明重情思潮下產生的,不能代表明前中期文人的看法,再說擬古也并非毫無價值,江氏觀點有失偏頗,但從總體上看,明人確實不提倡擬古,因為擬古阻礙性情抒發(fā),且容易形成剽竊之風,給詩壇帶來不良影響。

        (二)明代復古思潮下陸機擬古詩形似的批評。

        明代復古思潮盛行,明人對擬古總體持否定態(tài)度,對陸機擬古詩評價較低,相關批評主要集中在形似方面:

        第一,認為陸機擬古詩重在辭藻,缺乏創(chuàng)新之處。如朱諫說:“按擬古者,擬古詩也。自漢以前,則以孔子所刪三百篇為古詩。自漢以后,則以蘇李為古詩。……晉陸士衡、陶淵明擬古之作效乎此也,或用其辭而發(fā)揮之,或用其意而敷演之,然時有古今而材質有厚薄之不同,言辭議論聲嗟氣嘆者亦不同矣。雖弊精竭力擬而效之,終不能相若也。晉不及漢,唐不及晉。李白一代文人也,其擬古之作材氣雖充溢,而情思態(tài)度則劣矣,況后世乎!”[17](p169)朱諫指出陸機擬古在辭,陶淵明擬古在意,李白所不能及,其擬作雖然材氣充溢,但缺乏情思,不能超越原作。同時,朱諫梳理擬古發(fā)展歷程,指出漢前以《詩經》為古詩,漢后以蘇李詩為古詩,陸機模擬古詩,地位自然不高。他指出擬古的兩種路徑,一是用辭發(fā)揮,一是用意敷演,雖能體現(xiàn)詩才,但不能比肩古詩,有尊古卑今的傾向。在詩歌上,朱諫崇尚李白,注重真實情感的抒發(fā),對陸機擬古持批評態(tài)度。胡應麟則說:“擬《十九首》,自士衡諸作,語已不倫;六朝而后,徒具篇名,意態(tài)風神,不知何在。惟近仲默十八章,格調翩翩,幾欲近之。樂府自晉失傳,寥寥千載,擬者彌多,合者彌寡。至于嘉、隆,剽奪斯極。而元美諸作,不襲陳言,獨挈心印,皆可超越唐人,追蹤兩漢,未可以時代論。”[18](p40)“然平原諸文,模擬何眾,而創(chuàng)獲何希也?平原諸詩,藻繪何繁,而獨造何寡也?”[18](p147)胡應麟認為擬古重在創(chuàng)新,追求意態(tài)風神,而不在藻繪雕刻,他贊賞何景明擬古詩格調翩翩、王世貞不襲陳言,批評陸機詩歌一味模擬,以致缺乏創(chuàng)新,指出擬古要有古詩情思??梢姡魅酥匾曉姼枨樗?,認為擬古不在辭藻聲律,而在格調意態(tài),不然便是徒有其表。

        第二,認為陸機擬古詩逐句模仿,沒有情興神韻。如王世貞說:“孫興公云:‘潘文淺而浄,陸文深而蕪?!衷疲骸宋臓€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揀金,往往見寶?!置葒L謂士衡曰:‘人患才少,子患才多。’然則陸之文病在多而蕪也。余不以為然。陸病不在多而在模擬,寡自然之致?!盵19](p125)王世貞雖認同陸機病在多而蕪,但指出根本的缺點在于擬古,作品沒有自然之致,不能表達個人情感。王世貞論詩主張才思格調,崇尚真我、辭達,“主張創(chuàng)作主體要深于情、富于辭、沉于思,這是對作品寫出來之前作者‘才思’的要求”。[20](p103)因此陸機雖以才多著稱,但詩歌追求多而蕪,重在模擬而沒有“深于情、富于辭、沉于思”,無法達到自然天成的境界。許學夷則說:“先儒謂靖節(jié)退歸后所作,多悼國傷時托諷之語,然不欲顯斥,故以《擬古》等目名其題云。愚按:此論靖節(jié)甚當,不然,則靖節(jié)亦有意與作者爭衡耳。且如士衡諸公《擬古》,皆各有所擬;靖節(jié)《擬古》,何嘗有所擬哉?斯可見矣。”[21](p104)與陶淵明相比,陸機擬古詩各有所擬,有意與作者爭衡,不如陶淵明自抒懷抱。這里提出陸機擬古的兩個特點:一是追求形似的方法,二是求勝于古的心態(tài)。許學夷認為擬古應該直寫己懷,追求情興神韻。而陸機擬古詩追求形似,有意與古人爭勝,不如陶淵明自然。許學夷論詩崇尚性情、性靈,主張文學在繼承中發(fā)展,而陸機擬古詩在字句模擬而缺乏情興神韻,未能得古詩之妙,既沒有表達個人性情,也阻礙了詩歌發(fā)展的步伐,不值得仿效。

        當然,陸機擬古詩開文人擬古之先,部分學者將其作為學詩門徑,贊賞其有神思、苦心。如黃省曾說:“士衡少有異才,閉關積學,翩翩入洛,即悚嘆群彥矣。其詩躭華萃奇,格氣稍弱而秀言清思,淵浩不竭,安仁、景陽所不逮也。故鐘嶸品為太康之英,信矣。又謂所擬古詩十二首,溫麗悲遠,驚心動魄,幾乎一字千金。予誦至‘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神會意靈,雖士衡亦不知其何緣得此?!盵22](p755)黃省曾發(fā)展鐘嶸觀點,認為陸機擬古詩雖氣骨不足,但有秀言清思,令人神會意靈,揭示陸機擬古詩的清新之美。黃省曾生于吳中,深受六朝文風熏染,對前賢陸機推崇有加,認為陸機促進了吳中文風的形成,擬古詩開創(chuàng)一代新風。孫鑛將陸機作為擬古之始,揭示其擬古用心。他說:“擬古自士衡始,句仿字仿,如臨帖然,然又戒太似,所以用心最苦。大抵貴得其神。若擬古詩,則詩道自進?!盵23](p325)指出陸機擬古用心最苦,能得其神,不失為學詩門徑。他評陸機擬古詩多以古淡、清麗目之,注重與原作比較,揭示陸機擬古妙處??梢?,陸機擬古詩雖然追求形似,但有秀言清思,能得古詩之神,為初學者指示門徑。孫鑛論詩崇尚精腴簡奧,講究為文之法,提倡千錘百煉,而陸機擬古的“句仿字仿”正體現(xiàn)錘煉之功,能為后世文士示以門徑,由此詩道自進。與多數(shù)明人論述角度不同,孫鑛未從辭藻、性情等方面著手,而是從詩法角度肯定陸機開創(chuàng)之功,揭示出陸機擬古詩方法上的價值。

        (三)擬作風格與詩體難易:明人對擬古理論的建構。

        明人在批評陸機的同時,也對擬古方法進行了探討,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首先是注重不同詩體的特征,提出擬古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如王世貞說:“擬古樂府,如《郊祀》《房中》,須極古雅,發(fā)以峭峻。《饒歌》諸曲,勿便可解,勿遂不可解,須斟酌淺深質文之間。漢、魏之辭,務尋古色,《相和》《瑟曲》諸小調,系北朝者,勿使勝質;齊、梁以后,勿使勝文。近事毋俗,近情毋纖。拙不露態(tài),巧不露痕。寧近無遠,寧樸無虛。有分格,有來委,有實境。一涉議論,便是鬼道?!盵19](p23)王世貞指出擬古應注重古詩的風格,追求拙不露態(tài)、巧不露痕,強調分格、來委、實境,尤其不能摻雜議論。王世貞注意到各種詩體的風格差異,提出模擬的具體要求,如樂府須古雅、漢魏之辭須古色、北朝樂府以質為主等,揭示詩歌文體的地域、時代特征。王世貞論詩注重法度,主張在復古中創(chuàng)新,對擬古樂府詩作,王世貞提出一系列標準,意在矯正明代詩壇剽竊之弊。

        其次是比較擬古詩與擬樂府之難易,從而說明擬古的具體方法。試看以下評語:

        擬古惟古詩及樂府五言為難,而饒歌及樂府雜言為易。蓋古詩及樂府五言,體有常法,而意未可移,故擬者不能自如,而其情易疏。饒歌及樂府雜言,體無常法,而意可竄易,故擬者得以操縱,而其調易古。[21](p53)

        樂府能著奇想,著奧辭,而古詩以雍穆平遠為貴。樂府之妙在能使人驚,古詩之妙在能使人思。然其性情光焰,同有一段千古常新,不可磨滅處,彼后人作詩者,人人擬作一番,若以為不可已之例,不容變之規(guī)。高者別求奇奧,于本色已遠;若但摩娑其面貌音字,使俗人手中、口中、眼中,人人得有十九首,至使讀書者喜誦樂府,而不喜誦古詩,非古詩之過,而擬古詩者之過。故樂府猶可擬,古詩不可擬也。[24](p117)

        許學夷指出擬古詩及樂府五言難,因有常法而不能自如,擬饒歌及樂府雜言體易,沒有常法而可以操縱。鐘惺揭示擬古與擬樂府的特點,提出古詩不必擬的觀點,認為古詩應雍穆平遠,不在追求奇奧,故古詩不可擬,樂府能著奇想奧詞,故可以擬。相比而言,許學夷以詩法論情,指出擬古樂府的具體方法;鐘惺著眼于古詩與樂府的特征,指出樂府可擬而古詩不可擬。這與兩人的詩學觀點有關,許學夷論詩主張獨抒性情,古詩及樂府因情不易得而難擬。而鐘惺論詩主張幽深孤峭,反對剽竊模擬,因而否定擬古之作,樂府能著奇想妙詞,得到鐘惺的贊賞。可見,明人認為擬古既要注重原作風格,又要分清詩體難易,甚至提出了古詩不可擬的觀點。

        三、清代對陸機擬古詩創(chuàng)新的肯定及關于擬古尺度的討論

        (一)清代詩風新變與清人對陸機擬古詩情感、風格的贊賞。

        清代詩歌不再以復古為準,而是廣泛吸收前代詩歌優(yōu)點,呈集大成之勢。學人不再把陸機擬古詩當作復古的對立面予以批判,批評話語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從繼承方面來說,清人論述更加全面透徹,融合前人觀點,辯證看待陸機擬古的優(yōu)劣,可分以下三方面。

        第一,認為陸機擬古重在形似,缺乏古人神思,但將其作為擬古之始,肯定其開創(chuàng)之功。如吳淇說:“擬詩始于士衡。大抵擬詩如臨帖然。古人作字,有古人之形之神。我作字,有我之形之神。臨帖者,須把我之形墮黜浮盡,純依古人之形,卻以我之神逆古人之神,并而為一,方稱合作。不然,借古人之形,傳我之神,亦其次也,切勿衣冠叔敖?!盵25](p245)吳淇認為擬古應如臨帖一樣,應先形似再神似,肯定陸機開創(chuàng)之功。他贊賞陸機擬古詩沖澹古雅、情景交融,沒有模擬痕跡,能與古詩神似。吳淇論詩崇尚六朝,以儒家詩教觀為準,編選五言經典之作,而陸機以儒學立身,其擬古詩抒寫家國之情,符合儒家詩教精神,故吳淇對陸機擬古倍加贊賞。賀貽孫則持相反觀點,認為“擬古詩須仿佛古人神思所在,庶幾近之。陸士衡《擬古》,將古人機軸語意,自起至訖,句句蹈襲,然去古人神思遠矣”。[26](p143-144)批評陸機擬古詩句句蹈襲,沒有古人神思,認為擬古應求神似,而不是停留于形似。賀氏論詩提倡性靈,崇尚自然質樸,特別強調抒寫悲憤之情,而陸機擬古詩僅在字句模擬,沒有真情實感,辭藻華美綺靡,不能與古詩相比。關于形似與神似的爭議,寶廷有一段論述值得注意,他說:

        自來擬古者惟學其貌,如小兒摹字,處處隨人,縱摹仿逼肖其妙,仍非己有,最為下品。才高者恥于隨人步趨,恒自出新奇,又乖擬古體裁。擬古云者,當擬其神,而亦不可弗擬其貌,必神貌皆肖,乃不負一“擬”字。不然,遺神取貌是襲古,非擬也;遺貌取神是學古,亦非擬也。[27](p205)

        寶廷認為擬古應形似與神似并重,做到神貌皆肖。若僅僅形似,則是襲古而非擬古;僅僅神似,則是學古而非擬古。寶廷區(qū)分襲古、學古、擬古的界限,對擬古提出了形神兼?zhèn)涞囊螅赋鰧W古高于襲古。而吳淇、賀貽孫都是偏重某一方面,吳淇重視形似,賀貽孫重視神似,不如寶廷論述完備??梢哉f,形神兼?zhèn)洳攀菙M古的理想境界,兩者缺一不可,其中神似高于形似。但在擬古的具體實踐中,應是先形似再神似,存在一個發(fā)展的過程,陸機是擬古形似階段的開創(chuàng)者。

        第二,認為陸機擬古詩注重辭藻,沒有寄托自我情感,不能自成一體。方東樹認為:“漢、魏、阮公、陶公、杜、韓皆全是自道己意,而筆力強,文法妙,言皆有本。尋其意緒,皆一線明白,有歸宿,令人了然。其余名家,多不免客氣假象,并非從自家胸臆性真流出。如醴陵《雜擬》、陸士衡等《擬古》,吾不知其何為而作也。”[28](p11-12)“擬古而自有托意,如曹氏父子,用樂府題而自敘述時事,自是一體。太白《古風》、曲江《感遇》,自述懷抱,同于詠史,亦可也。擬古而自無所托意,特文人自多其能,導人以作偽詩而已。東坡和陶,雖自有題,亦覺無味,殆與士衡同一才多之患邪!淵明《擬古》,是用古人格,作自家詩?!盵28](p37)批評陸機擬古詩沒有真情,不如陶淵明、杜甫自成一格。他認為擬古應該意緒明白,自道己意,強調言皆有本,而不是步趨古人。同時,方東樹認為陸機擬古沒有托意,不能自抒懷抱。他指出擬古既要遵守古人格調,也要自成一體,否則就是教人作偽詩,不值得仿效,強調擬古的創(chuàng)新性。方東樹論詩“堅持儒家詩學的‘言志’觀念和詩教精神,在詩學取向上崇真黜偽、崇雅貶俗,體現(xiàn)桐城派古文‘雅潔’之審美趣味和文以載道觀念的影響”。[29](p53)而陸機擬古意在炫耀才華,既未體現(xiàn)儒家詩教觀念,語言也不夠雅潔。另一方面,清人多贊賞陶淵明擬古詩,認為其能自抒懷抱,陸機所不能比,如潘德輿說:“惟陶公‘日暮天無云’一首,得自然之趣,然亦渾言擬古,故能自盡所懷。若陸士衡專取一題而擬之,共十二首,謝康樂、江文通專取一人而擬之,謝共八首,江共三十首,舍自己之性情,肖他人之笑貌,連篇累牘,夫何取哉!”[26](p2143)批評陸機擬古詩辭藻繁復,不能表達自己性情,不如陶淵明自盡所懷,謝靈運、江淹皆是如此。

        第三,認為陸機擬古詩平弱、呆板,不能得古詩神境。如陳祚明評曰:“雖擬古,自是本調,此古人臨帖法,但嫌太平弱,無遠情逸調可以振之。夫擬古僅隨古人成構,因襲詞章,可不作也。求勝于古,始堪擬古?!盵30](p321)指出擬古不應停留于因襲,要能勝于古人。陳祚明論詩“崇尚至情至性的自然流露,格外欣賞那種靈動生活之趣及蒼古之風,而最終歸結于‘作意’”。[31](p95)平弱顯然不合靈動之趣,因為歸結“作意”,陳祚明特別強調詩法,提出擬古的具體方法,指出神似的重要性:“學者須先辨古人之體,一一參其性情聲調,擬古成篇,亦自煉風格之一法也。比諸臨摹古帖,首重得神。自康樂擬公宴,已乖勝解。緣而降,奉一家為模范,心慕手追者,或亦有之。若統(tǒng)會殊流,妙極旨趣,自非胸羅百代,悟風雅之源者,豈易言哉!”[30](p766-767)指出擬古應先辨體制,再參性情聲調,才能自成一家,提出首重其神的觀點。如前所論,吳淇重視形似,賀貽孫重視神似,寶廷重視形神兼?zhèn)?,方東樹重視性情,陳祚明融合他們的觀點,以神似為主,先體制而后性情,建構了擬古理論的體系。部分論者與陳祚明觀點一致,但論述不夠完備。如李重華說:“陸士衡《擬古詩》,名重當世,余每病其呆板?!盵32](p935)認為陸機擬古詩比較呆板,即句句模擬,沒有變化。宋長白也說:“陸平原擬古諸作,如方袍幅巾而談莊、老,矜貴有余,疏通絕少?!盵33](p342)“《古詩十九首》渾淪磅礴,純乎元氣。鐘嶸謂:‘十四首是陸機所擬,幾于一字千金?!嘀^平原手腕癡重,要非蘇、李一流人物,未易得其神境?!盵33](p742)指出陸機擬古詩缺乏變通,不能得古詩神境。兩人所論只在呆板一面,皆為陳祚明所論,且未形成體系。可以說,明人已指出陸機擬古缺乏古詩神思,但并未進行具體論述,清人提出陸機擬古詩平弱、呆板,并建構了較為完整的擬古理論體系。

        從發(fā)展方面來看,清人肯定陸機擬古詩的優(yōu)點。首先,認為陸機擬古詩有獨至之情,可與古人同調。如王夫之說:“平原擬古,步趨如一。然當其一致順成,便爾獨舒高調。一致則凈,凈則文。不問創(chuàng)守,皆成獨構也?!盵34](p174)“陸自有如許風味,苦為繁雜諂曲之詞所掩耳。人可不自珍其筆,而為物役俗尚所奪耶?作者意不可問,擬者亦相求于僾肅之中??蔀楠氈林?,絕可與古人同調?!盵34](p175)王夫之雖然批評陸機擬古步趨如一,惋惜辭藻繁雜,但肯定其獨舒高調,贊賞獨至之情,即陸機擬古有創(chuàng)新性。之前論者多批評陸機辭藻繁復而導致情感不彰,王夫之拋開前人成見,挖掘陸機詩歌的獨特情感。其次,認為陸機擬古詩有思致、氣骨,風格比較流逸。如宋長白說:“擬古不如代古,此竟陵之說也。平原擬古諸什,借題寫意,與原倡絕不相蒙。然思致沉著,亦足動人咀味。鮑明遠、江文通雖聲口韶秀,要是本色當行語耳。”[33](p742)贊賞陸機擬古思致沉著,肯定其借題寫意的擬古方法。部分論者還從音律角度論述,如方廷珪說:“按古詩十九首,此錯舉其首句為題目,謂之擬者,變己之體格音節(jié)以擬之也。士衡詩極沉厚,此卻出以流逸,究竟用意不能出十九首,但文變耳?!盵35](p109)方廷珪評點重視方法,指出陸機擬古詩改變古詩文意,風格流逸,特點是從體格音節(jié)擬之,但用意未出古詩范疇??梢姡糠智迦藢﹃憴C擬古詩頗為肯定,從風格、結構、內容、音律等多方面論述,如王闿運重在結構、風格,宋長白重在方法、內容,方廷珪重在體例、音律,指出陸機擬古詩風格流逸、結構縝密、思致沉著、音節(jié)韶秀。

        (二)臨摹之別:清人對江淹、陸機擬古關系的再認識。

        陸機擬古詩與江淹有一定淵源,清人也進行了比較,論述更為具體。他們認為陸機擬古詩不如江淹,但指出兩人各具特點。即陸機重在模擬字句,頗有開創(chuàng)之功;江淹重在傳達神韻,堪為擬古典范。試看以下評語:

        傳寫古帖,有臨有摹,臨者取神氣之肖,摹者取點畫之同。褚臨《蘭亭》多參己法,而周越輩筆筆入古,乃見誚于奴書,當知此意。士衡擬古所以不及江淹者,弊由于此。[36](p149)

        詩人擬古之作,惟江文通最善。所擬李陵從軍、曹植贈友、劉楨感遇、張華離情、張協(xié)苦雨、鮑昭戎行等篇,雜之各集,幾無以辨其神韻詞氣,色色偪肖。[37](p428)

        紀昀以書法為喻,指出陸機擬古重摹,不如江淹擬古重臨,臨高于摹,有神氣之肖。馬星翼認為江淹擬古最善,能夠達到神韻相似,陸機所不能及??梢?,二人認為,陸機擬古詩不如江淹,主要原因在于陸機擬古詩停留于形似層面,不如江淹神似之妙。如前所論,宋人認為江淹陸機擬古詩體制相同,著眼于其繼承關系,嚴羽也指出江淹高于陸機,但并未說明原因,明人以性情為標準,認為陸機、江淹擬古皆不如陶淵明,陸機是形似,江淹是神似,唯陶淵明是形神兼?zhèn)?,自?chuàng)一格。清人則從擬古方法入手,辨別江陸區(qū)別,品評江陸高下。但從擬古發(fā)展史來看,陸機追求形似,江淹重在神似,從形似到神似既表明擬古方法的變化,也是擬古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即陸機是開創(chuàng)者,江淹是繼承者,兩人各有所長,并無高下之分。

        (三)泥于古題和與題相背:清人對擬古尺度的討論。

        清人對擬古尺度有所探討,大致形成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古詩成就很高,擬古缺乏創(chuàng)新,不可進行擬古。如薛雪說:“擬古二字,誤盡蒼生。聲調字句,若不一一擬之,何為擬古?聲調字句,若必一一擬之,則仍是古人之詩,非我之古詩也。輕言擬古,試一思之?!盵32](p687)從聲調字句來說,擬古不如古詩,誤盡天下蒼生,并非個人之詩,即擬古沒有創(chuàng)新性。如前所論,陳祚明從聲調指出陸機擬古之流逸,而薛雪強調擬古非個人聲調。薛雪是葉燮的學生,論詩主張獨抒性靈,反對擬古之作,對擬古持否定態(tài)度。彭端淑說:“余最惡擬古。古人之詩已登峰造極,后之擬者能及之哉?不能及,不作可也。昔之善擬古者,僅一江文通。太白才高,無所不可;若工部、昌黎諸公,則固不肯為也?!盵38](p91-92)認為古詩不可及,沒必要擬古,擬古成功者僅江淹一人,即擬古很難超越原作,并以杜甫、韓愈不肯擬古為例。陳僅則說:“非特樂府不必擬,即古詩亦不可擬。詩者,性情也。性情可擬乎?古人但借其題而不擬其體,自謝康樂、江文通擬古之體興,而詩道衰矣?!盵26](p2225)認為詩歌重在表達情感,不宜擬古,否則會造成詩道衰落,即擬古詩缺乏性情??梢姡豢蓴M古的原因主要有聲調重復、缺乏性情、古詩成就太高三方面,反映出時人尊古卑今的觀念。二是認為擬古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拘泥于古題,又要避免與古題相差太遠。如馬星翼說:“擬古之作但可偶為之,未可專門也。大約其弊有二。如漢詩《上留田行》,曹子桓擬之為一體,李太白擬之又為一體,各抒胸懷,何必更假古名也。至張協(xié)《擬四愁》,規(guī)模字句而失之毫厘,辟畫虎不成反類狗也。夫詩之作也,以達意耳。茍能達意,何須先意立題。泥于古題,一弊也;與題相背,又一弊也。”[37](p429)指出擬古有兩大弊端,一是一味模擬而泥于古題,二是追求創(chuàng)新而與題相背,揭示出師古和師心的矛盾。馬星翼對擬古并非否定,而是指出擬古尺度不好把握,若重視內容則與題相背,若重視題目則詩意不佳,造成題意相背,無法達到擬古的效果。

        綜上所述,從西晉至清代,陸機擬古詩批評經歷曲折過程,大致來說,可分三個階段。明代以前,陸機擬古詩典范地位得以確立,重在比較陸機與江淹的擬古詩,揭示兩人擬作的淵源關系,并討論擬古方法,指出陸機擬古之弊。降至明代,圍繞陸機擬古詩的評價,學界產生了兩種看法,既有學者指出陸機擬古詩注重辭藻、逐句模仿,以致缺乏創(chuàng)新、神韻,也有人肯定陸機擬古詩為學詩門徑,富有神思、苦心。同時,明人開始建構擬古理論,認為擬古既要注重原作風格,又要分清詩體難易,甚至提出古詩不可擬的觀點。清代的陸機擬古詩批評呈新變面象,清人認為陸機擬古詩平弱、呆板,但肯定其開創(chuàng)之功,贊賞其有思致、氣骨。此外,清人對擬古尺度有所討論,提出擬古既不能一味模擬而泥于古題,也要避免追求創(chuàng)新而與題相背??梢哉f,歷代對陸機擬古詩的批評內容豐富,在陸機批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大致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揭示了陸機擬古詩的特點,深化了對陸機擬古詩的認識。歷代對陸機擬古詩的批評,揭示出陸機擬古詩的主要特點,即追求形似、辭藻華麗,但也導致平弱呆板、缺乏情感。從方法上看,陸機擬古詩句句模擬,不能得古詩神韻;從結構上看,陸機擬古詩縝密細致,體現(xiàn)良苦用心;從內容上看,陸機擬古詩思致沉著,改變古詩文意;從詩史發(fā)展看,陸機擬古詩指導學詩門徑,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梢哉f,陸機擬古并非只是呆板模仿,歷代學者多有肯定,自有其詩史價值。

        第二,明晰了擬古傳統(tǒng)的形成,推動了擬古理論的發(fā)展。歷代論者比較陸機與江淹擬古詩,提到曹植、陶淵明、杜甫、李白、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等,形成了中國古代的擬古傳統(tǒng)。其中陸機擬古追求形似,江淹重視神似,陶淵明自抒懷抱,代表了三種主要的擬古派別。同時,歷代學者逐步建構擬古理論,認為擬古要有古詩神思,富有個人情感,努力追求創(chuàng)新。從擬古方法上看,應先形似而后神似,但神似高于形似。此外,擬古還應注意詩體特征,遵循原作風格,既不能拘泥于古題,也要避免與題相背,推進了擬古理論的發(fā)展。

        猜你喜歡
        江淹陸機樂府
        《樂府考略》作者非來集之考辨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7:58
        黃耳傳書
        江郎才盡
        品讀樂府
        學生天地(2020年13期)2020-08-25 09:19:42
        『江郎才盡』是誤解
        雜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2
        《樂府三首》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4
        《傳奇匯考》《樂府考略》述考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6
        淺論陸機詩歌中的時光意識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0
        江淹《橫吹賦》三題
        江郎才盡
        日本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DVD| 日韩av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激情五月天俺也去综合网| 蜜桃a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久久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真实强被迫伦姧女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内射| 色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片|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中文|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三级黄色的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成人片99久久精品国产桃花岛|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绿色|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无VIP| 狼人伊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99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免费人成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久色婷婷不卡| 中国丰满熟妇xxxx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