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
摘要:在火災現(xiàn)場,煙熏痕跡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火災成因分析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火災調查中,應高度重視對煙熏痕跡的運用。文章對煙熏痕跡在火災調查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探討了煙熏痕跡的主要類型及其在火災調查中的有效運用策略,供相關研究、實踐參考。
關鍵詞:煙熏痕跡;火災;火災調查
火災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財產安全、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故,火災調查是火災發(fā)生后對其進行歸根溯源的過程,通過火災調查,明確火災成因,對于火災預防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火災事故中,可燃物燃燒之后,便會形成浮游固體、液體顆粒飄散在空氣中,顆粒群共同組成了“煙”。由于火災產生的熱空氣,會給周圍氣體帶來一定的壓力,在外部風力與這種壓力的作用下,煙會發(fā)生流動,在經過有吸附能力的物體時,便會在物體表面形成痕跡,這種痕跡被稱為煙熏痕跡,其可以將火災的起始位置與燃燒過程反映出來,為火災調查提供有效的依據。
1.煙熏痕跡在火災調查中的作用
火災調查中,煙熏痕跡可以起到提供物證的作用。煙熏痕跡是伴隨火災發(fā)生的,可以客觀、準確地將火災的發(fā)生過程反映出來,還可以對火災原始現(xiàn)場進行直觀地還原。以建筑火災調查為例,初入火場之后,調查人員便可以根據建筑外墻上的煙熏痕跡,將大致的起火范圍圈出來?;馂某梢蛘{查中,確定起燃點是第一步,以現(xiàn)場煙熏痕跡為依據,可以準確找出起燃點。在判斷起火時間的時候,也可以對現(xiàn)場煙熏痕跡進行分析,確定火災燃燒特征,并以此為根據,分析起火時間的長短,從而對首燃物與火源間的作用關系進行分析,排查起火原因。對現(xiàn)場提取的煙熏痕跡進行鑒定,可以判定首燃物、火災性質,從而得到訴訟關鍵物證。
同時,煙熏痕跡在判定火勢蔓延方向與還原火災現(xiàn)場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某火災事故的調查工作中,根據建筑物外墻面呈“V”字型的煙熏痕跡,對起火位置進行了判斷;根據窗戶玻璃的炸裂情況、煙熏痕跡,對燃燒性質、火災破壞能力進行判斷;根據各樓層頂部不同形式的煙熏痕跡,對火勢蔓延方向進行判斷;科學鑒定火災現(xiàn)場的煙熏痕跡,判斷是否有可燃液體,有利于評定火災性質。由此可見,火災調查中有效應用煙熏痕跡,可以對火災的發(fā)生過程、起火位置、燃燒狀態(tài)進行還原,有利于分析火勢蔓延趨勢,還可以判定火災性質。
2.煙熏痕跡的主要類型
在火災事故中,煙熏痕跡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可燃物直接燃燒后形成的煙熏痕跡。通常情況下,火災現(xiàn)場存在大量的可燃物體,這些可燃物直接燃燒后,便會變成灰燼,停留在火災現(xiàn)場。在火災調查中,對這些灰燼進行取樣實驗分析,可以準確判斷可燃物的種類,并能以此為根據判定燃燒等級。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根據煙熏痕跡,判斷火災的起始位置、火勢蔓延方向,從而分析火災的發(fā)生過程。2)不同種類的可燃物混合燃燒后形成的煙熏痕跡。火災事故的發(fā)生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往往并非是單一的可燃物在燃燒,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多種可燃物的混合燃燒。不同可燃物有著不同的化學成分,燃燒后也會釋放出不同的化學物質,多種可燃物混合燃燒之后,便會形成更加復雜的煙熏痕跡。在火災調查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對煙熏痕跡進行全面分析,以確?;馂恼{查結果的有效性。3)不可燃物或難燃物品的痕跡。除了可燃物、易燃物之外,火災現(xiàn)場還存在著一些不可燃物或難燃物品?;馂娜紵^程中,這些不可燃物或難燃物品也會產生一定的痕跡。首先,這些不可燃物或難燃物品為煙熏痕跡提供了附著平臺,其次,這些不可燃物或難燃物品的存在,有利于縮小調查范圍,更加快速地幫助調查人員確定起火位置。
3.煙熏痕跡在火災調查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3.1煙熏痕跡的搜索
在火災事故中,煙塵通常是以“蘑菇云”的形式從著火點垂直上升,達到頂部平面之后,便會向四面八方進行橫向傳播?;馂睦^續(xù)燃燒的過程中,煙塵垂直上升至頂部結構的時候,會逐漸向下衰減,并在著火點附近的屋頂、墻面以“V”字形的狀態(tài)形成大面積的煙熏痕跡,在其他平面或地面往往難以形成煙熏痕跡。以這樣的情況為根據,火災調查中,應對火災現(xiàn)場進行全面勘查,將上部空間結構當作重點搜查對象,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煙熏痕跡,并與其他燃燒痕跡有機結合起來,有目的地尋找煙熏痕跡,不可盲目搜索。與此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特殊情況,煙熏痕跡一般是指墻等表面被熏烤而形成的痕跡,但對火災事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二次過火”現(xiàn)象是十分普遍的,也就是說,火勢過大的情況下,煙熏痕跡有可能會被二次燒毀,從而形成與人為縱火非常相似的煙熏痕跡。為確?;馂恼{查結果的有效性,應格外注意上述情況,謹慎分析煙熏痕跡。
3.2煙熏痕跡的采集
火災調查中,針對無需送樣檢測的煙熏痕跡,主要采取拍攝照片并配以文字說明的形式。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火災調查中需要開展煙塵成分檢測,以明確首燃物的種類,這就需要收集煙塵。相比較于可燃物燃燒后形成的殘?zhí)?,煙熏痕跡中含有的積碳,具有顆粒小、數(shù)量少的特征,難以被大量采集。實際工作中,針對煙熏痕跡,可用瓷片或竹片在積碳較厚的部位刮取積碳;針對積碳較薄的部位,可用脫脂棉擦取,收集樣本;如果積碳入侵到了物體內部,則可連同整體或局部物體共同取樣。
3.3煙熏痕跡的分析
煙熏痕跡在火災調查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判斷火災起火點方面可起到佐證作用。首先,火災初始階段的火勢通常情況下比較小,因此大多數(shù)可燃物處于不完全燃燒狀態(tài),產生大量的煙塵,所以會在墻面等部位遺留下相對比較濃重的煙熏痕跡,以煙塵形成規(guī)律為依據,找到呈“V”字形狀的煙熏痕跡,便可以初步確定起燃點。其次,根據痕跡的明暗、煙熏的強弱,并與火災現(xiàn)場其他物證有機結合起來,便可以大致判斷火勢蔓延方向。再次,對煙熏痕跡形式進行分析,形式不同,則著火性質也有一定的差異,通過深入分析煙熏痕跡,可以判斷起火方式。例如,火災現(xiàn)場,玻璃是常見的不燃物品,也是煙熏痕跡主要的附著物之一,通過對玻璃上的煙熏痕跡及其破損情況進行分析,可以對火勢蔓延趨勢、火場不同位置的火勢大小等情況進行有效判斷。最后,不同種類的可燃物,在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煙塵量不同,煙塵化學性質也有明顯差異,同時物體的燃燒等級不同,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塵在墻面、玻璃上形成的煙熏痕跡形態(tài)也有所不同?;馂恼{查中,在對煙熏痕跡進行分析的時候,應根據煙熏痕跡的擴散形態(tài)、附著積碳的多少,對燃燒物的化學性質進行初步判斷,以便于判斷火災性質、分析火災等級。
結語:
綜上所述,火災事故調查中,煙熏痕跡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還原火災現(xiàn)場、判定火災性質的重要依據。因此,為充分發(fā)揮煙熏痕跡在火災調查中的作用、確?;馂恼{查結果的準確性、保障火災調查工作的有效性,應掌握煙熏痕跡的搜索、采集與分析方法,實現(xiàn)對煙熏痕跡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劉斌.試析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J].今日消防,2021,6(07):113-115.
[2]陳二琳,劉彬.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0):58+60.
[3]沈寶昌.基于火災調查中痕跡采用的有關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7):86+88.
[4]郭輝.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觀察[J].今日消防,2020,5(06):114-115.
[5]趙思源.不同狀態(tài)物質燃燒煙熏痕跡變化特征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20,36(0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