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曉丹
摘要: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信息資源的集散地,利用RFID技術可以將圖書和讀者之間完成快速識別、管理與共享,在公共圖書館日常工作中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通過具體應用實例,利用RFID技術在圖書可以快速有效完成檢索、清點、借閱、借還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公共圖書館管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RFID技術;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RFID技術應用逐漸被重視,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信息資源的集散地,圖書和讀者借閱資料繁多,包含很多信息數據管理。利用RFID技術可以很好地滿足公共圖書館的日常管理需求,提高日常的圖書管理效率。
RFID技術是一種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使現實世界中各種物件互為連通而形成的網絡,使物品數字化、網絡化,進一步使物品方便識別、管理與共享。RFID技術在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是現代化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存在著館藏圖書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現象,應用RFID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創(chuàng)新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
公共圖書館利用無線射頻自動識別(RFID)技術,可以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科學準確地管理圖書,主要包括圖書分檢、自動化跟蹤、借還圖書數據收集和信息的共享等方面。利用RFID技術對圖書館的圖書資源與管理模式進行優(yōu)化和整合,以人性化的服務形式,實現公共圖書館管理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目標,全面提升公共圖書館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1.公共圖書館管理中RFID技術的具體應用
公共圖書館在工作中面對大量的讀者信息、書籍信息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產生的借書信息、還書信息等大量數據信息,利用RFID技術對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管理模式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實現圖書管理智能化,這將大大提升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
1.1公共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在檢索圖書中的應用
公共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在所有館藏圖書上設置一個帶傳感能力的電子標簽,可以實現對每一本圖書狀態(tài)的查詢,實現對圖書的跟蹤管理,將會徹底解決圖書和圖書信息管理系統(tǒng)之間缺乏橋梁的難題。通過RFID上的標簽信息,可以做到對每一本書植入傳感節(jié)點,實現了對每一本書的尋址和智能感知。RFID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實現信息傳遞,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實現對動態(tài)和靜態(tài)物品的識別,這一特性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中對圖書進行便捷式管理。這些編碼作為唯一的標識,讀者通過現有的信息系統(tǒng)去檢索圖書時,可以定位到每一本圖書的物理位置。同時,RFID技術可以定時對圖書的傳感節(jié)點進行輪詢檢測,以判定每一本圖書的狀態(tài)是否良好,對于圖書丟失的問題可以及時發(fā)現,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統(tǒng)對圖書的監(jiān)管能力。
1.2公共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在清點圖書中的應用
公共圖書館在圖書清點方面,傳統(tǒng)的圖書清點過程中,要浪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使用RFID技術后,只需將手持閱讀器在書架上橫掃一遍,就能讀取貼有電子標簽的圖書的全部數據,這樣就可以很輕易的尋找和分辨在書架上的書籍。如果圖書都排放整齊有序,圖書管理員在書架前走一遍就可以找出放錯的書籍,有力的地解決了亂放架書籍的問題。
1.3公共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在借閱圖書中的應用
公共圖書館大多采用藏、借、閱一體的借閱模式,利用RFID技術,在每本書貼上電子標簽,只需要在RFID閱讀器中檢入要檢查的號碼段或要找的書名等,沿著書架依次掃描,發(fā)現與自己鍵入的號碼一致,報警器就會報警,讀者就可以自主發(fā)現要借閱的圖書。RFID技術是對貼有標簽的圖書利用讀寫器進行掃描,辨認出各類圖書的信息,完成信息的交換和識別,同時根據需要對有關的信息進行核對處理,將其結果傳回到數據庫中,建立相應的分配清單。這樣工作人員就能迅速知道書的類別和位置以進行分揀、并及時、快速地進行圖書上架工作。
1.4公共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在借還圖書中的應用
利用RFID技術讀者可以進行自主借還圖書,當借書的時候,讀者將自己的借書證和需要借的書放在借還設備的感應區(qū)上,RFID技術可進行自動識別和掃描處理,通過與圖書館自動化借還系統(tǒng)連接,確認后完成借書。還書時,讀者把借書證和需要還的書放在借還設備的感應區(qū)上,同樣利用RFID技術可以完成還書。
2.RFID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公共圖書館開始廣泛應用RFID技術對圖書進行管理,從文獻的采訪、編目、加工到流通、典藏等,RFID技術的應用簡化了公共圖書館借還書刊的操作程序,為讀者提供了一系列的自助服務,也進一步提高了清點館藏書刊和書刊整架歸位等圖書館流通工作的效率。
公共圖書館通過信息采集加工、存貯轉換、傳遞發(fā)布等,將書刊知識信息脫離了物質載體的限制,成為數字圖書館。而RFID技術提供多方的應用服務,如手機圖書館,實現圖書館各類物體、各種信息載體的互聯互通,圖書館信息傳播更為多元化、個性化。
RFID技術廣泛應用于圖書館各個領域,將實現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載體、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互聯互通,海量信息在物聯網平臺聚合之后產生了新的信息,并將引發(fā)圖書館全新的業(yè)務和服務模式,從采購、編目到圖書流通,從知識數據庫到咨詢服務,從圖書館行政管理到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都可以有一個管理預期的工作方案,實現RFID技術在圖書館應用的最高目標——智慧型圖書館的管理模式。
RFID等技術在圖書館流通領域的應用,將極大提升圖書流通效率。如在書刊上使用共同標準的電子標簽,借還時可自動收集其內容信息,從而縮短工作時間,同時能夠掌握到書刊具體位置,提高流通效率,減少查找時間?;诟兄臅瘮祿?,可建立全國范圍內書刊狀態(tài)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提供更全面的跨省市的“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的信息,對書刊信息和書刊的物流信息進行跟蹤,建立完善的服務質量跟蹤監(jiān)控體系,可滿足讀者對相關信息的需求,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滿意度。改變圖書館服務模式,滿足多樣化需求服務。
RFID技術已經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科技進步必將促進圖書館的發(fā)展,圖書館又將面臨一個新的發(fā)展機遇。相信圖書館管理也一定能跟上發(fā)展的需要,希望能為探索新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韓金森,鄒濤,張龍軍物聯網技術與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
2012,20(19):21-24
[2]邵莉娟,葉宏信物聯網:影響圖書館的第四代技術[J]圖書與情報2010,(2):90-92
[3]沈迪飛《圖書館信息技術工作》,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版
[4]徐曉軍,俞月麗,朱嘩深《公共圖書館業(yè)務工作的思考》,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
[5]郎為民《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年版